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年头不做攻略,都不敢花钱了!”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文 字 | 蔡菜菜、数 据 | 董道力、编 辑 | 唐也钦、设 计 | 郑舒雅。
蔡野(化名)发现自己患上了“局部拖延症”。
工作三年,她已经积累了一小笔存款,想理理财,又怕踩坑遇雷,于是要求自己先好好做一番攻略才能上手。但无奈空有“宏图大志”,面对各种系统学习的课程和知识点实在沉不下心,理财计划只能一拖再拖。
类似的拖延不仅发生在买基购汇上,还出现在选保险、买洗碗机等一系列重要的生活待办事项中。原因也大致相似,想要竭尽所能填补信息差后再做决定,然而总是很容易被大量专业信息吓退,只能告诉自己有空再说。
但与此同时,她在一些对当下生活不那么“有用”的事情上倒是敢闯敢问,愿意投入大量精力,短时间内就能从小白混成熟手。比如为了做二创,她就集中打通了从编剧、剪辑到配乐的技能点。
蔡野的情况不是个例,我们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大量野生的“红学家”、“甄学家”。
显然,有些类别的信息天然更吸引年轻人;而有些信息即便年轻人知道与自己利益相关,却依然打不起精神接收、处理它们。
我们好奇,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不同种类信息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是什么在吸引年轻人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掌握年轻人的信息偏好,我们是否能够打破现有的信息壁垒?
买前诸多考量,不成专家不敢下手
如今,很多消费选择都自带信息壁垒。
一方面在于性质:某些性质的商品和服务本身就涉及技术、法律、金融等细分专业领域,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确实涉及很多详实的方面。
一方面在于价格:价格越高的商品和服务,大家越不容易轻易下手,需要详尽的比较和攻略。
尤其对于本身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社会经验尚浅的年轻人而言,在决定做出很多消费支出、尤其是大笔支出前,都倾向于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才敢做出选择。
以买保险为例,调研数据就显示,大家在购买保险前会关注非常多的方面:理赔流程是否简单、赔付时间是否合理、售后保障服务是否健全、保险公司/平台是否有实力、产品性价比是否足够高、保险覆盖范围是否足够广……
虽然大家认为做详细攻略、了解专业知识对于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在真正需要他们去践行这一准则时,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做到自己心目中认可的前期准备,以至于迟迟没有入手想要购买的产品。
放到买保险这件事上,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基本社保让人觉得没底,心里想要额外买几份保险,但因为信息专业且繁多,而自己又上班忙、周末懒,一直拖延着没去详细了解保险相关信息。本着不了解就不下手的准则,即便“买保险”的意念非常明确,也很难付诸实施。
调研数据就显示,未投保人群没有将保险作为资产配置的TOP 2原因依次是,“对保险了解不够”(36%),以及虽然“有购险意向”,但苦于找不到“可解决需求痛点的产品”(31%)。对于很多人来说,迟迟不买保险的原因在于信息不足,而非缺少购买意愿。
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想办法让大家愿意去了解相关信息。这时候问题就回到,什么样的方式更能勾起人们深入学习的兴趣?
如果把专业信息包装一下,会怎样
平台和机构也在做一些尝试,我们拆解了一个相关案例的传播反馈,想看看专业信息被包装后到底会怎样。
7月8日是第十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蚂蚁保(蚂蚁集团旗下保险代理平台)联合五家保险公司(人保、众安、太平人寿、国华人寿、太平洋)共同开展线上保险科普传播,以保险知识竞答的方式开展保障教育。除此之外,还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年轻人聚集的城市联合投放线下广告,共同宣导“明明白白 买对保险”。
(答案:DBDCC)
线上科普话题#用保险的方式打开四大名著#,将年轻人熟知的四大名著名场面融入保险题目中,提醒年轻人在买保险时要关注保障范围、投保门槛、性价比、公司经营、服务理赔这五个维度。
比如利用《红楼梦》中林黛玉体弱多病的形象,科普医疗险中“投保门槛”、“投保人选择”等常用的保障知识,并劝诫年轻人警惕“什么火买什么”的盲目投保行为。还有通过《西游记》中经典的“过通天河”情节,科普“意外险”的险种概念,将“人身意外险”和其他种类“意外险”加以区分。
从评论互动来看,大多数人在认真答题。我们统计分析了这次科普下的评论,大多数人能答对全部5道选择题。
虽然觉得有意思,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保险知识,但很多网友觉得题目过于简单了,5道题似乎不够。
在这个科普案例中,五道题其实对应蚂蚁保推出的金选AIMM五维模型,模型从性价比、投保门槛、保障范围、服务理赔、公司经营5个维度梳理归纳了保险相关信息。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模型是在原生态庞大信息量的基础上,做了一层标准化的提炼加工——比四大名著的趣味信息专业有效,但理解门槛比原始信息要低。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受四大名著答题吸引的网民朋友,对选择保险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觉得简单想再进阶,进一步去了解金选AIMM五维模型,就算是实现了保险知识入门。
古典文学也有学习门槛,但为什么年轻人喜欢?
为什么让人头秃的专业保险知识,放在四大名著的语境中,就能在年轻人群中起到不错的传播效果?
和保险知识一样,古典文学也有它的学习门槛,但为什么年轻人更倾向于后者?
一部分原因,在于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文化复古”语境。
疫情影响下,大环境的不确定性让年轻人更倾向于熟悉的、怀旧的内容。同样的信息,如果能套上一个“童年回忆”的情感壳子,那它的受欢迎程度将显著提高。这也是为什么2022年,四大名著进入了B站用户最关注书籍的TOP 6。
“文化复古”的语境让古典文学更多地被年轻人视作“兴趣领域”,即“想要学的”,而非“需要学的”。而为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年轻人能更轻易地跨过初期学习门槛,自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在互联网平台上,他们并非出于实用主义了解古典文学,而是不讲究目的,享受学习相关知识本身的乐趣(很可能也并不将这样的行为视作学习)。
这样的学习行为非常贴合所谓“通识教育”的核心哲学:让学生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并由此找到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领域。其目的是挖掘学生兴趣所在,激发她的最大潜能,而不是教给学生某些特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无疑后者在新自由主义经济中是更“有用”的,但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前者一定是更能让她感受到价值和意义的。
简单说就是:更快乐。
美国教育家、神经科学家朱迪•威利斯(Judy Willis)坚持“快乐学习”的理念,并指出:当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有趣时,他们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有助于刺激记忆中枢,并刺激大脑分泌能够增强注意力的乙酰胆碱。所以从脑神经学而言,“寓教于乐”也是更高效的信息接收方式。
因此乍看下“娱乐向”的内容,实际上也正是在用“趣味性”刺激用户自主学习。B站最受欢迎的四大名著视频关键词中,除名词外,权重最高的都是疑问词:“为何”(why)、“什么”(what)、“怎么”(how)。可见在兴趣领域,年轻人的好奇心是源源不断的。
新媒体时代,许多专业门槛颇高的知识,在兴趣的包装下,也得到了普及。比如凭借“法外狂徒张三”被年轻人熟知的罗翔,他的法学课把专业知识呈现得通俗、有趣,让各种背景的观众都有观看下去的欲望。很多人虽然只是看个乐呵,但也是因为罗翔,更多人知道了“非法购买鹦鹉要判5年”这样的冷门知识点。
寓教于乐这个传统有效的方法,虽然经常被功利心抛在脑后,但实则更高效,也更人性化。就像用四大名著阐述保险知识那样,只要在信息传播中善于结合年轻人的兴趣偏好,专业信息科普未来可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