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家卫很擅长解释他的影片如何拍摄,却很少谈对作品的看法
【编者按】
《王家卫访谈录》收录了王家卫接受的二十篇重要采访,时间跨度达二十五年,其中包括数篇珍贵的粤语访谈,更有多篇外语访谈首译中文。这些访谈涉及王家卫对自己电影的独特解读,以及张国荣等影星对这位导演的评价。王家卫的童年、求学生涯与成名之路;60年代的香港、上海生活;王家卫式的格调——探戈、音乐、下午茶、都市人的爱情与孤独——特别“王家卫”的种种在其中一一展现。本文摘编自该书引言,澎湃新闻经南京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本书收录了近三十年来的二十二篇王家卫访谈。访谈的内容及出现顺序反映了王家卫的电影对中国香港评论界和国际评论界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前四篇访谈主要针对王家卫的头两部电影:《旺角卡门》和《阿飞正传》。第五篇采访提到了王家卫的第四部作品、让他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重庆森林》。最后四篇访谈都以《一代宗师》为主题——两位美国影评人认为这是一部功夫电影,而中国的影评人则认为它是一部有关民国时期的时代电影(period film)。
本书收录的第一篇访谈《王家卫纵谈〈旺角卡门〉》于1988年刊载于现已停刊的香港杂志《电影双周刊》上。在访谈中,王家卫探讨了他导演的第一部长片《旺角卡门》,影片不仅得到了香港影评人的赞赏,在香港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真正让王家卫在香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的——无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王家卫的第二部电影《阿飞正传》。影评人欣喜地看到香港影坛出现了一位逆商业大潮而行的导演,但主流媒体热衷于在八卦专栏中报道王家卫电影漫长的制作周期和高昂的预算。《阿飞正传》上映二十多年后,王家卫的电影在各大电影节展映,并在国际影坛屡获殊荣。然而,香港主流媒体仍在抱怨他的作品难以理解,拍摄时间过长,成本过高。比如,关于王家卫最新的作品《一代宗师》到底是无谓的“炫技”,还是内涵丰富的电影文本,影评人至今尚未得出结论。
观众对王家卫电影的反应同样是两极化的。一方面,王家卫有很多忠实热情的粉丝,他们收集电影纪念品,在网上讨论他的作品,引用他电影中的台词,创作同人作品。另一方面,除了最新作品《一代宗师》,王家卫的电影很少叫座。香港本地人在日常生活中将“王家卫”用作一个贬义词,形容抽象、文艺的东西。
香港地区的观众在王家卫事业早期就对他形成看法,而大多数国际观众是通过王家卫的第四部长片作品《重庆森林》认识他的。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给亚洲之外的影评人与观众提供了接触王家卫最新作品的机会。电影节掀起的热潮令全球的王家卫影迷倍感激动,也证明王家卫的作品得到了影评人和评委的大力赞赏。比如,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重量级的“最佳导演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导演。另外,王家卫的作品还常常是学术界争论的对象,除中文外,这些争论还以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及其他语言进行。
关于王家卫的评论文本和王家卫的作品本身一样丰富。本访谈录不仅为学者、影评人和影迷提供了进一步评论与解读的素材,也透露了王家卫的想法,以及影评人如何看待王家卫和他的影片。本引言将这些访谈作为与王家卫相关的素材和讨论,旨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将王家卫置于香港影坛的两次新浪潮运动之中;第二,总结王家卫对其不同作品制作过程的说明;第三,归纳王家卫对他的艺术影响力及常规搭档的看法。
二十多年来,王家卫在访谈中一贯保持电影作者的形象。他能够解释每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说明他如何与摄影师、艺术指导、剪辑和演员合作。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香港导演在拍摄由他人编剧、大制片厂制作的电影。王家卫与他们不同,外界称其作品在叙事、美学和表演方面有独特的风格。王家卫脱胎于第二次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这造就了他的眼力和对影片的艺术控制力。
香港新浪潮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其说是一场有计划的运动,不如说是意外产生的结果。代表导演包括许鞍华、徐克、谭家明、方育平、章国明和严浩。他们没有联合发表过任何声明,也不经常合作。然而,这批导演的背景非常相似:大多在英国和美国学习电影后回到中国香港地区。拍电影之前,这些导演有的曾在公共电视频道香港电台(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工作过,有的曾就职于商业电视台TVB。
新浪潮导演向类型电影中加入了实验元素。他们制作令人耳目一新、激动人心的电视剧和类型片,因为他们认识到,电视剧和电影可以是艺术、政治声明,也可以是大众娱乐。这些导演通过引入他们从西方学来的新技术,更新和改造了传统的电影类型。比如,徐克向武侠体裁中加入了好莱坞科幻和恐怖的元素。新浪潮导演相信拍电影不仅仅是叙事,配乐和美术设计也是关键的元素。他们探讨了鲜为人知的社会问题和香港人的身份问题。通过外景拍摄,香港的城市景观成了新浪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许鞍华在《疯劫》(1979)中表现了西环老城区里的中式公寓楼。
同时,新浪潮导演明白,香港电影产业看重商业制作,想改变现状很难。他们没有挑战市场和制片厂系统,而是为自己的作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新浪潮学者卓伯棠称这些导演为“改革者而非革命者”。同时,独立电影制作公司的出现鼓励了更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但他们不想为大制片厂服务,想要通过创作独树一帜的作品成为电影作者。
第二次新浪潮运动于80年代中期出现。关锦鹏、罗卓瑶、张婉婷和王家卫这几位导演被视为第一次新浪潮运动的继承者,这是因为他们中有些人具有在电视台工作的背景,有些人则担任过新浪潮导演的编剧或助手。第二批新浪潮导演在叙事、电影美学和技术上更具实验性。因此,有些香港观众认为,第二批导演的作品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电影。有意思的是,在访谈中,每次提到这个话题,王家卫都否认自己是艺术电影导演,并表示他所有的作品都非常商业化。
王家卫从未在任何采访中自称为第二批新浪潮导演或艺术电影导演,但他和两次新浪潮运动的联系是难以忽略的。第一,王家卫作为一名从大学退学的平面设计学生,最早是在香港电视台TVB接受了电影制作方面的培训。他作为编剧为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创作过剧本,包括喜剧片、剧情片和黑帮片。第二,王家卫作为编剧和剪辑与许多新浪潮电影人合作过。比如,他为谭家明创作了《最后胜利》的剧本,而谭家明后来担任了王家卫作品《阿飞正传》的剪辑。第三,与王家卫合作的女演员出演过新浪潮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张曼玉和林青霞出演过《客途秋恨》(许鞍华,1990)、《爱在别乡的季节》(罗卓瑶,1990)、《爱杀》(谭家明,1981)和《蜀山:新蜀山剑侠》(徐克,1983)。第四,王家卫与最初在新浪潮运动中崭露头角的艺术指导和制作人合作过。王家卫的艺术指导张叔平是《爱杀》《烈火青春》(谭家明,1982)和《似水流年》(严浩,1984)的艺术指导。刘镇伟——王家卫的好友及泽东电影公司的合伙人——制作了《凶榜》(余允抗,1981)和《烈火青春》。第五,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一位专注于东亚影坛并将很多新浪潮电影介绍到西方的英国影评人——是王家卫的影迷,王家卫很多作品的英文字幕都出自他手。第六,王家卫认为自己拍摄的是类型片。他将《花样年华》比作希区柯克的悬疑片,将《一代宗师》归类为史诗电影。
从很多角度看,王家卫都已经超越了第二次新浪潮运动——他一直在拍电影,同时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理想。与退出影坛的谭家明不同,王家卫一直专注于电影制作;与成为主流电影制作人和主流电影导演的徐克不同,王家卫的作品很少,也不被视为主流的一部分。然而,他比表面上看起来更有商业头脑。在访谈中,他强调了销售海外发行权的重要性,他了解如何建立自己的公司,明白如何从海外投资人那里融资,知道如何控制拍摄成本不超预算,尽管很多人在这方面对他有一定的误解。
“王家卫到底用不用剧本?”这是影评人和影迷经常问的问题。1994年接受米歇尔·西门特关于《重庆森林》的采访时,王家卫表示,影片是在《东邪西毒》中断制作的两个月间拍摄的,当时他正在等待某些后期制作设备到货:“我没事情做,就遵从直觉,决定去导《重庆森林》。”王家卫还说:“开始拍摄时,我还没有全部写好。”有意思的是,这种即兴发挥的风格得到了影迷的关注,他们喜欢这部影片的活力,以及王菲的真实表演。关于《春光乍泄》,王家卫在1997年告诉西门特和尼格瑞特,他到达阿根廷前只有一份两页的大纲。他在片场利用开始拍摄之前的时间写剧本。他还说道,让梁朝伟和张国荣在拍摄性爱场景时即兴发挥很有意思,因为即兴表演凸显了两位演员个性上的不同。张国荣想要试探界限,而梁朝伟却对出演同性性爱场景感到担忧。
不幸的是,“不用剧本”的方法不适合英语电影《蓝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2007年接受《香港电影》杂志的采访时,王家卫透露,他在拍摄前请到了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共同创作剧本。尽管拍摄前已经有完整的剧本,但王家卫保留了修改剧本的权利。在拍摄过程中,他告诉演员他们可以对剧本进行改动,并寻求剧组中本地人的反馈。2008年,王家卫告诉托尼·雷恩斯,他鼓励这种“尝试不同想法”的方式,因为“很多关于中国人的电影——外国人拍摄的——在我们看来都很奇怪,我不想重蹈覆辙”。
王家卫坚称人物,而不是情节,是他影片的驱动力。但是,他影片中的人物往往反映了演员本人的个性。据说在现实生活中,王菲就像她在《重庆森林》中的角色一样难以捉摸,梁朝伟就像《春光乍泄》中的黎耀辉那样心事重重,诺拉·琼斯(Norah Jones)就像《蓝莓之夜》中的角色一样直接。王家卫花很长时间与演员就人物进行沟通。1989年接受天使采访和1994年接受西门特采访时,王家卫提到刚刚开始拍摄时进展很慢,因为他不会给演员用来排练的剧本。他更喜欢与他们交流,让演员了解人物的内心。比如,章子怡不了解香港老电影是如何表现舞女的,王家卫花了不少时间与她交流,让她穿上那个时代女子的服饰练习。王家卫在实验、拍摄、再拍摄的过程中寻找演员的共同节奏,一旦找到,拍摄就会流畅得多。解释为何不希望演员排练时,王家卫说:“并不是……类似一件衣服找人试穿,不是这样的。我一般都是看见了你,我认为你应该穿什么衣服。”(《香港电影》,2007)王家卫和演员的关系能够激发出演员的最佳状态,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分别代表电影界和评论界——颁发的诸多表演提名与奖项就是很好的证明。
电影作者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制作人又是导演和编剧,王家卫也不例外。除了《蓝莓之夜》和《一代宗师》,王家卫是其所有作品的唯一署名编剧。1990年,魏绍恩问王家卫为何不与编剧合作。王家卫回答道:“没有编剧愿意跟导演共同奋斗这么长的一段时间的,他们也得吃饭嘛。”
除了漫长的前期制作和拍摄过程,王家卫也会在后期制作——尤其是剪辑上——花很多时间。杨慧兰和刘慈匀在1994年采访王家卫时,问他为何要在剪辑上花这么多时间。王家卫表示,这个过程非常花时间,是因为他拍摄了大量可以用在成片中的影像。未剪辑的版本比电影长很多。然而,王家卫不会被这些片段所束缚。如果他认为有些场景是多余的,或者不适合成片,就会毫不犹豫将其删除。
有时,剪辑过程特别漫长,这是因为王家卫用“粗略剧本”拍摄,在剪辑过程中构建故事。他告诉杨慧兰和刘慈匀,制作《东邪西毒》时,他将很多碎片化的场景拼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春光乍泄》也是如此。他用不同的场景和镜头的组合尝试制作不同的版本;剪辑“主要是删减,而非添加”。最终,香港歌手关淑怡的所有戏全部被剪掉了。(《摄氏零度·春光再现》收录了关淑怡饰演的人物的片段。)2000年接受西门特和尼格瑞特采访时,王家卫表示《花样年华》有两个多小时的原始素材,他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剪辑,理出故事结构。“去戛纳”成了截止日期的代名词。但在戛纳得到的反馈会让王家卫再次对影片进行剪辑。不同的剪辑版本让影迷十分兴奋;他们想要看自己所在地区不放映的那些版本。硬核影迷通常会收集不同地区的DVD并相互比较。这样看来,王家卫继承了香港影坛长期以来推出不同剪辑版本的做法。传统上,第一版会在午夜场首映;收集观众反馈之后进行第二次剪辑;而后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规定及不同市场的口味,进一步对影片进行剪辑。
王家卫几次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为什么有些电影需要多次剪辑。关于他的第一部长片《旺角卡门》,王家卫在1988年接受乐正的采访时,承认香港版本刘德华被杀的结局比较弱,但可以接受。台湾版的结局不同,是刘德华变成痴呆。香港观众比较不同版本的结局,讨论哪个版本更好。《重庆森林》午夜场首映版本比最终版本长十五分钟,有更多林青霞的镜头。据杨慧兰和刘慈匀的访谈(1994)可知,王家卫负责剪辑林青霞的部分,张叔平负责剪辑王菲的部分。他们直到最后才知道对方剪的部分有多长。剪辑《东邪西毒:终极版》时,王家卫向其中加入了原版没有的片段,因为在重新制作的过程中,他发现海外唐人街放映的版本较长。海外发行商为了吸引海外华人观众,向影片中加入了更多的动作场面(乌,2008)。原有的电影胶片及各种唐人街版本为王家卫修复底片、重新配乐和调色提供了很多素材。他相信重新剪辑后的影片的故事结构更加清晰。
传闻《一代宗师》有时长六个小时的终极版,但王家卫否认了该版本的存在。然而,市面上共有四个版本:3D版(也是最长的版本)、华语地区版、欧洲版和不到两个小时的美国版。不同的时长不仅反映了对不同市场的期待,也反映了叶问的故事如何吸引不同的观众。比如,美国版详细说明了“中华民国”的历史,突出了叶问和李小龙的关系,但这两点在华语地区版中都被淡化了。接受波兰(2013)和穆里根(2013)的采访时,王家卫说想要用不同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尽管他认为时长不同的版本仍旧是同一部电影,对它们也都一视同仁。
《一代宗师》在香港上映两年之后,王家卫推出了这部影片的3D版本。相较于故事发生的时代,该版本更专注于叶问这个人物。和大多数电影导演不同,王家卫对3D版本的制作进行了全程监督,因此进一步证实了他总是不断剪辑的说法。应影迷的要求,他又向另外一个版本中加入了被认为不适合3D版的两个片段。他解释道:“不为人知的事情……这对观众来说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东西,也是(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
有些评论家声称,在采访中提到被删减镜头是一种营销策略。一旦影迷知道有删减镜头、其他结局和不同版本,他们就会想看,然后每个版本都买。不过,王家卫电影中的有些删减镜头可以在网上看到,或被DVD收录。比如,《花样年华》的标准收藏版DVD就收录了梁朝伟和张曼玉在柬埔寨再次相遇的被删减片段。
与大多数香港导演不同,王家卫不惧怕借鉴伟大的电影导演和文学作品。有些影迷说他的电影文学性太强了,他说这只是一种表象(杨慧兰和刘慈匀,1994)。
回答有关其艺术视角的问题时,王家卫总是三缄其口,观众对王家卫的迷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在采访中,王家卫很擅长解释他的影片是如何拍摄的,但很少谈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如前所述,记者一旦提到他的作品是艺术电影,他就会反驳,并表示自己的影片其实很商业化。1995年接受麦圣希采访时,王家卫被问及偏爱平实的表演还是戏剧化的表演,他的答案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自己作品的暧昧态度。王家卫答道,只要是好的表演都可以;然而,“很多时候好的演技是你说不出来的”。当被问及是否喜欢某种特定的电影类型时,他又说只要是好电影都喜欢。
《王家卫访谈录》,李惠铭、[英]李沛然编,邵逸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