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每周荐片丨《了不起的妈妈》:“鸡娃”标签背后的中国式母爱

2022-07-14 10: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最近打开育儿博主的公众号,都能看到对一部纪录片的热忱推荐。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日前在腾讯视频上线热播,影片记录了十二位妈妈不同的育儿方式。这些妈妈虽然性格迥异,生长环境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托举着孩子,看似“鸡娃”的标签背后,中国式的母爱令许多观众动容。解读中国工作室专题部制片人陈惠敏采访了该片总导演姜又兮,邀请她为我们讲述创作此片的经历感受。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海报

一个教育观察引发的思考

一个好的纪录片选题天然吸引关注度和讨论度。谈及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导演姜又兮坦陈,这源自她执导的另一部腾讯视频待上线的纪录片《我的留美日记》,“当时我们走遍美国东西海岸的顶尖大学,包括哈佛、哥大、伯克利、斯坦福、芝加哥大学等,拍摄在那里求学的九五后群体。我观察到即使在学生背景多元且素质整体优秀的北美校园里,中国孩子们的表现依然非常耀眼。这个判断也在一位耶鲁教授那里得到了确认,他表示中国的博士留学生相较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本土的博士生抗压能力更强,能更好地完成博士研究。”

“因为我自己也有两个孩子,所以我长期关注教育话题的讨论,我发现我在美国高校观察到的现象与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对中国应试教育和‘鸡娃’现象的批判是不匹配的。”这些观察启发了姜导,让她想要拍摄一部探讨中国式教育的纪录片,回应长期以来主流媒体针对中国式教育一边倒的抨击之声。

之所以从“教育”这个宏大的命题最终落脚到“妈妈”这个切口,姜导解释道:“我发现但凡聊到教育这个话题,就绕不开‘妈妈’这个角色,妈妈在每个家庭的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太重要了。”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预告片

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爱

美国之行颠覆了姜导对中国式教育的看法,也启发她扩大观察群体和地域去验证这个想法。摄制组调研了北京、上海、成都、台湾、洛杉矶、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地一百多位华人妈妈的故事,选择了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大理、台湾、洛杉矶和新加坡的十二位妈妈呈现在正片里。

“我选择人物一定是看人物的典型性,就是主人公的教育困境和教育选择有一定代表性,她的故事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且人物要够真实且能够触达我的内心。”导演姜又兮这样解释她的选人标准,所以最终在片子里,虽然妈妈们来自五湖四海,但她们的故事总能让观众心有戚戚,她们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让素不相识的人也为之动容。

第五集的北京海淀妈妈Lia延续了当年母亲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她在儿子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寄宿学校,从不会检查孩子的作业,她希望孩子能自己摸索出人生的道路。

△北京妈妈Lia希望儿子的人生能够丰富起来

第八集的台北妈妈学文给儿子报过很多课外班,古筝、围棋、书法一个不落。但当她望子成龙失败,儿子小胖最终只进了一家职高后,她说服自己“不要期望太高,孩子健康就好”。面对妈妈的支持与放手,小胖反而自己创造了新的机遇。

△台北妈妈学文选择放手

第六集的成都单亲妈妈,一上来就把儿子“暴打”一顿。面对儿子不理解自己交了新男朋友,她选择让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成都妈妈辛欣“暴打”不听话的儿子

许多妈妈们的教育方式乍一看触目惊心,但待妈妈们解释其行事背后的逻辑后,观众们也不禁感叹“似乎很有道理”。

第一集的洛杉矶妈妈静涵在女儿茉莉比赛失利后向所有人通报女儿垫底的成绩,希望用挫折教育让孩子学会输,这样孩子才能真的学会赢。

△洛杉矶妈妈静涵希望女儿接受输这件事

12位妈妈的育儿方法各有千秋,不论哪种方式在网络上都讨伐声不断,但孩子们最终都对妈妈表达出无条件的包容与爱。其实孩子的心是最雪亮的,他们最知道谁对他们好。

△成都辛欣儿子原儿最终接受妈妈新交的男朋友

△来自新加坡的Sasa想拥抱妈妈

教育:富人的游戏?

第一集的洛杉矶妈妈静涵,给六岁的女儿配备了世界顶级的花样滑冰教练团,每周练习六天,每天往返200公里。女儿上小学前妈妈全职陪练,目标是培养出一位奥运冠军。第二集中的新加坡妈妈秀玮,为了让5岁的女儿进入音乐学校,平时非常严苛地监督女儿的二胡练习。不过这位妈妈对自己更严苛,不仅全职上班,周末还兼职做70多位学生的钢琴课老师。除了大量的精力投入,几位妈妈们在教育上的支出,更让观众倒吸一口凉气,直呼“养不起孩子”。

△洛杉矶妈妈静涵计算女儿茉莉的花滑课学费

△新加坡妈妈秀玮周末兼职钢琴教师补贴教育支出

与之截然相反的佛系教育似乎也有良好的家境在支撑。第三集的大理妈妈乐乐没有给女儿梅朵报任何补习班,儿子何一禾高中毕业甚至都没上大学,但两位父亲,一位中戏教授,另一位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也让这个家庭处在普通人企及不到的阶层。

难道只有大城市的高收入群体才有教育问题?尽管摄制组在选择拍摄对象时已经尽量考虑样本的多样性,网上的批评声音还是主要集中于“这不是讲述了不起的妈妈,这是了不起的中产‘鸡娃’妈妈”“拍摄的都是一二线大城市的故事,对于‘普通人’没有参考价值。”面对质疑声,姜导也解释了其中的无奈,“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做了很多下沉调研,被调研对象也很愿意给我们讲他们的故事,但很多都拒绝了拍摄。”很多来自非一二线城市的妈妈担心自己的故事被拍出来后,会被周围的同事邻居议论。最后呈现出来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一方面是因为大城市的妈妈被拍摄的意愿更强烈,其二这也是制作团队和平台多次讨论的结果。不得不承认,当下的中国社会,对教育最下功夫的人群,仍然是中产妈妈群体。

越真实,越能够被理解

面对节目引起的广泛讨论,最令姜导惊讶的是观众的敏锐度。“我跟后期导演反复地讲,我们要爱护和保护我们的主人公,你首先不能在心里评判拍摄对象。”有时后期导演会更愿意呈现一个自洽,完美,不引起争议的人物,“但是我发现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可以从主人公的眼神,从和孩子的交流中看出被遮掩的部分。反而如果真实地呈现主人公的痛苦与不得已,更容易得到观众的理解的。越真实,越能够被理解。”

谈及如何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记录的真实,姜导解释:“都是下笨功夫。我们会在主人公起床之前就到他家,然后这一天就与主人公完全待在一起。直到他们睡觉,我们才离开。我很感激这些拍摄对象愿意向我们敞开,大理妈妈Tina跟我们聊起她小时候居无定所的经历,这些她很少对别人讲起,她的坦诚也增加了片子的厚度。”

△第七集昆明妈妈Tina谈及子女教育潸然泪下

每集结尾彩蛋中妈妈们对孩子、孩子们对妈妈的表白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主人公真挚的情感表达,那些平时说不出口的隐于生活的抱歉和心结、爱和关切都通过镜头宣泄出来。“佛法里讲明心见性。我觉得那个时刻就是一个见性的时刻。你见到了自己的真心。”姜导补充道。

△片尾彩蛋

同样精彩的幕后故事

第十一集的北京妈妈李琦是一名任职谷歌的海归学霸,对孩子教育由焦虑转为平静的她,渐渐接受在班上成绩中游的儿子注定考不上人大附中。李琦处理亲子关系的轻盈态度收获好评不断。但姜导调侃道:“你一定想不到这是让我最费劲的一集。”李琦的平和理性,使得他们一家的生活幸福却过于平稳甚至平淡反而让节目缺少了戏剧冲突,没有批评,没有吵架,家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全家在餐桌上吃饭,让后期导演叫苦不迭。“这集我们剪了20版不止,中途甚至换了剪辑导演,最终把素材发挥到了极致。”

△北京妈妈李琦同意儿子放弃人大附中早培考试

姜导解释作为导演她肯定是希望片子中出现丰富复杂的故事,“但中产家庭的生活大部分时候就是看起来一成不变,大家追求的就是用最低的能耗完成最多的事。我们只能去观察,去发掘。”

△成都小白妈妈表达教育观点

姜导看来,每一个母亲首先都是她自己。一个女人活到80岁,也是从少女走来的。母亲的身份赋予了女人母性的特征,可以为了孩子奋不顾身,但是除此之外,她就是她自己。“正因为每个妈妈都是她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当她成为妈妈之后,她也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教育和教育者本身的成长经历是密切相关的。”

作者:解读中国工作室专题部制片人

        陈惠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