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城市”是传承与再生的共融

澎湃新闻记者 孙雯
2017-12-11 15:34
来源:澎湃新闻
城势 >
字号

老建筑如何改造更新?如何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近日,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联合米域主办、上海市建筑学会协办的第一届“FCF未来城市论坛”上,多名建筑设计和地产开发运营领域的专家从历史文脉、保护与再利用、场景营销等多角度共同探讨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如何营造出既融合老城记忆又符合新一代需求的“未来城市”。

争议中重生的建业里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认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上海这座城市老的肌理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我们常说上海是万国建筑的博览会,因为许多留洋归来的设计师都会在上海开办设计事务所,截至1949年,上海有177家建筑师事务所,这些设计师留下了非常多的作品。”

曹嘉明认为,近30年来上海抓住了三个城市发展的机遇,一是发展浦东的机遇,完成新城与老城的对比;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更新成本较低的时候,在市中心开拓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绿化;三是抓住世博会的契机,把浦江两岸全部打通。以这三个维度的改造为基础,今后上海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

上海的城市更新绕不开的话题是石库门的改造。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副院长许一凡提到,除新天地与田子坊外,建业里的改造引起了很大争议。

根据建业里项目改造方公开的资料,建业里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该石库门群分为西弄,以及东弄中弄两个部分,总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前后共有22排连体石库门住宅建筑260套,规模比新天地、思南公馆、田子坊、步高里都要大得多,是上海最大的一片里弄式石库门住宅建筑群。改造前,建业里内的居民总共253户3000多人。

上海最大的一片里弄石库门住宅建业里改造后逐步开放

华建集团华东总院主任建筑师、建业里项目设计负责人凌吉解释,西弄建成年代较晚,建造的时候与图纸的匹配度非常高,历史价值高,因此对西弄采取了整体修缮的方式。而中弄东弄建成年代比较早,且建设时没有完全按图施工,简化了很多细节,使用过程中破坏也非常严重,后来长期无人使用加速了房屋老化,因此采取了拆除复建的方式。凌吉表示,以现代标准衡量,老建筑的停车、消防、抗震、节能、无障碍等均是需要更新的对象。

据了解,经过8年改造,建业里以石库门别墅型酒店的形式对外开放。

石库门是中外“混血儿”?

建业里项目引起的争议与关注,恰恰折射出上海人极深的石库门情结。许一凡说:“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特有的,是老上海的一个情节,逐渐成为上海的符号甚至文化。石库门量大面广。在一定时期内,上海有80%-90%的居民住在石库门建筑里面。”

不同于学术上广泛认可的“石库门是中外混血的产物”,石库门研究专家、高级建筑师徐大纬则认为石库门是纯粹的东方血统,而石库门的前身就是上海绞圈房,即上海版本的合院(包括三合院和四合院)。绞圈房曾经广泛存在于上海市内,以双坡顶、仪门为主要特征,如浦东的张闻天故居、周浦顾宅等均是绞圈房的代表。徐大纬说,上海的绞圈房比北京四合院更精致,抗台风、排水的特质做得更到位。后来,部分绞圈房加上巴洛克风格的门楣,隐藏在众多石库门建筑之中。

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历史建筑研究专家娄承浩认为,绞圈房的确是南方合院民居的产物,是纯粹的东方血统,它与石库门的渊源值得探讨。合生商业华东区副总经理陈威认为,要通过保护利用好上海特色建筑讲好“上海故事”,让上海文化有层次,可触摸,可记忆,让石库门建筑成为上海的物质文化遗产与未来城市迭代的基石。

“要让人有冲动发朋友圈”

运营专家们认为,与老建筑的改造同等重要的是在新时代之下赋予它新的灵魂。米域创始人兼CEO冯印陶认为,所有的历史建筑都用不同的形式来延续生命,历史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然而随着业态的改变,老建筑的功能要根据现在的工作生活需求提升,同时建筑的审美也需要更新。

建于1898年的礼和洋行大楼现在改造更新为新型联合办公空间

“城市更新中对建筑的改造只是外科手术式外部更新,通过消费升级、多元化生活场景的融合赋予空间更多的意义和生命力。”创享DNA创始人王柯翔认为后一个层面更重要。天物空间总经理、大赞光合合伙人荆超则有更直白的表达:“让人没有冲动发朋友圈的改造都是失败的。”他认为,分享成为新时期不可取代的环节,无论是未来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办公空间,都需要一个赋有场景的、蕴含IP的环境,把多样业态融合在一起。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