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明之美看东方|兵马俑、法门寺秘色瓷都来上海了

小犀 整理
2022-07-15 17:3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今天(7月15日)在上海奉贤博物馆开幕。展览从陕西近年来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遴选出150余件(组)文物精品,类型包含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更有国宝兵马俑、汉代阳陵陶俑、法门寺秘色瓷、何家村出土金银器等珍贵文物亮相。

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四个单元,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民生文化、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彰显了华夏民族熠熠生辉的璀璨历史与奋发有为、包容大度的文化自信。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奉贤博物馆承办,并借展了咸阳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等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的重要馆藏。

展品共计156件(组),其中一级品28件(组),均为陕西近年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中的精品之选,代表性展品有西周父甲簋、伯壶、梁其鼎,秦昭王簋、“廿六年”铜诏版、铜车马(复制品)、兵马俑,汉“与天无极”瓦当、圆雕玉俑头、玉辟邪、杨家湾彩绘骑马俑,唐三彩骑马驿使俑、何家村窖藏金银器、法门寺秘色瓷等。

此次展览也是2004年陕西省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周秦汉唐文明大展”之后又一次多单位协作、以周秦汉唐文物为主题的联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陕西,又称三秦,其地域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北为黄土高原、南接秦岭山区、中间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先后有十四个王朝建都于此。在这十四个王朝之中,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谱写了中华文明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西周国祚绵延300余年,创立的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早期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秦自关中西部的诸侯国开始发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确立的多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二千年来政治文明的基础;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第一次以文明发达的强国地位闻名于世;唐朝作为中国历史又一个盛世,政治开放、经济发达、民族融合、文化昌盛,创造了一个让人自豪、让人追忆并永远激励人们昂首奋进的黄金盛世。

展览现场

以周、秦、汉、唐四朝为代表的陕西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凝聚文明之光的历史文物、千古释疑的文化现场以及诸多值得理性张扬的精神财富。

第一单元 赫赫宗周

展览现场

西周历经11代12王,是中国早期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充分展示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长期活跃于陕西地区的周人以“制礼作乐”确立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以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 东方帝国

秦朝是由秦国发展起来的,历经500多年苦心经营,从最初的边陲小国跃升至战国七雄之首。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帝制,建立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废分封、建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秦王朝使中国古代政体从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转变为对地方设立郡县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其政治、经济、军事诸制度,垂范后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 大汉雄风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早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及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促使西汉的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同时伴随着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开放与交往日益频繁,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也展现出开放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四单元 盛唐气象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几代君主励精图治,先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后人称道。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各国商旅云集,万国来朝,文化交流频繁,综合国力与对外影响力达到了顶峰。陕西地处于政治开放、经济发达、民族融合、文化昌盛的唐王朝中心,出土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唐代文物,见证了唐王朝曾经的盛世辉煌。

重点展品:

更鼎(西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铭文释文:更乍(作)旅鼎

青铜鼎是烹煮肉食的器皿,也是贵族阶层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是把鼎与钟作为贵族所使用的礼乐器的代表。西周中期以后,鼎的使用逐渐制度化,通常以奇数组合,按使用者的等级地位规定使用数量。青铜鼎更是王权的象征,古代常以鼎的迁移来比喻王朝的更替。

友父簋(西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铭文释文:友父乍(作)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

簋是中国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也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多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

铠甲武士俑(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铠甲武士俑是秦代军队中普通士兵的象征,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中均有武士俑的出土。身穿铠甲的武士俑是重装步兵。根据他们在俑坑中的出土地点分析,他们中有的是跟随战车的隶属步兵俑,有的则是独立步兵俑,而几乎每件武士俑都作持兵器状。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武士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步兵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诏文铜权(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朝建立后,以秦制统一全国度量衡,故在此器刻始皇诏,定为标准器。铜权外形似钟,空心,高体方肩,上有环形纽,表面17棱。权体刻有始皇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诏文。其中秦始皇诏文40字,秦二世诏文60字。秦二世继位后,加刻二世诏,两部诏书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史实。

“与天无极”瓦当(汉)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瓦当是宫殿或较大型的建筑上覆盖建筑檐头筒瓦的前端遮挡。此枚瓦当上有篆书“与天无极”四个字,“无极”指没有终点,“与天无极”寓意美好的愿望,走向美好的未来,本次展览的名称就是出自这枚瓦当。

塑衣式男侍从俑(汉)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陶俑通体施黄色彩绘,面庞圆润,黑须红唇,两颊有丝带垂至颏下,脑后冠下梳髻。身着直裾三层深衣,腰部系带,袍缘呈喇叭状,长及足面。双臂下垂,拢于袖内,左肘内侧偏上有一长方形狭孔,原应为插剑之处,双膝微屈,着方头履。展现出恪尽职守、恭谨唯命的文吏或侍从形象。

圆雕玉俑头(汉)咸阳博物院藏

此件文物为玉俑的头部,从颈部斜侧断裂。玉料为青绿色,以圆雕、浮雕、阴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而成。高冠,长脸,眼为柳叶状,长鼻,抿嘴。阴线刻眉毛、胡须、发髻,髻作挽起状,有簪孔。此件玉俑头材质精良,造型逼真,雕琢精致,保存基本完好,是罕见的汉代玉雕精品。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唐) 法门寺博物馆藏

秘色瓷自唐代之后渐渐失传,一直到法门寺塔基地宫发掘后,才以法门寺的秘色瓷作为唐代秘色瓷的标准器。秘色瓷作为中国官窑瓷器的开始,其颜色被唐代人称为千峰翠色,形容有如山林一般的青绿色,质地细腻,有些器具的底部呈凹形,这样的设计让光线照射进容器后,仿佛其中有湖水的样子。

“廿六年诏”陶权(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灰陶制成,陶制细腻。整体为覆钵形,上有桥形提钮,钮下穿圆孔。腹部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为统一度量衡颁发的诏令,共八行四十字。内容为秦始皇灭六国后颁发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与廿六年铜诏版所刻之字完全一致。陶制秦权出土较少,有铭文的更是罕见,这件“廿六年诏”陶权,是始皇帝统一度量衡的历史见证,极显珍贵。

素面银盘(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何家村窖藏中出土了大量银器,显示了唐代冶银技术的发达。唐代冶炼白银采用的是“灰吹法”,即利用灰窠和鼓风燃烧的方法提炼白银。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银铅互熔,使银溶于铅中,通入空气,使铅氧化沉积,提炼白银。素面银盘何家村窖藏一共出土21件,规格形制一致,推测为同批制作或作为餐具成套使用。以金银为器则益寿的观念在我国古代诸多王朝的皇室贵族中普遍流行,而唐代则是把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认为“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

鉴若止水铜镜(唐) 乾陵博物馆藏

该铜镜出土于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墓,很可能是章怀太子李贤妻子清河房氏生前所用之物。铜镜背面刻有蔓草、青龙、鸾鸟、麒麟、凤凰等一些祥瑞的花草和鸟兽,且有32字楷书铭文,开头为:“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照”,故命名为“鉴若止水”镜。这面铜镜纹饰漂亮,铭文内涵丰富,制作工艺精湛,可说达到了唐代铜镜制作的极致,堪称铜镜中的经典制作。

展览海报

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9月15日。

(本文图文素材由上海奉贤区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