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广州大学神秘的一门课,揭开人生最平等的命题

2022-08-05 19: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人最忌谈生死,可是你能想象,有这么一门课,不仅要大谈生死,还要撰写墓志铭和遗嘱,甚至是分享自己离死亡最近的特殊经历。

这就是广州大学独有的生死学课程,开课老师是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的副教授,他编著的教科书《现代生死学导论》是国内唯一本生死学教材。

自开设“生死学”选修课以来,小教室换到阶梯教室,客容量也从最初的30人增加到如今的150人。在“生死学”这门课上胡老师想要和学生一起“设身处地,体验生死”。

胡宜安老师在授课

在很多场合我们没有直面死亡的机会,人往往在临终时才开始仔细思考关于“生死”的命题,却为时已晚。在面临亲人死亡时的心理强压由谁来疏导?自己又该如何理解死亡?

胡老师的生死学课堂提供的就是一个氛围和场合,不再回避死亡,死亡并不遥远也不陌生,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对于正在经历生离死别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释怀的通道和宣泄的出口。

学习“生死学”的主旨是“敬畏生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生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生死学不是纯粹知识的说教,引导学生去实践、关怀他人,走出小我,更多关注安乐死、堕胎、贫穷等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了解生死,探知生死的奥秘,敬畏生死。

学会了什么是死,才会明白什么是活,爱自己以及周围的人。

01

生与死的话题终须面对

生与死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一切生命皆有生死,每一个体都必须面对生与死,生生死死构成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不同生命个体便有不同的生与死的经历,谁也无法替代,具有个体亲历性,因此生与死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死亡问题通常是被回避的,人们只谈生不谈死,刻意回避死亡、制造死亡禁忌,营造一种没有死亡以及看不见死亡的人生与社会。

在现代化背景下,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予了现代人战胜疾病,延年益寿的想象,反而忽略了生命走向死亡这种自然过程,我们的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也严重缺位与不对等,使得人们对生命的思考缺乏深度和敬畏。

《生之欲》(电影)

钱理群教授晚年关注到“生与死”的话题,他此前深入研究鲁迅《死后》等著作,这也成为他思考和讨论生、死问题,设计老年人生的基础。

如今作为一名癌症患者,他又重新系统化、理论化地思考“生与死”,在其中他多次提及了雷爱民《死亡是什么》这本书,高度肯定了雷爱民提出的思考与讨论死亡问题三大原则:

原则一:“死亡的答案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没有人可以宣称他关于死亡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别人关于死亡的答案就是不对的。”

原则二:“每个人都可以是死亡的探索者,猜谜人,受益人,代言人。”

原则三:“我们可以向已经受到过死亡教诲的人学习。不过,最终我们要依靠自己,坚定自己的死亡认知,即建立关于生前、死亡过程和死后的认知图式、信念信仰和意义体系。”

其实,当我们说“死亡是什么〞时,并不是说某人一定揭开了死亡的谜底,了解了死亡的全部真相,而是说他(她)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谜底或答案。

没有人敢宣称掌握了死亡的全部真相,只要不是死而复活的人,就没有理由认为自己掌握了死亡的真相;即便是有人相信死而复活的人存在,这种人也可能会忘记死亡的过程。

那些见过许多死亡事件的人,比如医生、殡葬从业者、神职人员等,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资格谈论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同样地令人迷惑不解、困难重重,都需要人们去探索和了解。

02

提前了解关于死亡的体验

人类死亡的原因和过程千差万别,不过假定一个人自然死亡,那么很明确的一点是:死亡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人类通过这一过程总结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征来确立对死亡的认知。

“生理死亡过程”即人的大脑和人体其他功能的停止和丧失,从“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到“生物死亡期”。

濒死期:

人处于濒死期,肢体开始麻木不仁,人体肌肉弹性开始消失,呼吸开始停止,心脏和血液循环作用减弱至于长期昏迷,这一阶段的人仍有可能恢复知觉,并活过来;

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是由濒死期发展而来,此阶段人的生命力完全消失,人的心脏和呼吸活动以及所有的反射、知觉、感觉开始消失但是脑组织内微弱的新陈代谢仍在进行,临床死亡过程通常为5-6分钟,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延长至1小时甚至更久;

生物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人体功能和器官进入不可逆转的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脑干死亡),功能永久停止,组织细胞均已经死亡,由于人的身体各部位的组织细胞成分不同,人体各部位器官的死亡时间不相同,这也是器官移植得以可能的原因。

《死亡医生》(电影)

人类的死亡过程还涉及复杂的心理过程,因为个体差异人类死亡过程中心理现象也不同,人类死亡过程的心理现象至少涉及两方面内容即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在临终者大脑功能尚存,人还比较清醒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充分,从“意识清醒期”、“否认期”、“愤怒期”,到“协商期”、“抑郁期”、“接纳期”,而无意识的心理现象在大脑功能不可逆转地丧失时表现得比较明显。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濒死经验”(Near-Death Experience, NDE)现象如经历过突发事件而被认定为死亡然而后来又没有死的人,他们在假死期间体验到了一些非比寻常的感受如离开身体、漂浮空中、超脱等,这些都是人类死亡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在现今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的死亡过程相对传统社会来说已经大大地延长了,人为的干预使得死亡变成了一件极其不自然的事情,死亡发生环境也变得陌生了主要是医院、养老机构而不是熟悉的家,各种医疗手段的使用使得人类死亡过程相较自然死亡其痛苦相应增加了,人类在面临死亡时处境也更为孤立,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更为强烈,这些新变化与人们不愿意接受的境况都是人类人为过度干预死亡过程造成的恶果。

为了人类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阶段,在医疗和社会领域兴起了临终关怀运动、安宁医护事业、缓和医疗的推行成为人们应对死亡过程艰难处境的新路径。如何保障人类有尊严、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光已经不是考验个人意志是否坚定的问题,而是人类人为干预死亡过程后必须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一个人应有尊严地死去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基本的伦理要求。

在救治无望的前提下,拒绝无效而痛苦的救治,坦然接受这一过程,或者进入安宁医护机构接受基本的照顾护理,体面地走向生命终点,这是人类面对生命最后时刻最基本的要求和权利。

《遗愿清单》(电影)

我们或许不会知道人在死亡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可以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学会慢慢接受死亡,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带来的各种后果,让人类最后的脆弱时刻变得不那么凶险。

学习生死学课程是了解什么是死亡,也是人们克服自身对死亡的恐惧的过程,学会从容地面对衰老,面对死亡,学会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爱与被爱。

03

理解和接受社会生活的退隐

随着死亡的到来,人类的生活世界也将发生巨大变故,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或者人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人将从这种关系网络和生活环境中隐退,人将彻底从他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生活世界中离去。

死亡过程就是人与世界的分离,而这种分离的本质就是退出人类社会,退出他曾经生活过的世界。当死亡来到时,人的生活空间开始消失,人所面临的周围世界也开始消失,人类生活环境中无数陌生或熟悉的要素都开始消失了,在死亡过程中,人开始全面地离开社会,原来的人际关系、伦常、司法、经济等因素都开始与人慢慢脱离开来,人开始离开一切他人和他物,不断丧失活动空间如临终医院、养老院等,这些空间开始把人与社会慢慢隔离开来,临终者被放置在专门的空间,等待死亡的来临,隔离伴随着人们社会关系的萎缩,反过来这种状态又强化人与社会的分离,最终在死亡来临时人被剥离得只剩下抽象的、光秃秃的人格形象,原来丰满而具体的人类属性已经荡然无存。

当然,人与社会的分离并不是固化的,这种状态只是人类社会在制度化处理死亡时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人也可以不屈服这种状态。

人在死亡到来时,不限于简单地等待,而是可以不断拓展期终末期的生命成长空间,当临终者生活空间的固化模式被打破时,人的生活世界仍可以不断拓展,即虽然人们进入了生命的终末期,也还是可以实现生命“最后的成长”。

当人们从临界死亡的处境来反观生命成长的可能,生命最后的成长和觉醒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最后当生命终于走向不可逆转的终结时,我们仍然可以坦然接受这一切,向人世作别,与他人、与生活过的世界在临死前达成和解,这种告别是积极主动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当一个人从容地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并在死亡到来之时翩翩起舞,让生命在最后的时刻仍精彩纷呈,表达我们最后的心意,无论是致歉、致敬、感恩还是祝福,这些复杂的情感的最终都会化成美好的诗篇,长留人间。

《生之欲》(电影)

04

向死而生超越自我

生死学中我们要学会“向死而生”,只有直面死,才能生的心安理得;只有学会珍惜和敬畏生命,才能每时每刻感到幸福。

人死后肉身腐烂、生命消失、精神全无,人们活着的时候在人世留下的痕迹,在意的东西,追求的理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等都将一并失去,这令人丧气和难过。

但是人生在世,哪怕自然生命结束了,人终将还会留下一些东西,死亡并没有夺去逝者的一切,人们关于逝者的记忆,逝者留下的嘉言善行、功绩名声、著作创见等都没有随着人的死去而离开人世,这些东西随着逝者的人格形象、理想追求长留人间,成为人世的一部分。

死而不忘者寿,人的自然生命终有寿数,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向往无限,并在无限的追求中贴近不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升华的开始。

《遗愿清单》(电影)

人们面对死亡的过程也是自我超越的过程。人们选择用不同信念去安顿和化解死亡危机,解决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忧伤、愤怒等情绪问题,建立和重塑生命意义的过程。

由于不同人的自我概念内容有差异,因此人们最后会选择用什么去支撑自己面对死亡也不同。但是无论人们最后发现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坦然走向死亡,总是需要不断地回到那个给予自己希望和力量的地方,在那里安顿自己的心灵,走向最后的归宿。

在人的自我超越过程中无法绕过去的是人的纯粹的自我,人类在超越死亡这件事情上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都可以归入纯粹自我的发现和回归过程。

当一个人真正发现了自己的纯粹自我之存在及其价值,并不断回归其中,那么死亡不再是问题,超越死亡就是有可能的。

-End-

编辑:蓝贻茜 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死亡是什么》

原标题:《广州大学神秘的一门课,揭开人生最平等的命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