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温|警惕!“热死人”不是开玩笑,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7月12日,江苏南京,市民防晒出行。当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南京、无锡、苏州等地最高气温升至40℃左右。IC 图
进入7月以来,多地开启了“蒸烤模式”,连续多日的红色与橙色预警信号让市民们直呼“太热了”。
近日,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7月1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严重,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7月6日,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被送往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经检查,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7月12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城区,快递员在工作间隙喝水。 近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许多劳动者不畏炎热,坚守岗位,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新华社 图
什么是热射病?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大多数人都将“热射病”等同于一般中暑,这“轻视”了它的严重性。热射病与普通中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是否丧失或正在丧失,热射病患者会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热射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都会相继损伤,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7月9日,北京,游客顶烈日游览故宫博物院。当日北京持续晴热“炙烤”模式,紫外线照射强烈。视觉中国 图
7月7日,四川蒲江县城世纪广场,小朋友在喷泉中戏水享清凉。入夏以来,四川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成都连续发布高温预警信号,个别市县最高温超40℃。IC 图
根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7月12日,江苏南京,市民防晒出行。当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南京、无锡、苏州等地最高气温升至40℃左右。IC 图
热射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有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而热射病,则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7月12日,上海,当天是申城今夏的第8个高温日。当晚,杨浦区国定路某小区再次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筛查。现场增加了大功率电风扇降温。尽管没有白天的烈日当空,但采样人员头顶温度极高的白炽灯,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热得受不了 ,一旁的志愿者捧着装冰块的盘子为大白降温。IC 图
因此,医生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其次,要注意老人和儿童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夏季可能衣着严实,甚至因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调,从而导致中暑,这类人群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觉察。此外,也要注意辨别中暑和内科疾病,“比如出现发热、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时,可能被误以为是脑炎”。
7月9日,安徽合肥,合肥地区遭遇夏日高温。据合肥气象公众号消息,未来七天,合肥市以晴到多云为主,10日有分散性雷阵雨。未来持续高温,最高气温35~38℃。IC 图
7月12日,人们在南京北极岩人防工程里纳凉避暑。当日,南京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面对高温酷暑,不少市民选择来到防空洞里纳凉避暑,享受夏日清凉。IC 图
预防热射病的发生,在必须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盐分,或者是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
而针对经典型热射病的预防,需要控制环境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多饮水;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儿童单独遗落在汽车等狭小空间。
7月12日,上海,当天是申城今夏以来的第八个高温日。早晨8点上海中心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街头热浪袭人,酷暑难耐。路人打着遮阳伞步履匆匆,女士们手持降温饮料逛街。IC 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