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拔旗、捐款、没去的教堂和医院:实地观察拜登“巴以平衡术”
7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以色列,开始了对巴以地区为期三天的访问。与前任总统特朗普不同,拜登将以色列作为他上任以来首次中东行的第一站。从形式上看,此举意在体现拜登政府仍将以色列视为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因此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拜登此次访问巴以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作为研究巴以问题且长期在当地生活的一名留学生。笔者将结合自身的观察与体验对此次拜登巴以行作出分析。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出席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左)和以色列总理拉皮德准备的正式欢迎仪式。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图
拜登比特朗普还有面子
一般而言,美国共和党总统会比民主党总统更加袒护以色列。属于共和党的特朗普在担任总统期间,不仅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更宣布承认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主权。而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主政期间,美以关系一度紧张,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直接赴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以表达以色列方面对奥巴马政府在伊核问题上立场的不满。但相较于五年前特朗普的访问,以色列方面在迎接此次美国总统访问中可谓是给足了拜登面子。
首先,2017年特朗普访以时,以色列政府虽然打出了感谢特朗普的标语,但是耶路撒冷并未像这次这样到处挂起美国国旗以示欢迎。其次,以色列方面的接机团队也十分“壮大”,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与看守总理拉皮德,替代总理贝内特都亲赴机场接机。以色列现任内阁成员,甚至包括内塔尼亚胡在内的在野党领袖们都一齐参加了欢迎会。再者,为了保证拜登的安全,以色列政府出动了一万警力部署在耶路撒冷。
笔者也亲身体会到相比于五年前特朗普的来访,此次强力的安保措施给耶路撒冷的道路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影响。14日晚间,笔者乘坐公交前往耶路撒冷剧院观看音乐会,但因城市主干道被封锁公交车无法到达,笔者选择步行前往。然而却发现东西横贯西耶路撒冷的一条交通主干道被彻底封锁。许多耶路撒冷市民与笔者一样被阻隔在道路南北两旁无法通行,等待拜登车队通过后方可通行。
虽然以色列媒体不断营造美以友好与欢迎拜登的气氛,但根据笔者自己的观察,耶路撒冷市民并没有兴趣争当夹道欢迎拜登车队的群众,而是为自己的正常出行受阻而感到无奈与焦躁,不时会有市民与站岗军警发生口角,抗议他们无法通行。而且在拜登车队通过后,在道路还未完全解封的情况下,许多市民便展现出了以色列人的“本色”,选择不理会执勤军警阻拦,强行跨越警戒线穿过马路。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4日,耶路撒冷,正在以色列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左)同以色列总理拉皮德(右)共同签署了《美以战略伙伴关系耶路撒冷联合声明》。
“体贴”的拜登
虽然身为民主党总统,但与他的老搭档奥巴马比起来,拜登似乎更能够体贴以色列人的感受。拜登此次出访,不仅明确了在伊朗问题上与以色列协调步调、统一立场向伊朗施加更大压力,而且在感情上表达了他对以色列国与犹太民族的支持。拜登访问了耶路撒冷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并会见了二战期间的犹太大屠杀幸存者。拜登这样的行动表明了美国总统对犹太民族苦难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支持以色列作为犹太国家的立国合法性,表明美国支持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以色列对本国、对犹太民族自身安全的捍卫。
但是与他的前任特朗普不同,拜登此行并未赴犹太教圣地——耶路撒冷老城西墙进行祈祷,也未参观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周边任何教堂。这一方面表明民主党不会像共和党那样去讨好美国内部的保守派福音派选民,另一方面也表明民主党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更多的是基于世俗立场与历史脉络,即现代以色列国是犹太人的民族国家,支持犹太民族在自己的国家获得安全与自由,而非基于宗教立场选择支持以色列,支持犹太人复国。
除了与以色列现任看守总理拉皮德与替代总理贝内特进行正式会晤以外,拜登此次访问也罕见地与已经下台的前总理、现任在野党领袖内塔尼亚胡进行了私人会晤。根据内塔尼亚胡个人对媒体公布的消息,此次会晤建立在他与拜登超过四十年的私人友谊的基础之上。内塔尼亚胡还表示他向拜登提出了更加强烈的要求,他要求美国方面必须在遏制伊朗拥核方面作出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内塔尼亚胡还通过媒体向以色列人表示虽然他与拜登的交谈只有十几分钟,但这十几分钟的意义要远超过拉皮德和贝内特与拜登之间数小时的会晤。内塔尼亚胡在传递着一种信号:他才是真正能够领导以色列的那个人,只有他才能成功阻止伊朗。
拜登此次访问的时机也十分微妙,在拜登抵达前一个月,以色列总理刚刚在混乱的议会斗争中宣布解散议会,也因此拉皮德才得以接替贝内特担任看守总理,宣布以色列将于今年11月份举行四年来的第五次大选。而当下的民调显示,在新大选中,作为保守派右翼宗教政治团体盟主的内塔尼亚胡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因此拜登与内塔尼亚胡的会面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政客之间的私人会晤,拜登政府也在为日后与以色列潜在的新政府打交道做盘算。
拜登显然知道,对于民主党而言,相对于内塔尼亚胡的右翼宗教政治联盟,由八个不同意识形态政党组成的现任政府更容易打交道。拜登政府很快便与拉皮德-贝内特政府在遏制伊朗、以及以巴问题“两国方案”方面达成了共识。不出意料,拜登与拉皮德-贝内特政府达成的这些共识很快便招来了以色列右翼政客的挞伐,他们不仅反对“两国方案”,也要求美国对伊朗进行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更加严厉的惩罚。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4日,耶路撒冷,当地举办马卡比运动会开幕式,美国总统拜登在与美国运动员合影时开玩笑。
拜登走后,火箭弹来了
在结束对以色列方面两天的访问后,拜登团队在第三天访问了东耶路撒冷与巴勒斯坦当局。拜登访问了位于东耶路撒冷橄榄山附近的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医院(Augusta Victoria Hospital),并向医院捐款一亿美元,以帮助改善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社区的医疗卫生系统。这是继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停止向UNRWA(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援助后,美国政府重新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的大手笔援助。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希望借此表明美国政府试图重新担负起为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主义帮助的职责。
但值得一提的是,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医院是一所由德国路德宗建立的基督教教会医院,离希伯来大学不远,笔者经常路过此地。距它南边不远处一公里左右,也有一所更加“接地气”的,面向巴勒斯坦人的医院Makassed Hospital,这所医院是由伊斯兰教慈善机构所创立,而拜登却并未到访此地。
另外,有媒体注意到拜登在访问东耶路撒冷时,总统座驾专车去掉了原本插在车头的以色列国旗,而是换成了两面美国国旗。有分析称,拜登此举意在向巴勒斯坦人表明拜登政府并不认可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此举在挑战特朗普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立场。然而,拜登政府此次访问巴以地区,也并未撤回或者废除前任特朗普政府在耶路撒冷问题上所颁布的法案,而是选择沉默地继承特朗普政府的立场。但总统座驾的“拔旗”行为与总统未到访西墙,一起成为以色列右翼政客攻击拜登的把柄。他们认为拜登在支持以色列方面立场并不坚定,拜登并不承认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的主权,是在欺骗以色列民众。
如果以色列右翼政客的批评在逻辑上站得住脚,那么拜登“捐款”、“拔旗”的行为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巴勒斯坦人的示好。然而在拜登到访巴勒斯坦之前,巴勒斯坦各城市已经组织起抗议以色列士兵“射杀”半岛台记者席琳,以及抗议以色列军事占领的大规模游行,在与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会谈结束后,阿巴斯也向拜登质问道:“七十四年还不足以结束(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吗?”意在提醒美国人没能兑现“两国方案”。而拜登也圆滑地回应道他认为“两国方案”仍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最佳选项,只是时机还不成熟。
拜登政府此行确实未能对解决巴以问题做出任何贡献,而是用一种相较特朗普更加低调的态度在巩固美以同盟的基础上对巴勒斯坦人加以安抚,试图在巴以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为其接下来斡旋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寻求有利环境——既不刺激以色列犹太人脆弱的国家安全神经,也不让沙特因为巴以冲突再起而骑虎难下,使其难以跨越阿以民族矛盾与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达到顺利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目的。
美国采取的这种“安抚”与“平衡”策略,在稍早前美国方面公布的对半岛台记者席琳死因的调查结果中就已经被吹风定调。美国向巴勒斯坦方面施压,迫使巴方改变反对调查席琳死因的态度,将打死席琳的子弹交与美国专家团队进行调查。而美国专家团队调查的结果是:无法通过子弹断定到底是以色列士兵还是巴勒斯坦人员开枪打死了席琳,但通过弹道分析认为席琳有可能是在枪战中被以色列士兵射出的子弹误伤。
拉皮德在得知消息后发推再次澄清以色列方面的行动是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注重并保护新闻自由,不会蓄意杀害记者,并向席琳的死表示哀悼。显而易见,美国人通过这种“安抚”与“平衡”将“巴勒斯坦建国”这张支票的兑现日期又一次无限期延长了。在拜登离开巴以地区前往沙特九小时后,在笔者正在撰写此文时,手机发来推送,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哈马斯武装向以色列南部城市亚实基伦发射了两枚火箭弹。
(刘炳辰,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