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2上半年,与我们告别的互联网产品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 ,文 字 | 钟宛彤、编 辑 | 王朝靖、设 计 | 郑舒雅、戚桐珲。
2022年至今,我们见证了一批知名互联网平台、科技产品、实体门店的死亡,有撑不下去的,有主动离开的,有被淘汰、被取代的,也有光荣下岗的……我们习惯了关注新产品、新现象,但如果去了解一款旧产品如何由盛转衰,或许会发现更立体的时代缩影。
我们以2022年为时间范围,在搜索引擎搜寻含有“退市”“停产”“停止服务”等关键词,取前30页结果,又在可信的新闻媒体进行查证,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大众点评搜索相关关键词,从顾客实地拍的关店通知书、离别氛围来验证大众关切度。从中,筛选出以下在2022年“去世”的产品和公司。它们中,既有可以命名一个时代的大角色,也有些只在小圈子里闻名一时的“小人物”。我们希望为它们留下一些记录。
今天,DT财经为你刊载它们的讣告(2022上半年版)。
iPod
2001年10月23日,发布
2022年5月10日,宣布停产
存活时间:21年
2001年,乔布斯在一次发布会上说出了著名的那句话,“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在那时,很多人都不明白苹果为什么要去生产一款“音乐播放器”。《乔布斯传》中写道,对于生产最高端电脑的苹果公司而言,要生产MP3播放器,就如同法拉利宣布生产婴儿手推车——而且在使用手推车之前还要在电脑上安装程序(iTunes)。
然而,事后,这一行为被认为拯救了苹果。iPod带来了巨额的收入,更重要的是,“iPod+iTunes”的模式启发了后来的“iPhone+Apple Music”。从此以后,人们的听歌习惯也永远改变了——在iPod之前,CD还占美国音乐收入的80%以上。
在iPod被宣布死亡之前,全球总计有4亿台iPod被售出。它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同时售出的还有350亿首歌曲。
分析成功的要素时,iPod之父Tony Fadell总结:“设计+硬件+软件+App,随后是内容。更重要的是,继续发布价格更低的新产品,并加入新功能,这就是iPod成功的原因。”
从没有人讨厌的音乐入手,苹果确实留下了讨人喜欢的印象。有研究指出,iPod不仅是一种“上瘾毒品”,还具有“晕轮效应”,它会使PC用户转向苹果的其他产品,比如MacBook。
不过,iPod在风光后不久,就成了苹果系列中一个有点尴尬的产品。这也导致它的临终前奏开始得很早。在iPhone4发布后,手机已经可以在功能上完全取代iPod——到2014年,带有标志性“点击轮”的iPod Classic 被停产。三年后,iPod Shuffle和iPod Nano被淘汰,最后留存下来的只有第七代iPod Touch——一款和智能手机最为接近的iPod,直到2022年停产。
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Greg Joswiak在声明中表示:“今天,iPod的精神仍然存在。”
对于很多年轻人,iPod确实没有死。他们是被iPod/iPhone/iPad养大的一代人,听着数字音乐长大。比起其他产品,iPod似乎更像是青葱岁月的象征。市场上,它依然小范围畅销。在闲鱼,未拆封的iPod标价往往几倍于官方原价。在iPod宣布停产后的第二天,中国官方的所有存货也迅速售罄。
在二手交易市场,围绕iPod的买卖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篇研究国内iPod二手实践的论文中,记录了人们仍然愿意购入iPod的各种理由:有些人购买二手iPod,是对早期技术生活的怀念,希望在“无情的数码时代”获得一点温情;有些人会通过iPod里的旧歌单和陌生人交流音乐品味,对他们来说,这是收获情感体验和社会联结的契机;而在中国语境下,一些人对iPod的怀旧,是对过去匮乏物质生活的补偿,“小时候买不起的东西,现在想要满足一下”。
IE浏览器
1995年8月16日,首次亮相
2022年6月15日,支持终止
存活时间:27年
1995年有几件大事:Java语言推出、eBay、Amazon上线运营、中国的北京上海开通了接入互联网的节点,一大批海归、极客、商人即将改写中国互联网历史。
以及,Internet Explorer1.0首次亮相。
在21世纪初,IE一度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95%的浏览器市场。之后的几年里,不少人将会通过那个经典的蓝色“E”标志,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
27年后,这个浏览器初代霸主落幕。
事实上,IE的葬歌已经唱了许多年。早在IE6.0之后,它就有长达4年没有更新。那时候,很多网站都只能用IE打开,但它漏洞百出、网页渲染拙劣、反应迟钝,这激发了不少“IE去死”的呼声,当时出现了一批“IE6.0死亡倒计时”“IE6.0葬礼”的网站。
在中国,因为盗版WindowsXP系统使用非常普遍,自带的IE6成为一代人长久的互联网记忆。即使到IE行将衰败的2009年,全世界每十台电脑中,依旧有一台运行着8年前发布的IE6。因此,开发者不得不辟出大量的时间,来适应IE。
IE的故事就像攻打恶龙的英雄,最终却成了恶龙一样。从现在看,很长时间里使用广泛但缺乏精心维护的IE,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的发展。
据YouTube前工程师Chris Zacharias披露,自己曾在2009年和同事一拍即合,决定偷偷发起一项“杀死IE6.0”的计划。他们在YouTube网页拉横幅警告,称IE6.0即将结束服务,建议所有用户改用Chrome、Firefox、IE8、Opera。事后,IE6用户占比迅速从18%迅速降到了10%,而他们并没有受到惩罚,甚至Google的其他产品线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建议,让用户弃用IE6——因为业内有共识,这个浏览器“一直是网站开发工作中的祸根”。
就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场漫长、不怎么体面的社会性死亡。比如在2012年的一次营销活动中,被想要打自嘲牌的微软拿出来鞭尸,被称为“令您爱恨交织的浏览器”(The Browser You Loved To Hate)。
到2019年,连微软自己的员工都发文,让大家“不要用IE了”。2020年,微软新释出的浏览器Edge终于换成基于谷歌的内核Chromium。
时至今日,IE的市场份额只有0.29%,其继任者——Edge浏览器的份额则不到4%。IE的亡魂将只存在于Edge的“IE兼容模式”中。它的作用,更像是弥补自己过去的错误——用来加载一些年久失修、非IE不行的网站,比如各种考试的报名系统。
好在,IE寿终正寝的前夕,过去因为IE垄断标准而阻滞市场发展的“祸根”终于得到重视。2022年3月,苹果、Google、微软和Mozilla提出合作,将制订共通的浏览器标准。开发人员终于不必再考虑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兼容差异,就能同步页面效果。
这或许可以告慰IE的在天之灵。
Kindle
2013年6月7日,进入中国
2023年6月30日,退出中国
存活时间:10年
当看到CD业务迅速被iPod取代,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立刻决定,必须将书籍也数字化,“就像苹果控制音乐业务一样”。
对于2007年的第一代Kindle,媒体也确实称之为“阅读界的iPod”。随后,Kindle也像iPod一样,攻下大片市场,成为电子阅读器的代名词。
在初代发布会上,贝佐斯介绍Kindle,“不是一个设备,而是一项服务”。据调研机构isuppli测算,一台79美元的Kindle,制作成本为84.25美元。换言之,Kindle的模式是亏本卖硬件,靠服务和内容赚钱。
但这种模式在中国似乎行不通。
在中国,人们能够很轻松地找到免费或低价的电子资源。相较而言,Kindle商店没有什么价格优势。另外,国家规定独家电子书不能直接出版,Kindle也就失去了本来的出版优势。
于是,和贝佐斯期待的不同,对很多中国人来说,Kindle无关Kindle商店,只是一个阅读免费电子书的载体——阅读舒适、拿起来轻便。
当然,从设备的意义看,Kindle在中国并非不受欢迎。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Kindle占据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65%的份额,远远领先于小米的多看电纸书和掌阅科技的iReader——后两者以10%的市场份额并列第二。但是,另一份数据显示,只有8.4%的中国成年民众倾向于“电子阅读器阅读”,更多人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45.6%),以及“在手机上阅读”(30.5%)。
再加上,或许因为Kindle的功能相对单一,产品迭代慢,用户的换新需求也一直不高。2021年,电子阅读器的整体销量下降了12.5%,跌至210万台,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
2020年,闲鱼在一年内成交了超过40万台闲置Kindle,根据推算,亚马逊每卖出两台Kindle,就会有一台出现在闲鱼。2021年,闲鱼评选出年度十大无用商品,Kindle作为“一种比较昂贵的泡面周边”,高居榜单第三。
为电子书VS纸书争论不休的时代仿佛已经过去,通过微博、知识付费、播客、有声书、阅读app、短视频、各色娱乐节目获取信息,更符合当下的习惯。
目前,在多抓鱼上向平台卖出一个Kindle Paperwhite2的2G版(2013年发售,是最早在中国亮相的Kindle,定价899元),最高只能拿到20元。
Airbnb
2015年8月,Airbnb正式宣布进驻中国;2016年11月,Airbnb中国成立
2022年7月30日,停止中国境内服务
存活时间:7年
几乎从最早,Airbnb的野心就不止是做一个房屋短租平台,而是要开发新的旅行方式,甚至拉近人和人的关系。而“家在四方”(Belong Anywhere),则是Airbnb试图发扬的普适价值。
时任2014-2017年首席营销官乔纳森·米尔登霍尔曾经解释,Airbnb本身的属性已经包含了一个不安的元素——人们对陌生人的疑虑,但Airbnb想成为一个传递善意的平台——给一个陌生人开门,欢迎ta的到来,把自己的床让给ta。
但Airbnb曾委托民调公司YouGov在美、英、澳三国做了一次调查: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识的人大多都很友善;但有一半人认为,整个社会并不友善。
为了促成陌生人互信、让人们相信世界充满爱,Airbnb做过一些“傻呵呵”的事,比如制作一档只播报正面新闻的新闻节目,报道诸如“一只救援犬成了另一只救援犬的导盲犬”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家颇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公司。
在2016年,Airbnb准备在中国大展拳脚,当时的预测是,“2020年,中国会成为Airbnb最大的客源国”,“到2030年,中国会超过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目的地国”。
但这一蓝图现在就要夭折。2022年一季度,Airbnb营收达15亿美元,同比大涨70%。但中国大陆的住宿和体验预订通常只占Airbnb整体收入的1%左右,因为疫情又大受打击。
中国Airbnb常被诟病不了解中国市场,比如早先不能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客户想要投诉没有24小时客服,只能写邮件,平台也迟迟不为房东提供管理工具。
在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Airbnb在两年内连续换了6任中国业务负责人,在2021年9月30日最后一任总裁卸任后,“中国总裁”一职空缺至今。
雅虎中国
1999年9月,进入中国
2022年2月28日,雅虎邮箱停止在中国大陆服务
存活时间:23年
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曾立下豪言壮语:“三年内,在中国,搜索就是雅虎,雅虎就是搜索。”
但因为雅虎出现内部矛盾、管理层“出昏招”等原因,这一宏图伟业并未实现。而很多00后可能不会记得,雅虎曾是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开创者,是全球第一的搜索门户。在2000年代,雅虎一度占据中国搜索市场超过20%的份额。
这次,雅虎的离开很大程度是象征性的,因为早在2013年,雅虎已经陆续关闭在中国的主要服务,包括电子邮件、新闻、社区服务,并在两年后关闭了在北京的研发中心。
QQ堂
2004年,开服
2022年4月20日,停止中国大陆运营
存活时间:16年
在休闲游戏QQ堂停运前一个月,每天都有人更新着停运倒计时,有人在B站上传的QQ堂背景音乐合集也让人回想起无数个吹着空调玩QQ堂的童年日子。说起4月20日停服前的最后几分钟,一些玩家说大家彼此达成默契,没有互相伤害,有人摆出爱心队形,有人互道着886直到系统提示断链再也无法登录,共同缅怀一段属于第一代网络原住民的共同记忆。
2004年底开服的QQ堂背靠着QQ超过3亿的用户基础,凭借“社交+游戏”的模式,推出不久就收获千万级注册用户,同时在线人数一度突破了22万人,更是在2005-2012年间举办过8届“中华英雄争霸赛”,成为腾讯日后发展成游戏巨头的前奏。到后期,缺乏维护、外挂横行的QQ堂才逐渐被遗忘。
不过,QQ堂与韩国Nexon公司开发的泡泡堂非常相似,被后者在2006年起诉,成为中国第一起网络游戏跨国侵权案的主角。胜诉之后,腾讯沿袭了自己紧跟热点、优化产品、再用流量优势占领市场的方法论,用马化腾的话说就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
2022年,离别无疑是一个年度关键词,篇幅所限,我们无法整理出所有离开我们的产品和企业,但就像讨论死有助于理解生一样,不论是影响力巨大的时代产品,还是一家曾陪伴我们数年的深夜酒吧,我们认为有些失去需要记录,谨以此篇,向它们道别:
NRC
2010年9月,在App Store上线
2022年7月9日,停止中国运营
存活时间:12年
NRC(Nike Running Club)是Nike旗下一款追踪跑步记录、提供跑步课程的app。官方数据显示,NRC在中国大陆有超过800万注册用户。
不过,此次Nike停止NRC运营,并非放弃中国市场。未来Nike将通过NTC(Nike Training Club)微信小程序提供跑步领域的服务,这被认为是在中国本土化的转型。
融e购
2014年1月12日,上线
2022年6月30日,停止服务
存活时间:8年
融e购是工商银行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数码家电、汽车、金融产品、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十几大品类。它是2022年,继民生银行旗下的PC商城之后,第二家宣布关停的银行系电商。除此之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旗下电商也于2022年相继宣布更换运营主体。
银行系电商一度成绩不菲,据《经济参考报》,2016-2018年,融e购年交易额都超过了1万亿元,2018年的交易额仅次于淘宝、京东。2019年末,融e购的用户达到了1.46亿。
但银行系电商始终面临瓶颈,它们没能和拼多多、京东、淘宝一样,展开同等力度的促销,与后者在服务、运营、仓储物流等方面也有较大差距。根据2019年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消费评级榜”,融e购表现垫底,评级为“不建议使用”。此外,其他银行系电商,如中行聪明购、建行善融商务也收到了大量投诉案例。
东方既白
2004年5月,第一家门店开业
2022年底,终止运营
存活时间:18年
百胜中国曾经希望,中式快餐店东方既白在中国有一天会超过肯德基,因为他们预估,中国人对中餐的需求远远大于西餐。
正因为有百胜强大的供应链,东方既白看来无所不包,据说最多时有大约200种产品,什么都卖,但一个拳头产品都没,对消费者来说缺少记忆点。另一个问题是,它后期的选址几乎都集中在机场、火车站、会场展馆、旅游景点,只能吸引到旅客的一次性消费。
如今,曾经“中式快餐全球品牌”的商业梦想破灭。2021年底,东方既白在中国市场只剩5家门店。
Sober Company(上海市雁荡路99号)
2017年2月,开业
2022年6月26日,关店
存活时间:5年
受疫情影响,被誉为“中国大陆最佳酒吧”的Sober Company因收入骤减,无力再续租约,在2022年6月23日仓促宣布,3天后即将关店。新址预计于秋季公布。
Sober Company连续3年入围全球50佳酒吧榜单,在2022年,在亚洲50佳酒吧中排名第11,是中国大陆排名最靠前的。
途尚咖啡
2010年,进入中国
2022年4月,退出中国
存活时间:12年
在2017年,途尚咖啡在中国区的门店一度达到了36家。到了2022年,途尚咖啡仅剩下3家门店。
据商业媒体赢商网分析,大多数韩系咖啡都主打门店场景设计,然而,在疫情之下多数人都不会再到咖啡厅消磨时间。在失去场景加持后,途尚咖啡没能在产品的独特性和性价比上找出优势,因此表现不佳。
Monki
2015年初,进入中国
2022年4月1日,退出中国
存活时间:7年
Monki是H&M集团旗下偏少女系的快时尚品牌,成衣价格在300元以内,通常打折时几十元就能买到。
Monki退出中国是低价快时尚退潮的最新例证。此前,Forever 21、Topshop、Bershka、Pull&Bear等品牌已相继离开中国,H&M、ZARA的扩增速度也不如以前。
ZARA和H&M两大品牌正在提升高端产品的占比。过去两年间,H&M旗下高端线COS持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拓店。
思莱德
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
2022年7月31日,终止中国零售业务
存活时间:14年
在2020年以来的线下闭店潮下,老牌丹麦男装品牌思莱德(SELECTED)也宣布将退出中国,目前它在国内拥有超过1300家门店,天猫官方旗舰店粉丝有406万。
思莱德所属绫致集团称,关店是因为疫情高发、线下市场疲软及难以下调的租金成本。
三星LCD面板
1992年,量产第一片LCD面板
2022年6月,完全终止LCD面板生产
存活时间:30年
三星显示曾是全球最大LCD面板供应商,曾以25%的市占率,稳居LCD面板市场龙头,但在与中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中主动退出,2022年大幅缩水到2%左右。
三星显示原计划在2020年正式退出LCD业务,但是突发的疫情拉起了宅经济,电视的需求上涨,推迟了这一计划。
ZOZOTOWN中国
2019年12月,进入中国
2022年6月17日,退出中国
存活时间:3年
ZOZOTOWN是日本最大的时尚电商平台,拥有近300家时尚买手店、专卖店与3000家时尚品牌,用户数量过百万。除电商外,ZOZOTOWN还经营着日本最大的时尚穿搭社区WEAR,以及二手服装平台ZOZOUSED。如今因为“多种客观原因”结束在中国的服务。
2019年,ZOZOTOWN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主打日本直邮体验。而在WEAR,每天都有全球各地的普通人、时尚人士不断更新自己的当日穿搭。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看到一件衣服最日常的样子,也能看到同一件衣服被不同的人诠释。
在中国经营期间,ZOZO不止希望卖衣服,也致力于推广日本潮流文化,在B站制作了一系列日本本土探店节目,此外还曾携手声优花泽香菜,推出了她的首支中文单曲“magical mode”,在B站累计播放量突破120万。
宝书网
2019年2月,现域名启用
2022年6月29日,域名关闭
存活时间:3年
宝书网,一个继晋江文学城之后,在网文读者中流传度很高的小说网站,提供玄幻、武侠、穿越、言情、都市等网络小说类型的资源,因为收录小说多、可以直接下载未删减txt全文而受到欢迎。
6月29日,宝书网被发现关停,网站显示:“响应国家号召,本站永久关闭。”
宝书网永久关闭的消息一出就登上微博热搜,人们主要的情绪介于“保护版权”的支持派,和“青春没了、基地没了”的惋惜悲伤派。
根据中国版权协会的报告,在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62亿元,同比上升2.8%,保守估计已侵占网络文学产业17.3%的市场份额。截至2021年12月,盗版平台整体月度活跃用户量为4371万,占在线阅读用户量的14.1%,月度人均启动次数约50次。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