- +1
上海:要真正使“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城市红色名片
为深入发掘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光荣历史、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12月14日下午,“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推进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会议通报了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启动一年多来的推进情况,部署推进下一阶段工程实施的相关工作。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强调,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从党的创建史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会议指出,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重要政治内涵,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以建党百年为重大节点,深入实施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确保到2021年,党的诞生地的发掘保护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释、宣传教育、发掘保护、传承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彰显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始的宣传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更加经典、更加深入人心,真正使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上海的红色名片,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坚实根基,城市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真正使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上海的红色名片
会议明确了发掘宣传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出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在中国共产党人梦想起航的地方,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脉,把上海城市固有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对于突显城市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特质,追寻革命火种,赓续红色血脉,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正确认识历史中走向未来,从感受苦难辉煌中坚定信念,在弘扬建党精神中开拓前进,对于夯实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神支柱,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心聚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于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更加鲜明的导向和更加有力的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会议明确发掘宣传工程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上海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以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统领,深入发掘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光荣历史、奋斗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力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更好地传承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人们心中,铸魂塑魂、强基固本、凝心聚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会议明确发掘宣传工程的工作目标,指出要通过深入挖掘、大力宣传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光明的摇篮”和中国共产党的“产床”的历史必然,深入挖掘、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始的奋斗历程、宝贵经验、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到2021年,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形成规模,真正使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上海的红色名片,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坚实根基,着力把上海打造成为彰显建党初心,弘扬建党精神的红色高地,使上海作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红色文化的总源头,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起,共同组成中国红色文化的主脉。
为此,会议明确七大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发掘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上海市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条例》,对现存4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分类梳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标识。修缮开发保护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史迹,重点对中共中央阅文处旧址、《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张闻天故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点、《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故居)、陈望道同志旧居、茂名路毛主席故居、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等进行保护和修缮,腾迁一批目前居民居住且文物价值较高的革命史迹。积极筹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纪念馆”。对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重大纪念场所,要进一步挖掘资源、扩大场地、充实内容、完善设施、拓展功能。要依托革命遗址普查成果,梳理形成上海红色历史资源目录和专题数据库,绘制红色历史资源地图,开发红色资源APP,让革命遗址和文物史实活起来,切实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二是理论研究。要围绕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建党精神,以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建党历史研究,党的创建时期的思想理论、组织发展和制度形成研究,以及建党精神研究。加强对党的创建史料及档案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开展文本和影像资料的主题征集工程、口述党史资料的专项征集工程、海外中共早期资料的集中收集工程,集中开展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中国共产党100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在上海、中国共产党与上海城市发展等课题研究,每年召开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加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主题理论读物的编写出版和研究工作,着力形成党的创建、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共产党人精神风貌为研究重点的理论著作。成立党的诞生地红色主题理论宣讲团,建设红色理论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理论教育学习活动。
三是新闻宣传。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开展立体宣传,做大融合报道,加强对外传播,营造浓厚氛围。按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报道方案》的要求,统筹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新媒体推出系列报道、主题采访,制作播出一批纪念建党百年的重点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发挥融合媒体优势,加强网民互动参与,推出广播电台特别专题《党旗下的回响:100位先进党员故事》,“红色上海”百年百人系列报道,网络专栏“红色上海——历史上的今天”,新媒体“故事宝盒:100个党的诞生地故事”、上海红色史迹影像地图,策划推出“党的摇篮:广播主持人100场公益诗歌朗诵”,“红星耀中华:100个地标绘红色地图”大型互动活动。积极推动在中央和外省市主要媒体、全国性重点新媒体平台播放《光荣之城》等相关主题宣传公益片,扩大宣传影响。积极对外传播“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引导海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执政基础、治国理念。
四是文艺创作。要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党的诞生地文艺创作工程”,重点做好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的选题规划,加强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选题孵化和研发,确定一批反映上海作为红色起点的创作选题。引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电影专项资金等相关基金、专项资金,加大对相关创作选题的扶持力度。通过本市重大文艺创作组织推进机制,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群众文艺和网络文艺等六大领域推出一批反映党的百年奋斗史的红色题材文艺精品。重点推进长篇报告文学《起点》,电影《一个政党的诞生》,纪录片《大上海》,沪剧《匿名者》、《敦煌女儿》,话剧《新青年》、《梦之翼》,歌剧《李大钊》,舞剧《永远的栀子花》,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鼓励互联网网站、互联网文化企业等开发制作面向青少年的革命历史题材网络文艺作品,围绕党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开发动漫形象,设计红色游戏。
五是社会宣传。要综合运用社会资源,统筹各方力量,拓展宣教平台,丰富活动载体,聚焦不忘初心,加强主题引导,在宣教体系中突出红色传承,强化立根铸魂,在宣教活动中突出红色文化,强化凝心聚力,在社会氛围营造中突出红色元素,强化思想引领。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烈士纪念日和纪念抗战胜利、长征胜利和上海解放等重大纪念活动,结合生产生活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庆赛事、论坛讲坛、大型展览等社会宣传品牌项目。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党的诞生地·一线一站”地铁文化长廊建设。围绕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的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学术研究、文物交流等活动。征集发布“图说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公益广告、“党的诞生地”形象标识,开展“党的诞生地·上海”主题市民微电影节、红色故事大赛、革命歌曲大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宣誓、“牢记党的诞生地的光荣与责任”主题宣传等群文活动,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入耳入脑、深入人心。
六是教育培训。围绕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人们心中的根本任务,按照一体化、分层次、有序推进的原则,把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党性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上海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上海红色文化幼儿读物,开展“上海少年传承上海红色文化”系列教育活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和建党精神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增加党的创建史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内容。全市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围绕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进行课程研发,在教学中进行主题教育安排,开设专题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老将军、老党员、老干部、老教授、老英模等言传身教的示范教育作用,建立开放式、动态性的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师资库。积极发挥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平台作用,形成一批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特色明显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七是红色旅游。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大力发展城市红色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资源的集聚优势,规划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精心规划和设计开发一批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红色之旅专线游”、“领袖足迹寻访”、“发现之旅”等专题研学红色旅游产品。依托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推动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文化旅游相结合,开展红色旅游进校园,办好上海大学生“红色”自拍节、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活动。鼓励本市文创企业聚焦“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主题,开发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的纪念品、工艺品和文创衍生产品。积极联合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等推出“五个一”红色旅游系列宣传活动,扩大上海红色旅游影响力。
会议指出,为确保上述任务的落实和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摆上重要日程,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协同配合、切实形成合力。全市宣传系统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新作为,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经典理论作品、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红色文化的展示品牌、创意品牌、宣传品牌。
为了更好推进这项工程,市层面成立上海市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推进小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局(市文物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红色旅游办公室)、市社科院、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及有关区的负责同志组成,协调推进工程建设。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相应资金,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实施。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主题标识出炉
当日推进会还发布了第二届“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形象表达主题标识。
主题标识由中国共产党党徽、汉字“上海”、石库门线条和文字“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构成。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形象表达主题标识。红色的底色与党旗一致,象征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白色线条勾勒出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图案,表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主题,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海”两字,形成石库门的左右立柱,表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的光荣历史。开启的大门象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主题标识整体端正稳健、清新明快、积极向上、富有美感,表达了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不忘初心,矢志永远奋斗。
该主题标识将广泛用于本市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作的环境布置和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用品的制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