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仁济科普 | 晚期肝癌远处转移,仍可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

2022-07-14 19: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患者故事

范先生(化名),40余岁,既往乙肝病史多年,十多年来一直与病毒“相安无事”。直到今年年初,范先生感到偶尔有点肚子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没想到发现了肝右叶巨大占位,竟然有13*10cm,肿瘤已经累及肝右、肝中静脉,伴双肺多发转移灶;甲胎蛋白18600ng/mL,异常凝血酶原>75000 mAU/mL。

范先生在初始诊断时已经属于晚期肿瘤,手术切除希望渺茫,而肝癌如果不手术,预期生存仅有数月。所幸的是,经过全面评估,该患者除肺之外并没有其他转移,对该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关键,仍然是肝脏的原发病灶。

经过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建议范先生在每天口服靶向治疗药物的基础上,每隔3个星期入院一次,进行免疫治疗(抗PD-1单抗)药物注射,并联合HAIC(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局部治疗。

2个多月后,经过3次综合治疗,范先生再次复查增强MRI,肿瘤缩小至5.9*4.7cm,强化程度较前减低,且肝中、肝右静脉癌栓较前退缩,肺部CT显示肿瘤缩小;甲胎蛋白降至68.3ng/mL异常凝血酶原降至210mAU/mL。再次行多学科讨论,考虑患者目前肝脏肿瘤明显退缩,且肺部肿瘤无进展,建议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

在肝脏外科、肿瘤介入科、肿瘤科、放射科等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2个多月,范先生终于成功接受了肝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完全坏死,未见活性肿瘤组织残留。为更好地控制肺部转移灶和防止肝脏肿瘤复发,范先生术后继续接受“靶向+免疫+HAIC”辅助治疗。

(患者术后病理)

目前范先生治疗效果确切,状态良好。

仁济科普小课堂

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手术,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肝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属于中晚期,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经存在远处转移。

肺是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肝癌转移的三分之二。传统观念认为,远处转移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一般以姑息治疗为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恶性肿瘤转移”几乎相当于“宣判死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死于晚期肝癌的患者,大多因为肝内肿瘤进展造成的肝衰竭,而非肝外转移病灶,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特别是单个器官转移且转移灶比较局限的病人,手术切除肝脏原发灶,仍然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合并肝外转移的肝癌患者,无论是否未来打算接受手术治疗,规范的系统治疗都必不可少。系统治疗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生长的信号(靶向治疗如索拉菲尼、仑伐替尼、瑞格菲尼等)或调动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对肝脏原发病灶、肝外转移病灶,以及外周循环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都有杀伤作用。近年来,系统治疗的药物日益丰富,为肿瘤耐药、病情反弹的患者提供了后续的治疗选择。

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肿瘤萎缩和坏死,为外科手术争取时机。HAIC(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更长时间、更大范围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因而对于血供丰富的巨大肝癌,相对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RFA(射频消融术)更具优势。

在切除肝脏原发病灶后,对肝外转移病灶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继续规范的系统治疗和按时复查至关重要,在多学科协作诊疗的模式下,选择最佳时机进行局部干预。

文 | 肝脏外科 吕子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就医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原标题:《仁济科普 | 晚期肝癌远处转移,仍可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