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热射病,多地出现死亡病例

2022-07-16 0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沈艳丽 医学界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70%-80%,是致命性急症。

撰文 | 实习生:沈艳丽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40.9℃!上海今日最高温追平1873年来最高纪录”

“浙江一天超二十条高温红色预警,刷新历史纪录”

“江西体感温度达46摄氏度”

……

今年夏天,全国多地气温创历史记录,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江苏、安徽6月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

高温天气下,“热死人”不再是一句玩笑话,已有多地多人因“热射病”死亡而引发关注。“浙江一工人因热射病多脏器衰竭死亡”“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等微博话题吸引超3亿人次阅读。

作为一种死亡率高达70%—80%的致命性急症,热射病也引发了网友对高温工作者的担忧,“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每天也是这么穿着,真的很担心他们中暑”。源:中国天气网

多地陆续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孔来法向“医学界”介绍,仅7月12日一天,他们医院就接诊了8名热射病患者,有5名患者症状较重,体温已经达到40~42度。

“其中有一对父子,二人同在工地打工,为了赶工期,中午也不休息,随后父亲出现了头晕无力的症状,儿子便将其扶至一旁休息并喝了一点水,半小时后,父亲便昏迷了。等送到医院时,离发病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病人已经呼吸不规律了,情况十分危急。”

“接诊后,急诊科医生通过敷冰毯、静脉输入冰盐水等降温措施,并采取气管插管等相应对症支持治疗,目前这名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平稳,并转入ICU进行后续治疗。”

另据孔来法医生透露,7月1日至今,金华市区已经陆续出现了70多例热射病患者。“今年特别多,比往年可能高出一倍不止。”

孔主任表示,患者主要表现是体温高,皮肤燥热,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等症状。

此外,热射病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导致死亡。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信医院)急诊科徐海军医生向“医学界”介绍,热射病的病死率一般可达50%左右,多地已出现了热射病死亡病例:

7月6日下午,丽水市中心医院近一周接诊了3名热射病患者。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被工友送来医院,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7月10日,四川华西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余岁、40余岁和60余岁,其中年轻的两位患者均是户外工作者,年龄稍大的患者发病时正在湿热的厨房做饭。其中一人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去世。

稍早前,话题“男子患热射病多脏器受损像煮过一样”同样引发关注。孔来法医生提醒: 户外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通风、劳逸结合。

为什么死亡率很高?

《柳叶刀—公共卫生》曾发表了首个描述中国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联系的报告,其中指出,1990年到2019年的30年间,中国与高温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已上升了4倍,仅2019年一年,与高温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26800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迟骋告诉“医学界”,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的范畴,是中暑的最高阶段,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性问题,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从临床情况看,热射病患者抢救难度较大。迟骋医生解释称:“蛋白质是组成人体所有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非常容易发生变质,就像平时煮鸡蛋一样,一开始是液态,当你给它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蛋清蛋黄就变成固体了。”

“这对人体而言也是一样的”,迟骋医生表示,“当我们人体体温急剧升高的时候,体内蛋白质也会发生变性,影响体内组织器官发挥正常作用。”

当前,对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一般是先为患者降温,若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应脏器功能保护治疗。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手段,热射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如果在轻度中暑阶段采取恰当措施,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其发展成热射病。

徐海军医生医生告诉“医学界”,中暑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

中暑最初的症状可以表现为头疼、疲劳、心慌,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大量出汗等,而到重度中暑阶段,则会出现谵妄、嗜睡、昏迷、无汗,而热射病与普通中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是否丧失或正在丧失。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孔来法医生告诉“医学界”,两类人群要特别注意热射病:户外劳动者和独居老人。

“老人免疫力较差,没有开空调的习惯,且自身对温度感知不敏感,很容易中暑,并且儿女不在身边,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就很容易发展成热射病。”他呼吁子女们要加强对老人的照护。

徐海军医生也告诉“医学界”:“我曾经接诊了一位外卖小哥,由于是一个人工作,被人发现情况不对送来医院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最终没能抢救过来。”

迟骋医生则提到,在高温(32度以上)高湿(湿度60%以上)环境下工作运动生活的人很容易发生中暑,需要格外注意。“比如在核酸屋外做采样的医务工作人员,他们需要长时间穿防护服,中暑的风险就会更高一点。”

上述医生均表示,如果不得不从事户外劳动,在上岗前务必保证充足的休息,工作中有条件尽可能做好防晒措施,工注意多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可以选择常温水、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到凉爽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发生中暑症状怎么办?医生提醒,最关键的一步是降温。“要把病人转移倒相对阴凉的地方,用水擦拭或浇湿全身后用扇子扇,但注意不要直接用扇子扇,也可以适当补充能量,如果患者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暑症状,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