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艺术人物|拉维耶奇想迪士尼世界,刘斌出版良渚考古记
法国艺术家贝唐·拉维耶的个展正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行,色彩缤纷的展览打造了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
在香港,日本当代版画家野田哲也的“当代版画日记”正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展出;在伦敦,装置艺术家阿巴斯·扎赫迪斩获2022年弗里兹艺术家奖;在杭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发布了新书《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京沪两地,王兴伟、张怡、童文敏均呈现了个人展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一周以来的热点艺术事件与人物。
上海|法国艺术家贝唐·拉维耶
挪用艺术与立体的迪士尼世界
贝唐·拉维耶
“人们大多认为,艺术就是生活。在我看来不是。我觉得艺术紧邻生活。艺术证明仅有生活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利用物品来承载艺术。”关于艺术,法国艺术家贝唐·拉维耶是这样理解的。
贝唐·拉维耶,华特迪士尼制造系列作品,1947-1994,n°6,1994,黑白照片,展品由艺术家和卡迈勒·梅隆赫画廊提供
贝唐·拉维耶1949年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沙蒂隆市。1976年,他开始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受到国际广泛关注。作为挪用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贝唐·拉维耶革命性地大胆挪用艺术史、大众流行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图像作为创作元素,通过组合、叠加、拼贴等创作手法对人们根深蒂固的视觉习惯、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以及艺术品的呈现方式展开了具有创见性的积极探索。
7月8日,法国艺术家贝唐·拉维耶个展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展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7大系列作品,回顾其艺术实践,以其标志性的挪用艺术探索绘画与雕塑、表现与抽象、生活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同时,通过“场景构建”理念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
展厅中,“绘画物品”作为最能体现他艺术的标志性作品,该系列作品通过对日常物品形象的转化探讨艺术的本质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家将厚厚的颜料覆盖在日常物品的表面上,在不影响物品本身使用价值的同时,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全新物品与图像,并赋予其启发观众思考的内涵。
而在复星艺术中心的三楼,是艺术家受1977年迪士尼米老鼠参观现代艺术博物馆漫画启发创作的“华特迪士尼”系列作品。他将虚构的漫画从不可触及的印刷品中挪用出来,并在真实的空间内作为独立物体呈现,从而再现了米老鼠的观看体验。他让观者仿如走进70年代经典漫画书,进入与艺术概念巧妙融合构建的奇想世界。贝唐·拉维耶认为展览是需要互动的,彼此激发意义的组合方式呈现才能完全展现作品的意义。(文/陆林汉)
伦敦 | 装置艺术家阿巴斯·扎赫迪
获2022年弗里兹艺术家奖,奖项关注可持续性
阿巴斯·扎赫迪
据《ArtForum》报道,近日,出生于伦敦的装置艺术家阿巴斯·扎赫迪(Abbas Zahedi)被选为2022年弗里兹艺术家奖(Frieze Artist Award)得主。他的《与{声音支持}一起等待》(Waiting With {Sonic Support})将在今年弗里兹伦敦展会入口处展示,该展会将于10月12至16日在伦敦摄政公园举行。这件作品是一个类似巴士候车亭的木制结构,它将成为一系列现场活动的所在地,通过“DIY广播”同时在展会和线上播出。弗里兹组织方表示,“这项委任建立在扎赫迪对边界、临界以及事物如何在系统或网络中移动的兴趣之上。”
阿巴斯·扎赫迪的作品
弗里兹艺术奖评审之一、当代艺术机构Forma的艺术总监克里斯·若克里夫表示,该奖项希望寻找“跨越影像、表演、声音的基于时间的作品”,而扎赫迪的回应“完美地融合了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空间。”
现年38岁的扎赫迪是伦敦巴比肯中心驻馆艺术家。他最初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医学,2019年在中央圣马丁学院完成当代摄影硕士学位。2019至2020年,他在南伦敦画廊驻留,在此期间创作了装置和声音作品《如何从“为什么”中造出“怎么样”》,该作品于2021年被泰特购藏。
弗里兹艺术家奖设立于2013年。今年该奖项要求申请人考虑与作品和作品安装相关的可持续性。扎赫迪将采用可重复使用和回收材料创作获奖作品,并在安装过程中努力产生最小破坏性。(整理/钱雪儿)
香港 | 日本当代版画家野田哲也
自传式作品在港大呈现
香港大学(港大)美术博物馆正在展出“野田哲也的日本当代版画日记”,展出这位日本艺术家的自传式作品。
野田氏就读于东京艺术大学,最初专研绘画,之后转向版画创作。其成长阶段正值日本战后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和艺术经历剧变的时代,受此影响,他在1960年代开始创作版画日记,记述自己的日常生活,见诸这位艺术家以写实和艺术性的方式记录真实生活的实力。
《日记:1978年2月2日》 野田哲也 木版画
野田氏巧妙地揉合摄影、传统日本木刻版画、油印和丝网印刷技术,自创出一套複杂且经精密协调的层曡式制作方法。他常以家人、朋友、自画像、风景、礼物和一系列植物入画,以强化捕捉生活点滴的主题。这些技术和主题贯彻野田氏漫长的艺术生涯,成就一系列纪录个人生活且极富诗意的版画作品,凸显私人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引观者共鸣。
《日记:2020年3月13日》野田哲也 木版画
展览探讨野田氏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于版画界和日本艺坛不断变化、活力澎湃的环境中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回应。展览作品悉数出自许敏志先生的珍藏,以野田氏于1968年的东京国际版画双年展获传奇性胜利为起点,勾勒出艺术家的创作是如何为版画艺术赋予崭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其作品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家的身份。每当我们试图描述何谓艺术家时,我们脑海中可能往往会浮现出一个超然的形象,埋首在其难以穿透的思绪和工作室里。我们或许会忘记,艺术家其实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会受到家庭和人与人之间的关係的影响。他们也会有著与我们类似的希望、欢乐、恐惧和焦虑,被现今的世界所牵动。
杭州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
《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新书发布
刘斌
今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周年,良渚古城遗址发现15周年。7月10日,以“良渚古城发现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新著——《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为契机,“推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深化考古成果转化”座谈会暨新书发布会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
刘斌,曾担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在良渚遗址的发现、保护及申遗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斌30余年如一日奔走在考古一线。在良渚申遗成功之后,刘斌加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为考古学科的未来发展注入来自一线的鲜活力量。2020年11月,刘斌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一线工作久了,刘斌特别能感受到人才培养对于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他2020年加盟浙大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积极筹办考古学本科。“办好考古学,不能是空中楼阁,”刘斌认为,考古学人才培养,考古的实战经验很重要,“如果给你一个遗址,你要知道如何科学地挖掘和保护,挖出来的东西要会研究分析,这都是考古学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作为“良渚古城发现者”,在良渚成功申遗之后,刘斌本着为广大读者写一本通俗易懂而又具有专业性的良渚古城读本的愿望,数易其稿,在让读者全面认识良渚文明的同时,在书中记述了如“在冬至的落日里找到答案”“从一片石头的推理”等发现与认识良渚古城的心路历程 。全书以“良渚的由来”为始,以“良渚文明的传承”为终,并配合“良渚时代的世界”等13段随书视频,让读者可以通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轻松认识良渚,了解考古,为普及、推广良渚文明,为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做出了新的尝试。
上海 | 艺术家王兴伟
荒诞与幽默,在美术馆回顾千禧年的上海
近日,展览“王兴伟在上海2002-2008”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将观众拉回20年前的上海,跟随艺术家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经历彼时的诸多发展,展出作品包括王兴伟在上海期间创作的逾四十件绘画,以及其艺术家好友们的三十余件不同形式与风格的作品。
“王兴伟在上海2002-2008”现场
在展览的第一单元中,王兴伟与好友薛松、张恩利、鸟头、杨福东等的作品分别并置呈现,或以形式、或以主题、或以心理氛围的对照,展现了那个时代相同的困惑或关注。
王兴伟 《无题(企鹅和洞)》 2004 瓦楞纸板油画
作为艺术家,王兴伟唯独在抽象绘画前踌躇不前,而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抽象绘画的重镇,一系列上海抽象画家以他们的实践,展现了各自思考。在第三单元“真假抽象”中,王兴伟以“身份互换”的方式,在抽象艺术家们的作品中,看似不经意地混入了一件自己曾经仿冒丁乙创作的“十示”,并以“王兴伟”的名义展出了一组2003年从一位开画店的老画家那“过继”的抽象作品。
第五单元“风景和瓦楞板”中的作品是王兴伟上海期间较早的一批实验创作。他突发奇想,借助瓦楞板这种建筑材料,在平面绘画中引入了立体空间,并利用材料的曲面,使花海、海潮、倒影、足球场等描绘对象得以获得一种异变的荒谬感。第六单元“工作室”位于展览的结尾处。王兴伟有画草图的习惯,有时一幅作品可能有多张草图,在这个空间中,可以真实感受到他的作品是如何从最初的灵感,逐渐丰满、变化,直至完成的过程。同时,艺术家当年留存的笔记和照片,也将记忆带回20年前位于苏州河畔M50的王兴伟工作室,在那里,艺术家的人生起伏与他的艺术探索相互重叠。(文/钱雪儿)
北京|张怡与童文敏
女性艺术家的关怀
7月10日下午,以“我们都是母亲”、“从南到北”为名,张怡与童文敏的个展于北京美凯龙艺术中心呈现。
“我们都是母亲”展览延续了张怡具有流动性的创作实践中对关怀、创伤议题的探究,例如多频影像《奶债》(2020)探讨释放焦虑和哺乳之间的相似性;展览同名影像散文《我们都是母亲》中,艺术家反思了观察鼠海豚尸检的过程,抚摸海豚尸体的漫长过程是一次关于哀悼的仪式,影像中,艺术家以记忆游戏卡的方式建立起抚摸死去的幼年海豚的视觉档案,书写探讨生物之间深层的情感连接。
展览也追溯艺术家此前的行为表演,《在爱里》中,艺术家与父母看似长久亲吻的禁忌探索,《QueSeraSera/祈祷》中记录父亲离去和儿子的出生,和《沮丧(母乳》系列照片中,张怡揭示了个体与集体共享的失去,以便观众可以重新思考愈合的过程。
“从南到北”是童文敏新近开启并持续进行中的同名行为表演项目的首次呈现。作为中国年轻一代行为表演艺术家,童文敏的创作常常聚焦于外部环境与个体感知的交叉地带。
张怡,《Que Sera Sera 祈祷》(静帧),双频影像(彩色,有声),3分49秒及3分33秒,2013-2017。致谢张怡和BANK MABSOCIETY,版权归属张怡
童文敏在此前对城市废墟的考察中,关注到野生植物的生存韧性,并开始收集生长于不同地域的植物。她通过漫长的日晒过程将这些植物纹印于自己的全身,仪式性地赋予身体以植物的灵性。展览中的六组影像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印晒有植物纹路的身体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召村向北开启的一系列行为表演,夜晚爬到山里的树枝上,倒挂在颠倒的大树拂过土地,与人绞杀,在与一群人在火堆前感受温度原地旋转等等。这些近似放空的情景实则是艺术家在经历身体的适应、对本地知识的学习和对自然环境的考察后获得的影像结果。
童文敏,《温度》(静帧),单频影像(彩色,有声),14分51秒,2022,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美凯龙艺术中心希望通过呈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代际的两位女性艺术家的展览个案,深入探讨当代表演实践的美学和生命维度。(文/高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