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他的文集,问世!

2022-07-14 22: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桂子山上,有一位“大先生”

60多年来勤奋耕耘

87岁高龄仍笔耕不辍

成为一代语言学大师

他就是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

在邢福义先生的案头,有一套“大文集”

历时近10年编纂出版

囊括了邢福义先生绝大部分著述精华

描摹出一幅气势恢宏的

汉语语言学巨幅画卷

它就是小诗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

近600万字的皇皇巨著

《邢福义文集》

87岁的邢福义教授是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我校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作为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语言学界素有“南邢(邢福义)北陆(陆俭明)”之称。

邢福义先生(右二)和他的学术团队在一起,成员都是他的学生

邢福义先生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以现代汉语语法为基点,不断延伸拓展至汉语修辞、汉语方言、语言逻辑、语言教育、语言应用、文化语言学、国学等更广泛的领域,并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论著四次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他创建了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以其为带头人的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其为领军人物的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有关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知名语言学期刊《语言研究问题》在译载邢先生的论文时盛赞邢先生为“汉语逻辑语法学派奠基人”。

邢福义先生(右)和吕叔湘先生

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邢福义先生始终将“抬头是山,路在脚下”作为座右铭,秉持“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的研究理念,高度重视理论探索,致力于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的构建。

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严谨治学,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取得开拓性成果,提出的“小句中枢说”“句管控”“名词赋格”等重要理论和“两个三角”“三个充分”等研究思路,从基本理论到研究方法都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邢福义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出版缘起

为华师学术大家出版文集,是华师出版社的优良传统。历代华师出版人依托华师百年老校的学术文化底蕴,以出版学术精品为己任,策划推出了张舜徽、钱基博、韦卓民、杨东莼、章开沅等华师著名学者的文集。为邢福义教授出版一部比较全的文集,是华师出版人的心愿。经过数年筹划和多次交流沟通,邢福义教授终于同意出版《邢福义文集》。决定出版《邢福义文集》以后,邢福义先生以及语言研究所的老师们多次与出版方共同商讨文集的规模、内容、分卷、形式、装帧设计等,以求在内容上比较全面地反映邢福义先生六十余年的学术人生,在形式上高雅大气。《邢福义文集》是目前收录邢福义教授论著最完整的一套文集,反映了邢先生的学术研究全貌和治学历程,具有独特的价值。

装帧设计

《邢福义文集》的封面设计样式是邢福义先生亲自选定的。邢福义先生题写的书名苍劲浑厚,充满力量。出版方特意设计了开放的半圆环绕着书名,并配以两条向上倾斜的线条,这样的图案犹如众星拱月般烘托主题,稳重中不失灵动。封面选用红色,象征作者虽已朝杖之年,但仍笔耕不辍、学术激情不减。封面用纸选用的是特种纸,底纹明暗有序、端庄典雅,意蕴文集为大家之作,学术分量很重。浅浅的暗色“文集”二字装饰整个版面,形成一种层次感,同时说明了图书的性质。

内容提要

《邢福义文集》收录邢福义先生60多年学术生涯中的绝大部分著述。全书已出版11卷近600万字。为了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文集每一卷的内容,出版方为每卷设计了内容提示:

第1-3卷

语法文章(上、中、下编)(基本收全了邢先生的代表性语法论文,其发表起止时间为1957—2016年)

第4卷

中青年时期两本语法书(《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第5卷

专著《汉语复句研究》

第6卷

专著《汉语语法学》(修订本)

第7卷

七本小型的书(《逻辑知识及其应用》《形容词短语》《词类辨难》《电大语法学习问答》《复句与关系词语》《汉语语法三百问》《语言运用漫说》)

第8卷

《文化语言学》(修订本)

第9-10卷

20世纪现代汉语教材选录(《现代汉语》1986年版,《现代汉语》1990年版)

第11卷

21世纪现代汉语教材选录(《现代汉语》2013年版)

《邢福义文集》的出版

是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

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件盛事

也是展现华师学人的治学风范

体现桂子山学派的学术自信的重要标志

近日,学校组织召开

《邢福义文集》出版研讨会

研讨会上

众多名家学者

对《邢福义文集》做出了高度评价

一起来看吧

7月10日,《邢福义文集》出版研讨会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喻立平,原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周百义,新华社湖北分社总编辑周甲禄,《湖北日报》总编辑赵洪松,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二级巡视员黄泽夫等嘉宾出席。研讨会由副校长彭南生主持。本次研讨会由校出版社、语言研究所、文学院联合主办。

赵凌云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邢福义文集》致以热烈祝贺,向邢福义先生致以崇高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学校学术发展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邢福义先生作为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坚持走自我创新的道路,追求“中国学派”,培养出一支完整的语法研究梯队,为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邢福义文集》的出版是我校学科史、学术史、学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浓缩了邢先生有关中国特色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展现了华师学人的治学风范,体现了桂子山学派的学术自信。

喻立平认为,汉语言是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国际话语权,做好汉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邢福义先生一生致力于深耕汉语语言学,研究视野开阔,学术成果丰硕,为推进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湖北省社科界要弘扬好、传承好他的治学理念和治学精神,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湖北贡献。

周百义认为,《邢福义文集》汇集了邢先生从事汉语言研究60多年来的重要成果,是他学术研究道路上的一面大纛。作为一名出版人,周百义阐述了出版人在学者成长道路上相伴而行、履职尽责的重要性。

周甲禄表示,《邢福义文集》集中呈现邢福义先生学术研究全貌,让读者领略汉语言学研究高地的“盛景”,树立了汉语研究的标杆,为研究者提供了务实创新的学风示范。

赵洪松回顾了邢福义先生与《湖北日报》的深厚情谊。他深刻感受到《邢福义文集》展现的汉语语言学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对邢先生“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的学术追求、“汉语语言学发展要跟上时代步伐”的开明包容的学术态度深表钦佩。

黄泽夫表示,邢福义先生取得的学术成就,一方面归因于他的天赋,另一方面归因于他的淡泊宁静和专注勤奋。要重视邢先生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的系统研究,“邢福义先生是一座金矿,值得深挖”。

校出版社社长周挥辉认为,《邢福义文集》是邢福义先生60年学术人生的反映,更是其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治学精神的体现,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

我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汪国胜教授谈到,《邢福义文集》体现的学术理念、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精神,将成为我校语言学科不断发展的基石。文集中多部著作被译成外文出版,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汉语学者的学术声音。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商务印书馆,邢福义先生弟子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教授、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等单位和个人为《邢福义文集》的出版发来贺信,校出版社总编辑刘从德宣读贺信。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贺信(摘编):

邢福义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在汉语语言学研究特别是现代汉语语法学以及汉语修辞、语言逻辑、语言应用、文化语言学等领域著述等身,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邢福义文集》陆续出版,对于中国语言学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传播并不断扩大影响,对于广大语言学青年学者学习和传承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商务印书馆贺信(摘编):

《邢福义文集》的正式出版,是邢先生学术思想和为人为学精神的集中呈现,更加有利于邢先生学术思想和为学精神在更大范围传播传承,有利于后辈学人从中汲取营养,是惠泽学林的善举!

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贺信(摘编):

学术思想的传承弘扬,一靠典册二靠学生。文事成集入典,既可今日传播,亦可有待来者。邢老师带出了一支学术“邢家军”,师徒衣钵相授,代代相传,可达久远。目前我国的知识界,十分关注学术的跟跑、并跑和领跑的问题,探讨应当如何建设中国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特别是中国大地上如何产生原创的学术理念、概念与范式。邢福义先生的学术道路及其学术团队,是一个很典型的学术案例,中国语言学界乃至整个知识界都能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教授贺信(摘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的,桂子山确实不算高,但是她却因邢福义先生等学术大师的风采而名震天下!先生独特的学术风格、深邃的学术思想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在南湖之滨桂子山上汇聚而成跨国界超时代的绚丽光芒!而所有这一切的精华,就集中凝结于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鸿篇巨著——《邢福义文集》。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贺信(摘编):

30多年前,我跟随邢先生攻读硕士学位,20年前又跟随邢先生攻读博士学位,邢先生的道德文章给了我如何为学为人最直接的滋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邢先生指导我们做研究的种种细节,攻读硕士学位时的耳提面命,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循循善诱。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不能回到母校沐受研讨会的春风,但我期待能早日读到邢先生的文集,期待能再一次回到邢先生的身边,听邢先生谈学问,随邢先生做学问。

研讨交流阶段

专家学者高度评价邢福义先生的学术成就

充分肯定《邢福义文集》的出版价值

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卢烈红教授:

文集的编选工作由邢福义教授本人主持,资料全而可靠,编校质量上乘,为学术界全面了解、学习邢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充分利用其研究成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邢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历史性贡献提供了系统、可靠的文本,沾溉后学,嘉惠士林,为功甚伟。《邢福义文集》的出版必将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期待有更多的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邢先生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的成果问世。

江汉大学原副校长周建民教授:

敬贺《邢福义文集》出版

跋涉耕耘数十年,皇皇巨著锻精编。

大师足迹沿长路,小句中枢启后篇。

表里值求精细义,普方古拓阔宏天。

犹怀老骥凌云志,山道无穷奋往前。

华中科技大学程邦雄教授:

邢先生是名家、是大家,做的是大学问、大事业,展现的是大视野、大格局、大风格,体现了把文章把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培养了一大批与邢先生有共同的研究志向和目标、共同的研究思路及理念、共同的研究方法和路径的知名学者。这是桂子山汉语语法学派的雄厚团队基础。华中师范大学的汉语语法学派了不起!

中南民族大学邵则遂教授:

邢老师一贯主张研究中国自己的问题,扎根于汉语,面向汉语,面向时代要求,不是步洋人的后尘,为他人观点提供佐证。邢老师的研究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有理论,有方法,在现代汉语语法领域几乎没有盲区,似乎没有问题没有讨论过、思考过。我以一首小诗表达对文集出版的感想:

《邢福义文集》问世感赋

海南赤子志拿云,南邢北陆天下闻。

汉语深耕六十载,桂子收获万千文。

献疑辨难光明夜,发掘追踪国学魂。

荆楚名家导先路,高山仰止励后昆。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盛银花教授:

从《邢福义文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语言学的不断成长壮大,直至走向世界。我们比较100多年前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邢老师的《汉语语法学》等著作,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的语言学根植于汉语语言事实的发掘。这为中国的语言学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是把科研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有力证明。

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鹏飞教授:

邢福义先生汉语研究著作等身,学术思想博大精深,为人待人虚怀若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引用《小雅·车舝》诗句赞美孔子的话,我想用在这里是很合适的!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邢福义文集》,做了一件千秋不朽的美事!

周光庆、范军、匡鹏飞、姚双云、曹海东、董中锋等教授先后发言,大家认为,《邢福义文集》全面呈现了邢福义先生在汉语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成就,既展现了汉语语言学的博大精深,也充分体现了学者大家的治学风范和人格魅力。该文集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推动汉语语法研究和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邢福义先生

是华师的骄傲

值得我们敬仰

又是一座金矿

值得我们深挖

华师师生

必将深刻领悟学习

先生的治学理念和方法

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

再创新的辉煌

强烈推荐

▼2022,就报华中师范大学!▼

2022

愿广大学子

能够顺利报考、成功录取

愿心系华师的你

在夏末秋初的清爽中

与桂子山相遇

续写未来的故事

▼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毕业微电影《从每一次开始》正式发布!▼

原标题:《抬头是山,路在脚下:他的文集,问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