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普京不出意料再参选总统,有望创俄罗斯领导人任职最长纪录

澎湃新闻记者 单珊
2017-12-07 16:3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是的,我将竞选俄罗斯总统。”

12月6日,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到访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的高尔基汽车厂时,面对簇拥欢呼的人群做出了上述宣布。

2000年到2008年,曾担任过两届总统的普京,当时与总理梅德韦杰夫“换岗”——后者出任总统,普京本人则任政府总理。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之后,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理。在2008年修改宪法后,俄罗斯总统的任期延长至6年。若赢得2018年总统大选,他将继续执政至2024年,成为俄罗斯任职时间最久的领导人。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6日,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高尔基汽车厂85周年庆典活动,普京在活动上正式宣布将参加2018年俄总统选举。视觉中国 图

民调显示普京优势尤其明显

俄罗斯将于2018年3月举行投票,选举活动定于本月启动。

现年65岁的普京此前一直没有对自己是否参加明年的竞选做出明确表态。他曾戏称:“只要一宣布竞选活动,所有人就立刻不干活了,这可不是我道听途说。”

不过俄罗斯舆论界普遍相信普京会寻求连任,在各大党派纷纷推举出本党总统候选人的12月,普京终于宣布自己参选的计划。

目前宣布参选的人员除了普京外,还有俄自民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亚博卢”党创始人亚夫林斯基以及电视台女主持人索布恰克等。

除了前三位常陪跑总统大选的资深政治政治家,顶着“普京恩师女儿”的身份、以最小年龄竞选总统的“新面孔”索布恰克惹人关注。她此前对政府持批评态度。

据《德国之声》报道,6日,普京视察汽车厂时,索布恰克也在下诺夫哥罗德进行竞选活动。这位36岁的女记者表示,她主张真正的政治竞争是“反对所有其他对手”。

不过《莫斯科时报》曾报道称,普京的批评者怀疑索布恰克的参选是克里姆林宫的一步棋,目的是让索布恰克成为能替代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Alexej Nawalny)的一个选项。

纳瓦尔尼因欺诈指控被判刑获假释,因此不能参加选举。而纳瓦尔尼的竞选活动负责人Leonid Volkov则在上周由于在下诺夫哥罗德举行非法集会被判入狱一个月。“俄罗斯选举工作的最好注释就是,普京宣布参选的地点离Volkov坐牢的地方不到一公里。”纳瓦尔尼6日在社交网络推特上表示。

但从现在的数据来看,其他候选人当选的机会都较为渺茫。民调显示,尽管俄罗斯国内不满腐败和贫困的抗议时有发生,但普京仍是获支持度最高、最受爱戴的政治家。

俄罗斯国家民意调查机构VTSIOM在9月底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有超过82%的民众支持普京。根据民意研究机构列瓦达中心的一项问卷调查,此次大选的参选率可能有所下降,有不到60%的受访者表示将去投票,但其中67%的人表示将支持普京连任。

在去年9月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中,普京所在的统俄党赢得绝对多数席位;在不久前举行的俄地方选举中,统俄党再度取得压倒性胜利。国家杜马选举和地方选举被视为俄总统大选的风向标,所以普京连任的可能也将大大提高。

多位受访的专家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鉴于俄罗斯国内经济情况和当前国际环境,对于普京的参选和当选,几乎毫无悬念。

“只有他能抵御西方前所未有的攻击”

与5年前相比,俄国内经济起色不大,而外部环境更为险恶,但俄民众更加信任普京。

据新华网报道,不少俄罗斯人认为,一切不幸和痛苦归咎于西方“敌对势力”,而只有普京能与西方抗衡,确保俄罗斯大国地位,避免俄罗斯社会陷入动荡。

克里米亚入俄、俄军出兵叙利亚轰炸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普京在第二任期决定的地缘政治大事件,让俄民众的国家自豪感爆棚,也让普京收获超高人气。《纽约时报》称,2018年选举定在3月18日——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四周年纪念日举行,也是为了提醒民众普京的壮举。

《纽约时报》称,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俄罗斯囊括33枚奖牌登上奖牌榜首位,也让普京的人气升高。而俄罗斯被2018年冬奥会上被禁赛,只让他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因为他“把俄罗斯描述为受到西方围攻的堡垒”。

俄罗斯国内愈发团结同时,西方国家“反俄”情绪也达到顶点。直至今日,欧美国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对俄罗斯制裁、打压措施不断;咬定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再到近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到对俄罗斯参与奥运会施行禁赛,俄罗斯与西方国家斗争的焦点不停轮换。

新华网称,西方舆论一度认为,由于俄经济因西方制裁、油价下跌等因素萎缩,生活水平下降,民众会逐渐意识到普京的政策“失误”。但在对俄罗斯的判断上,至少在关于普京的问题上,西方媒体总是被“打脸”。

正如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在社交媒体上所称,“只有普京能抵御来自我们的‘友敌’(frenemies,指看起来像是朋友,实际却存在不满或竞争关系。)——美国和西欧的大规模的、残忍的、前所未有的攻击”。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