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故事|王连凤:复旦毕业做了12年窗口办事员,觉得不亏
11月30日,上海市文明办、浦东新区文明委与TELL联合举办“讲述上海的故事,听见文明的脚步”的演讲活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登记许可科窗口办事员王连凤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她复旦毕业后坚守在办事窗口的经历,讲述了她在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以下是王连凤的现场演讲实录:
我是王连凤,目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登记许可科工作,是一名普通窗口办事员。
2005年,我从复旦大学毕业,专业是历史,通过公务员考试留在了上海,到外高桥保税区工作。回头想,那时候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用优雅来形容,工作不很累,打交道的大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而且公务员的身份,让我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很有面子。似乎工作和生活都将一成不变优雅下去。但很快,优雅生活到头了。2013年,我摊上大事了。
历史从广义上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只有过去发生的大事情才能算得上历史,从夏商以降,能够被写进历史的事件如同瀚海微尘。但任何人如果机缘际会,在有生之年遇上这么一件历史事件,并且会置身其中,那真是摊上大事了。
2013年9月份,那时候我在二楼办公,一楼在热火朝天地搞装修,听说是要建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当时身边的人都对自贸区不太了解,反而不太紧张了,当时每天不过20-30人的接待量。大家都想,即便自贸区成立了,差别能大到哪里去呢?所以,在9月中旬,我早早定好了国庆假期与家人旅行的行程。
9月29日,非常突然,我们接到了上级通知,国庆假期全部取消,从10月1日起,自贸区开始试运行。
2013年10月1日,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登记窗口前,办公时间一到,看着汹涌而来的人潮和窗口前看不到尽头的队伍,我的心里一紧:“摊上大事了。”
从那天以后,大厅里的人流似乎就没有减少过,人最多的时候,想见到我,要排7小时的队,那个情景,绝不啻于现在爆款的网红食品。每天接待500-600人,我的心情是崩溃的。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多派一些人手呢?其实在自贸区试运营阶段,能够掌握相关政策,而且有一定处理突发事件经验的人很少,虽然自贸区从上海市的各个局抽调人手来帮忙,但还是捉襟见肘。在自贸区,政策是新的,流程是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让本来就紧张的工作平添几分忙乱。
2014年,新的公司法颁布,公司注册资金以认缴制代替实缴制,媒体上出现了“带上身份证,零元开公司”的新闻。不久后的一天,来了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在人群里排队,轮到她办理业务的时候,二话不说,把一张身份证拍在工作台上:“我要开公司”,在我12年的企业登记工作经历中,这样的事情还头回碰到。我还是按照流程,问这位老太太:“您要办什么样的公司,相关的资料和报告呢?”我刚问完,老太太急了,摊开报纸,指着上面的标题, 大声说“报纸上都说了,只要身份证,零元开公司,我就是要在你们自贸区开个公司,开什么公司我不知道,你帮我选一个吧。”听老太太说完,我心里有底了,老太太这是把在自贸区开公司当成了当年的股票认购证了,不管有没有用,先抢一个再说。当时,我的手边正好有一本新的《公司法》,我就翻开相关的条款,向她作解释,但无论我怎么解释,老太太就是听不进去,最后离开窗口的时候,还在嘟囔着“报纸上都登了,你们怎么会不知道?”这事情过去三年了,再也没见到过这位老太太,不知道她最后有没有实现她的创业梦想。
为了向来大厅办事的群众宣传自贸区政策和办事流程,我们制作了一份视频在大厅里播放,没想到,视频播出的当天,大厅里竟聚集了300多人观看,每个人都希望对自贸区多了解一点,大家的共识就是自贸区就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
2013年11月的一个下午,正是自贸区最最忙碌的时节,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拉着一个大大的拉杆箱,走进了登记大厅,来到了我的窗口前,跟我说,“姑娘,我是移居加拿大多年的华侨,我在国外从电视里知道中国开始搞自贸区了,我就立刻赶了过来,我刚下飞机,直接从机场就来到了这里。我有一个项目,之前曾经考察过中国的两江新区,天津滨海和广东前海,都没办法落地,你来帮我看看在你们自贸区,我能做吗?”说着,他在柜台前打开行李箱,拿出来一沓厚厚的项目企划书递给我,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看着这套完整清晰的企划方案,这是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开展生物医学领域中血液和基因研究的报告,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按照当时刚刚发布的负面清单的规定,这一计划正好是负面清单121和122项内的项目,属于外资限制和禁止类的项目。面对老先生期待的目光,我心怀歉疚地拿出负面清单,向他做了解释。不出意料地,老先生脸上的光彩暗淡了,看到老先生失望的样子,我决定帮帮他,我说:“这样吧,这份材料我先留下,我来跟上级领导汇报,如果有新进展我马上电话联系您,您看好吗?”
当天晚上,我就把今天遇到的这件事情向部门领导进行了汇报。最终,这个项目在各部门的推动下得以成功落地,经营范围中涉及到干细胞和基因研究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部分确实无法实施,但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研究的部分没有禁止,全部落地实施。在多次沟通交流后,老先生领到了执照,他颇有感慨地对我说,“现在中国的政府部门认真务实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
除了这位老先生之外,我也看着很多人在自贸区取得了成功,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红酒商人,办理工商登记的时候,把全家人都带到了登记大厅,兴奋得像是去赴一场婚宴,几年过去了,再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经销的智利红酒已经进入了中国各个超市的货架。
柜台一边的他们,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而我们就是这些神话开始的地方,但是在柜台的另一边,我们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自贸区成立4年以来,几乎每天都会推出一项新的政策,每一项刚出的政策都会引发大量的咨询,在遇到询问的时候,我们手里也刚刚拿到新政策的条文,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调整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如果走进我们的登记大厅,可能会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办事窗口里的椅子总比外面的椅子矮一截,这里有我们登记科伙伴们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在我的部门里,大家都熟悉一句话“只要坐到窗口前,我就矮人三分,办事的时候不管有理没理,都要让人三分”,作为政府的服务窗口,我们的接待人员多为别人考虑一些,姿态放低一些,也许就得赢得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将29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压缩到了5天,而最近,我们部门又进一步把这个时间压缩到了4天,为了方便企业的办证人员,自贸区推出了“单一窗口”机制,“单一窗口”机制,就是企业设立时所需要的各类证照都通过登陆网站,填报好相关信息提交后到我们窗口面见一名窗口工作人员、提交打印好的表格后,拿到一张收件单。四个工作日后,就可以凭这收件单到一个窗口领取所有证照。这套“统一受理、后台分送、集中审批、统一领照”的机制就是“单一窗口”,这个机制下投资人再也不用一家家政府部门跑,一次次提交材料、一家家去领证照,大大方便了企业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这种机制是自贸区首创,在全国都引起了很大反响。
对大多数人来说,自贸区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我手里的这支香奈儿的口红,是今年10月25日在巴黎上市的最新款。在今年的3月之前,口红这样的进口商品,要通过一系列的审批流程才能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想买到这样一支口红,要么去一趟欧洲或者代购,否则等上3-4个月是最起码的。但这支口红是我11月1号在本地的化妆品柜台买到的,离这只口红在巴黎上市仅仅过了五天,这支香奈儿口红能够用这么快的时间漂洋过海,进入你的化妆盒,有赖于今年3月1号在上海自贸区推出的一项新的试点政策,这项政策使非特殊用途的进口化妆品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备案流程,就能够进入中国市场,而这个备案流程,只需要5天就能够完成。这项政策就是我的团队伙伴们引入并且使之落地的。
12年前,我来到外高桥保税区,见证了从保税区到自贸区的变化,有些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年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有来到外高桥保税区,我的人生轨迹会不会更加地精彩。
不久前,我的一个久不联系的大学同学回国了,他跟我说“上海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作为上海人,我不能置身其外,我要亲历其中,见证这个大时代的来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