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挥科研精神闭关三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攻克“陆地养虾”难题
虾壳薄,出肉率高,肉质鲜甜……今年7月,一批南美白对虾顺利上市。
这批虾的诞生并不简单。区别于传统虾塘养殖,这批虾的养殖池位于崇明岛上一座养虾基地工厂内。养殖池底带有加热设备,水温全年控制在28℃-30℃之间。养殖过程中,耗水量仅为传统养殖1/10。
而这背后,是10人左右组成的养虾团队,在上海郊区默默扎根多年的结果。团队攻克“陆地养虾”难关,走出了一条节能减排的新路子,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养殖解决方案。
崇明岛上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上市销售。本文图片均为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研发一系列装备和养殖生产工艺
传统虾塘多为露天设置,在乡间泥地上挖坑填水,养的也基本是草虾和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但传统虾塘靠天吃饭,受环境影响大,因此,土塘养殖的产量并不高。
4年前,“新农人”陈伟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3年前,他来到崇明岛养虾基地,开始和团队对此投入研究。陈伟所在的基地属于淡水区域。他们采用的养殖用水为一定比例的淡水和盐卤调配而成的“半咸水”,或通过海水配方调配的人工海水,人工创造了养殖基本条件。
三年来,团队研发了一系列装备和养殖生产工艺,同时采用“生物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的养殖技术路线,养殖用水实现车间内部循环使用,部分排放的养殖尾水经过“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后进行尾水回用,耗水量是传统的“流水养殖模式”的1/10。
陈伟在虾塘工作。
除陈伟以外,核心团队成员孙习武、庄保陆也是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前者现任该项目负责人,后者则负责该项目的装备研发和工艺设计及优化。他们发挥科研精神,在实际问题上一路“死磕”,前期对目前国内主流的对虾养殖模式、技术和养殖团队进行了深度的考察和评估,确定了以“强排污、轻絮团、少换水、低能耗、高效益、绿色环保”19个字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系列装备和养殖生产工艺。
位于上海崇明岛工厂内的人工室内虾塘。
建立日常生产数据库和分析平台
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稳定的健康种苗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团队严格做好苗种筛选工作,还研发并自建隔离检疫系统和自建病害检测实验室,外购虾苗进场后在隔离检疫系统留观5-7天,期间经过两次检测分析,再次确认无病害后进入苗种标粗养殖系统。在苗种标粗养殖阶段,再进行一次检测,确认无病害后进入商品虾养殖阶段。这样的系统工艺模式对产业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何才能育好苗,养好虾,换位思考很重要,要给每个阶段的对虾创造最优的生长环境”,陈伟一直坚持这一养殖理念。南美白对虾一般在150-180天可达到育种阶段,为了充分认识和了解对虾的生长,陈伟从种虾养殖繁育、幼体育苗、小苗标粗、青年虾管理和大虾养殖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性实践和摸索。
团队成员科研工作中。
每一个日常操作,每一个数据波动,最终都会反馈到每一个对虾的生长状态上。团队还建立了日常生产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平台强大的数据积累能力和可视化分析能力最终会给到最优的养殖解决方案和标准流程。这对于规模化生产、不断迭代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一定要追求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化养殖”,陈伟一直忘不了他的导师——上海海洋大学谭洪新教授告诫他的这句话。“我们现在的工业化养虾属于设施农业范畴,是典型的‘新农业’。”未来,他希望能够继续提升工艺水平,把虾的养殖做到稳产、高产。陈伟想着,要把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方案推广到活虾供应稀缺的内陆、北方地区,尤其是他的家乡贵州。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