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水滴直播可追责,难的是如何360°保护我们的隐私

澎湃特约评论员 黄帅
2017-12-13 18: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一篇《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近日引发轩然大波。发文者称,360旗下的“水滴直播”将餐厅、网吧、健身馆等场所的现场直播上网,健身房自拍的女孩、穿紧身衣练体型的女顾客、同桌吃饭的男女等画面都出现在网上。有消费者得知自己被直播后,找商家理论,商家则称是“水滴直播”的责任。

12月12日,北京奇虎网力科技有限公司官微“360智能家”发表文章《某92年女生,360智能摄像机为你发了声明》,回应称问题在于部分商家“没有尽到告知消费者的义务”。这种甩锅给商家和直播使用者的态度,显然不能服众。

据澎湃新闻报道,被实时直播的画面中,并未见到直播告示或贴纸和简介,“水滴直播”也并未采取措施强制停止其直播。这起码说明,直播平台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而且,很多商家恐怕对直播一事也不知详情,因为即便出于宣传的考虑,也不得不顾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坚持直播得不偿失。

如今,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网络直播让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中。针对具体的事件,我们会找到法律依据来维权,但作为一个整体现象,我们又有何办法呢?

直播:缺乏监管与调节的互联网产物

除了法律问题,这还是个伦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播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里的男主角,从出生开始,就意识不到自己只是别人眼中的“实验品”,只是大众观看的“真人秀”,自己一切的生活踪迹都暴露在观众面前。幸运的是,他最后走出了这个封闭的空间,那是因为在“楚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他不用再担心被直播、被监控。

我们是不是活在一个比“楚门的世界”更幸运的空间里呢?看到上述新闻,想必一些人的答案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当代社会有个显著特点,就在于“相互作用和联系”。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一方面,法律从未像现在一样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而另一方面,个人隐私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险。网络技术改变了既有的通讯和交流方式,从“发布者—中介—受众”的信息模式转向了点对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缺乏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调节作用,受众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客户端、直播软件一类的渠道,来和自己想了解的讯息互动,进而实现高度的交融。 

可惜,这种新的交流方式也带来了弊端,就是中介监管和调节力量的缺失。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都需要有关部门的审核,其播出与刊出内容也需要筛选与处理,这虽然限制了受众接受信息的及时性与多样性,却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一些不良内容流出。但是,网络直播平台无法改变信息发布的内容,受众直接看到平台另一端最真实的情形。以目前的监管能力和调控技术来看,除了一些粗浅的过滤,也很难做出更多实质性的动作,这给侵权乃至侵犯个人隐私带来了可能性。

无意识的偷窥与侵权

更糟糕的是,不少人意识不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致力于现代性批判的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了“全景敞视主义”的典型概念,比如现代的监狱,就是一个“从中心可以看到周围的每一点”的空间。在福柯看来,“这种封闭的、被割裂的空间,处处受到监视。在这一空间中,每个人都被镶嵌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任何微小的活动都受到监视,任何情况都被记录下来,权利根据一种连续的等级体制统一地运作着。”这种通观监视获得权力等级的模式,一旦进入现代社会和生活,就会形成“整体性的秩序”。

遗憾的是,“全景敞视主义”的空间在当下的网络空间里被大量复制,被“围观”的人不是监狱里的犯人,而是普通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观看者”不具备对“被看者”的操纵能力,但却通过窥探隐私满足了内心的欲望,而绝大多数被侵权者还浑然不觉。

不过,“权力等级”和它形成的秩序感,并没有让更多人警醒。就像直播平台泄露隐私的事情,不经过媒体报道(而且最初多由自媒体爆出消息),很多人并不知情。而且,很多人在观看直播时,也不认为这是在窥探他人生活,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不少人默认了这种事实的合理性。 

之所以产生这种心理,还是与上述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问题有关。虽然福柯所谓的“权力等级”是现代性症候的一种,但身处其中的人们并不容易产生对其批判的意识。网络直播平台正抓住了人们这种心理:反正大家的生活都融为一体了,通过直播“了解”别人的生活,也就无可厚非。

想必,随着相关报道和调查的深入,直播平台泄露隐私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但这种“观看与被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恐怕很难克服。多数人忽略了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边界。虽然直播平台允许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不等于可以纵容所谓的个人“自由”无端扩张,以至于侵犯了他人的自由。实际上,要想实现个体的自由,恰恰需要制定明确的边界,明确每个人的权限和义务,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伦理秩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