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刺杀,如何改变日本?

2022-07-10 0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商兆琦 看理想

7月8日,前⽇本⾸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遭枪击⾝亡,时年67岁。他是⽇本任期最长的⾸相,也是二战后第一位因遇刺身亡的首相级人物。

刺杀,总是一种备受大众关注的暴力行为,除了被刺杀的个体,刺杀事件本身与刺杀造成的绵延后果,也都值得进行系统讨论。

宾州大学政治学学者(Zaryab Iqbal & Christopher Zorn),通过对1952年至1997年间西方各国所有遇刺事件的分析得出,“刺杀实际上会对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稳定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刺杀大大增加了不同意见的暴力表现的可能性。基于这些发现,刺杀显然是一种重要的暴力形式,值得对其原因和后果进行系统研究。”(《西方国家刺杀的政治学分析》)

回顾东亚历史,1930年代的日本,可以说是一个“暗杀的年代”。今天与你分享,复旦大学历史系青年副研究员商兆琦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梳理,可以看到,日本二战前社会以暴力换取政治变革的思想土壤,是如何由这一系列暗杀与恐怖袭击催生而来的。

作者 | 商兆琦,复旦大学

来源 | 《日本帝国兴亡史》看理想App

对日本而言,20世纪30年代是暗杀的年代,这其中,“三月事件”(1931)、“十月事件”(1931)和“二二六兵变”(1936)是军事政变,首相滨口雄幸被刺(1930)、相泽三郎事件(1935)和“血盟团事件”(1932)是恐怖袭击。“五一五事件”(1932)介于两者之间,更类似于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可以由一个人、一把枪完成,而军事政变由于要动员军队,需要庞大而细致的计划和资金准备。恐怖袭击和军事政变的目的都是要以暴力打倒政敌,震慑反对派,追求政治变革,恐怖袭击可以给军事政变准备条件,营造氛围。

20世纪30年代,日本社会形成的以暴力换取政治变革的思想土壤,正是由这一系列恐怖袭击催生而来的。

1930年参加伦敦海军会议时,首相滨口雄幸压制反对派,批准了裁军条约。北一辉和在野党攻击滨口内阁侵犯了天皇的统帅权,这种说法刺激了青年军官和民间右翼,进而引发了11月的滨口被刺事件。

在社会舆论中,与身负重伤的滨口相比,刺杀滨口的右翼青年获得更多同情。滨口被认为是昏庸无能、卖国求荣的政客,而右翼分子则被认为是大公无私、为国献身的爱国者。

《我对青春无悔》

由于1930年的金融政策失误,又赶上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社会陷入恐慌。在经济恐慌的侵扰下,国民大众开始认为,议会民主制、自由主义和西方文化只能让政治家、大财阀和大商人获得利益,只会让普通百姓遭受剥削和压迫。

激进的青年军官和右翼分子于是要求“诛戮国贼、革新国政”,他们相信,利用议会和法律手段来推行改革已经无济于事,只有使用暴力在肉体上消灭敌人,在精神上震撼民众,才能动摇政治和经济体制,进而打破欧美对于日本的遏制和打压。

因此,从1930年至1936年这七年间,日本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多位对内推行政党政治、对外促进国际协调的政治家被暗杀。而执政者的软弱和对恐怖主义的姑息纵容,更加助长了激进派军官和右翼分子的气焰,最终引发了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

01.

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接连发生两次未遂的军事政变,即“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这两次事件由青年军官组织“樱会”策划,核心人物是桥本欣五郎。

桥本毕业于陆军大学,他非常钦佩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希望效仿凯末尔主导的土耳其革命,依靠军队力量改造国家。桥本在1930年组建樱会,主要成员为少佐和大尉级别的青年军官。

1931年春,桥本欣五郎等人策划在滨口雄幸遇刺住院期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现政权,然后成立以陆军大将宇垣一成为首的军人内阁。然而该计划最终流产,据说是因为宇垣临时变卦,不愿提供支持,也因为该计划过于激进,陆军内部有很多人反对。还有人认为,这个计划形同儿戏,简直是杜撰出来的。

三月事件在陆军内部一直被保密,因为未遂,所以也无人受到处罚,桥本欣五郎便策划了下一次的军事政变。

1931年夏,桥本与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密谋(“九·一八事变”主谋),板垣说关东军准备在“满洲”大干一场,但担心政府出手阻拦,桥本表示如果受阻挠,樱会全力支持关东军,将断然实施政变。

关东军原计划于9月28日发起行动,但因消息走漏提前10天实施,“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若槻内阁采取不扩大方针,限制关东军的行动。

桥本便履行与板垣和石原的约定,樱会计划于10月下旬发动政变,参加者包括120名军官和北一辉等民间右翼。计划趁内阁开会时,杀死首相和所有内阁成员,软禁陆军首脑等等,最后请求天皇下令,任命荒木贞夫为首相兼陆相,桥本欣五郎为内相。

政变经费35万日元,由关东军提供。不过,这群要“闹革命”的青年军官也是没出息的人。他们拿到政变经费后,就整天下馆子,一边享受酒肉和女性招待,一边吹牛说事成之后要论功行赏,结果政变消息走漏。

10月16日,陆军中央派出宪兵逮捕桥本等人,政变失败。但是陆军中央担忧如果严惩桥本,将会引发更大的骚乱。于是桥本等人只被判处10至20天的禁闭,便草草了事。

《激动的昭和史 军阀》

十月事件尽管失败,但在几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政府的懦弱鼓励了青年军官作乱犯上,因为策划政变可以不受惩罚;其次,出于对政变的恐惧,若槻内阁放弃“不扩大方针”,进一步纵容了“九·一八”后关东军的侵略行动;

第三,犬养毅内阁成立后,为了安抚青年军官,邀请荒木贞夫任陆相,陆军中的影响力逐步增加;第四,由于两次政变接连失败,樱会的影响力下降,中坚幕僚开始主导陆军中的国家改造运动,而下级军官转投荒木门下,并形成了皇道派;最后,民间右翼由于对军部失望,转而单独行动,并在1932年制造了血盟团事件。

02.

血盟团和井上日召

血盟团是由井上日召组织的恐怖组织。

井上日召1886年生于群马,1921年回国后加入右翼组织黑龙会,并成为日莲宗僧侣。他热衷于研读《法华经》和坐禅冥想,据说他的精神变得异常,能够与小蛇小鸟对话,与树木、花草交流,还能预知疾病,祛病除魔。

1927年,井上成为茨城县一所寺庙的主持,他通过诵经和坐禅吸引附近的农村青年,这些青年在经济危机中饱受苦难,他们希望借此解除生活的疑虑和烦恼。在井上的教导下,他们对政党、财阀和特权阶级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因此,他们在追求自我解脱的同时,还希望对国家实施改造。

为了训练农村青年的恐怖主义心态,让他们无惧于杀人或者自杀,井上向他们灌输“暗杀是一种菩萨行”的思想,他说,暗杀不仅能“超度”一个人,还能拯救更多的人。井上的寺庙附近有一所海军航空学校,这所学校的青年学员也受到井上的影响,经常来这座寺庙活动。

樱会策划的事变失败后,井上日召感到非常失望。他认为,要改变日本的现状,与其依靠军队政变,不如依靠少数同志实施暗杀。

井上日召通过海军青年军官获得了10把手枪,并与他们拟定了一个庞大的暗杀名单,其中包括西园寺公望、牧野伸显、井上准之助、团琢磨和犬养毅等。井上告诉弟子们,这些人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只有杀死他们才可以拯救日本。

井上呼吁陆军青年军官一起参加,但陆军对于新任陆相荒木贞夫抱有期望,因而没有响应井上的号召。结果在1932年春天,血盟团率先行动,两名枪手于光天化日下枪杀了前藏相井上准之助和三井财阀理事长团琢磨。

这两名枪手正是井上的弟子,茨城县的农村青年。这两起事情发生后,井上等人旋即遭到逮捕,三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但在调查凶器来源时,官方尽管发现与海军有关联,但因调查不够深入,未能顺藤摸瓜破获海军青年军官的计划。

03.

五一五事件

血盟团事件发生后,海军青年军官决定动手。他们计划兵分三路,第一队袭击首相官邸和日本银行,第二队袭击内大臣牧野伸显的府邸,第三队袭击执政党政友会总部。三路得手之后,兵合一处,袭击警视厅,还有一些农民运动家将协助他们破坏东京的六所变电所,以使东京陷入黑暗。

5月15日下午,第一队在靖国神社集合后,乘车来到首相官邸。他们开枪打死门卫,闯入官邸,发现犬养毅后,一名军官立即开枪,但枪没有响——由于太过紧张,他忘了给手枪上膛。

犬养毅平静地说:“我们谈谈吧”,并将这些青年军官带到了日式会客室,但一名青年军官大喊:“多说无益,开枪!”他们对准犬养毅头部开了两枪,然后便逃走了,犬养毅身负重伤,不治身亡。

第二队和第三队也分别发起袭击行动,他们仅向这些地方投掷手榴弹和传单后,便匆匆逃走了。此外,农民运动家抵达变电所后发现无人了解构造和原理,他们又是放火又是浇水,鼓捣了半天也没能让东京停电,最终只能放弃。

《激动的昭和史 军阀》

尽管计划和技术都比较幼稚,但“血盟团事件”和“五一五事件”带来的社会冲击却非常强烈,两起事件不仅终结了议会政治,改变了政治生态,而且也让政府开始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

此外,在恐怖袭击的威胁下,财阀也积极开展慈善事业,以改善社会形象。但同时,财阀还放弃了一直以来对政党政治的支持,转而与右翼和军部勾结,以求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由于担心严惩会引发更多的恐怖活动,政府倾向于安抚和纵容法西斯分子。这反而激励了法西斯分子以恐怖活动制造更大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法西斯化。

丸山真男评价说:“法西斯主义既是社会恐慌的产儿,又是制造社会恐慌的生身父母”,真可谓一语中的。

04.

荒木贞夫与皇道派

1932年“五一五事件”之后,日本有三年的平静期,期间没有恐怖事件发生,因为青年军官对新任陆相荒木贞夫寄予厚望。不过,荒木于1935年下台后,很快就发生了相泽三郎事件,次年又发生了“二二六兵变”,这两起事件都是由“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冲突所引发的。

皇道派的主要力量并不是中坚幕僚,而是青年军官。两者区别在于,中坚幕僚是陆军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在陆军中央工作,军衔较高,年纪较大,且很少直接带兵,如永田铁山和东条英机。

而青年军官都是直接带兵的下级军官,年纪较轻,也都没读过陆军大学,比如樱会的主要成员。他们在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失败后,对桥本欣五郎感到失望,于是转投荒木门下。

荒木贞夫非常喜欢与基层的青年军官交流,在这点上,他与以前的陆相田中义一和宇垣一成都不一样。田中和宇垣喜欢与政党和重臣交结,走的是上层路线,而荒木则喜欢笼络青年军官,走的是下层路线。青年军官也都很喜欢荒木,因为他没有架子,尊崇天皇,说话也好听。

荒木一有机会便召集青年军官进行“洗脑”,他告诉这些青年军官:日本现状之所以如此糟糕,是受了西方堕落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毒害。日本必须回归历史悠久的“核心价值”,才能拯救自己,必须要用“大和魂”才能打开国运。

他强调,日本是神国,是皇国,承担着神赋予的“伟大使命”。日本人作为最优秀的民族,有责任主宰东亚,成为世界强权。日军更有责任将皇国精神传播到七大洲和四大洋,让各国人民都沐浴在天皇的“仁德”之下,同样享受日本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消除一切障碍。日军是天皇的亲兵,所以被称为“皇军”,宣扬皇道,便是皇军的最高职责。皇军的每颗子弹和每把刺刀都承载着皇道,谁要是反对皇道,就会被子弹和刺刀刺穿。

荒木将日本的历史、传统和天皇制吹嘘得天花乱坠,并为日本的对外扩张进行了合理化的阐释。这让那些从小就在军校接受教育、知识面狭窄的青年军官听了,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作为“优秀民族”和“皇军”的一员,他们深感使命之神圣,责任之迫切。

由于青年军官多来自农村,十分关心农民和农业问题,而荒木在担任陆相期间,竟然主动出让部分军费预算以支援农村,这便为他赢得青年军官更加彻底的支持。正因荒木一口一个“皇道”、“皇国”,以他为核心形成的派别,便被称为“皇道派”。

05.

统制派形成

荒木利用他在青年军官中的威望和人气,阻止他们卷入血盟团事件和五一五事件。但同时,荒木无视等级制度,与青年军官打成一片,并利用“皇道”煽动他们,这就鼓励了青年军官漠视军规和军纪。

这些少尉和中尉级别的下级军官,一有机会就前往东京听荒木“讲课”,参加各种串联活动。他们一回来,就在所属联队中散布各种小道消息。在这些消息的迷惑下,联队中人心浮动。

对于级别更高的大尉和少佐来说,如果军纪不严,军队就难以管理。可如果他们批评青年军官扰乱军纪,这些人就会拉出荒木来当靠山。由于地方部队的军纪越来越混乱,许多联队长便向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报告,要求约束青年军官的活动。

此时,以永田铁山为代表的陆军中央的中坚幕僚,要求严格整顿军纪,禁止青年军官的私下串联和擅自行动,并抨击荒木是地方部队军纪涣散的罪魁祸首。由于失去了中坚层的支持,荒木的陆相位岌岌可危,荒木称病辞职。

随后,林铣十郎接任陆相,并将永田铁山提拔为军务局局长,以永田为中心要求维持军队稳定与秩序的“反荒木派”力量,就被称为“统制派”。他们逐步将皇道派成员清洗出陆军中央,此举却引发了皇道派基层军官的强烈反感。

从成员构成上来看,皇道派以地方部队的青年军官为主,而统制派则以陆军中央的幕僚为主。从观念上看,皇道派更加激进,倾向于传统主义和行动主义,而统制派更加务实,希望维持军队的稳定,并合法地利用现有制度进行国家改造。

针对皇道派的国家改造运动,中坚幕僚非常警惕。1933年5月,永田起草了一份文件,要求整肃军队,镇压正在青年军官中蔓延的国家改造运动。与皇道派相比,统制派是稳健派和体制派,由于多是处理实务的官僚,统制派的意识形态较少,倾向于利用和维护现有体制。

为了创建国家总动员体制,永田接近重臣和官僚,并寻求与政党政治家、学者和财阀的合作,控制军队,禁止那些热衷于破坏的皇道派闹事。这样一来,在皇道派青年军官眼中,永田就成了阻挠国家改造的当权派,成了首先要打倒的对象。

06.

相泽事件与皇道派的诉求

1935年8月,发生了永田铁山被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活活砍死的恐怖事件,而这次事件又在6个月后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军事政变——“二二六兵变”。

相泽三郎深受皇道派影响,尊皇思想根深蒂固,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引发了“统帅权侵犯”的争论。此后,这一概念广为流传,相泽也是耳濡目染。但他不知道这只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是坚信天皇要主宰日本的一切。

相泽深信皇道派的说辞:永田是军中当权派,他与财阀和政党勾结,镇压皇道派的革命同志,而且这是阴谋罢免,侵犯了天皇的统帅权,是罪不可赦的行为。

1935年7月19日,相泽来到东京的陆军省,找到永田铁山并与他辩论。可要论辩论功夫,笨嘴拙舌的相泽赢不了永田。辩论失败后,相泽寄宿在一个皇道派朋友那里,又读到许多攻击永田的宣传册。于是他更加确信,永田是侵犯天皇权力,阻挠国家改造的罪魁祸首。

8月12日,相泽再次来到东京。他于上午抵达陆军省,先拜访了荒木贞夫的亲信山冈厚重。此时山冈已经注意到相泽随身携带的不是西式指挥刀,而是一把日本刀,西式指挥刀轻薄脆弱,杀伤力小,而日本刀厚重,适合劈砍和捅刺。山冈见相泽两眼充血,便知道情况不妙,但最后却却没有阻拦。

9时45分左右,相泽闯入军务局局长办公室刺杀,永田试图逃走,相泽冲上前去,用刺刀拼杀的动作,一刀就刺穿了永田的身体。这一刀非常用力,刀尖甚至扎进了木门里。相泽的左手也被割成重伤,伤口深可见骨。永田倒下后,相泽又对准他的咽喉,刺出了致命一刀。

这是光天化日下,发生在陆军总部的血腥刺杀事件。相泽被随后赶来的宪兵逮捕。据说,当他离开陆军省时,还有皇道派的成员赶出来,为他包扎,并与他握手。

皇道派成员大多是激进分子和浪漫主义者,他们想要推翻现有体制,消灭政党、财阀、议会和重臣,建立一个由天皇亲自统治的政府。与陆大毕业的中坚幕僚不同,皇道派青年军官不在东京乘电车,不坐在办公室里吹风扇,他们必须在基层带兵,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军队的士兵多来自农村。

从这些士兵那里,青年军官了解到农村的悲惨状况,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深有同感。青年军官认为,农民之所以如此悲惨,是因为农村正在遭受资本主义侵蚀;社会之所以如此糟糕,是因为政党、军阀、财阀、元老和重臣等既得利益者的掠夺。

《226》

那么,日本的形势如此危急,天皇为何不闻不问呢?青年军官的解释是,天皇当然是圣明的,但潜伏在他身边的奸臣却一直在蒙蔽他,篡夺他的权力。因此,拯救日本的唯一办法是扫除现有的政治势力,将治理国家的大权还给天皇,然后在天皇的领导下,对内改革,对外扩张。

07.

二二六兵变

由于受到制度性的歧视,青年军官一直对陆军大学毕业生心存不满。

当他们听说,相泽持刀追砍永田,而永田抱头鼠窜的消息后备受鼓舞:像永田这样的陆大毕业生胆小怕死、不堪一击,相泽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继续努力,清除统制派以接管陆军,并推进国家改造运动。

因此,青年军官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皇道派青年军官想要闹事的动向,立即被陆军高层觉察,为防患于未然,陆军高层准备切断皇道派成员之间的联系,并将他们分批调离东京。

1935年底,皇道派大本营、驻守东京的第一师团收到了开赴“满洲”的通知。自日俄战争以来,第一师团从未被调离过东京。这次调防显然是陆军中央有意而为之。这个消息极大刺激了第一师团中的青年军官,他们决定,形势紧迫,必须尽快举行暴动。

1936年2月26日凌晨,以栗原安秀为首的20余名皇道派青年军官,带领1483名士兵发动军事政变。他们携带机关枪、步枪、手枪、防毒面具和10万发子弹,兵分多路,先后占领了首相官邸、警视厅、内相官邸、陆军省、参谋本部、陆相官邸和东京朝日新闻社。

在此过程中,他们还袭击了多位重臣的私人住宅,杀死了“蒙蔽天皇的奸臣“,比如海军大将前首相斋藤实,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前首相高桥是等。

天皇侍从长、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身中3枪,但却奇迹般地获救了。危急关头,铃木夫人在抢救丈夫的同时,还利用电话,向昭和天皇报告了这次恐怖事件。(在昭和天皇幼年时,铃木夫人给他做过11年的保姆。)

时任首相冈田启介比较幸运,由于误认,叛军射杀了他的贴身保镖。前内大臣牧野伸显因是亲欧美派,也遭到叛军的袭击。不过,在身边人的护卫下,牧野成功逃脱。

“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也曾被列入暗杀名单,但后来叛军考虑重新组阁时可能会用到他,又将他从暗杀名单中移除。

杀死这些重臣后,叛军占据日本军事和政治中心永田町一带达4天之久。据说叛军还试图攻入皇宫控制天皇,但因计划不够周密,未能成功。

在起事过程中,青年军官沿路散发《崛起宣言》,解释造反的原因:“元老、重臣、军阀、财阀、官僚、政党藐视天皇的权威,破坏日本的神圣国体。《伦敦海军条约》和真崎甚三郎罢免事件,都是侵犯天皇统帅权的严重事件,‘天皇机关说事件’暴露出奸臣窃取天皇大权的险恶用心。

日本与苏联、美国、英国、中国的战争一触即发,国内生灵涂炭,而当权者却对内压迫,对外屈服。尽管血盟团事件、五一五事件和相泽事件已经三番五次提出警告,但是他们仍不思悔改。因此,我们要替天行道,扫除这群奸臣和卖国者。只有除掉了他们,日本才能获救。”

这是青年军官起事的理由,看似非常正义和合理,但他们的动机能被天皇理解吗?

二二六兵变发生后,陆军内部陷入混乱。在兵变当天,青年军官立即游说陆军高层以获得谅解。陆相川岛义之和侍从武官长本庄繁倾向于支持皇道派,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无疑也同情叛军。他们准备对叛军进行安抚,称他们为“出动部队”,而非“叛乱部队”。

然而,天皇收到兵变报告后立即表态:这是叛乱,应该迅速平定。不过,荒木贞夫等人依然试图进行斡旋,荒木要求青年军官放下武器,自愿投降,以避免陆军自相残杀。

可在收到更多报告后,天皇的态度变得强硬,特别是听到辅佐自己多年的老臣惨遭杀害后,更是怒不可遏。他放出话来:“如果陆军还不处理,朕将亲率近卫师团平定叛乱。”

在天皇的强烈要求下,陆军高层决心镇压。2月28日,即兵变发生后第三天,军部以天皇的名义发布平乱命令。收到命令后,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石原莞尔从东京周边调集军队,并且派遣部队包围叛军。

此外,他们还用飞机投放传单,向叛军发动心理战:“天皇陛下已经下令,如果你们不归队,就是逆贼,父母兄弟将为你们流泪,还要背负骂名。如果继续顽抗,格杀勿论。”

《226》

得知镇压命令后,青年军官手足无措,因为这次兵变的旗号是“勤皇讨奸”,他们万万没能想到天皇竟然会下令镇压。皇道派军官多是狂热的天皇崇拜者,到这个关头,他们仍相信天皇是圣明的,只不过受到奸臣的蒙蔽。

该做的既然都做了,无计可施,他们请求天皇下御旨,让他们切腹自杀,以保全名誉。但天皇却不同意,还说:“下什么御旨,要死赶紧死!”

最后,青年军官决定放弃行动,让部队返回营地,接受宪兵的逮捕。他们乖乖投降,是为了到法庭上继续抗争,通过审判宣扬他们的理念。然而,在天皇授意下,军事法庭进行了从严从速的秘密审判。青年军官想通过审判进行宣传的计划,也破产了。

就这样,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兵变,动员了多达1500人的兵力,最终只杀了几个老人便草草结束了。领导兵变的青年军官被处决,其他人被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北一辉等也因牵涉其中被处死。

08.

二二六的影响

“二二六兵变”的深远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彻底击垮了重臣集团。如果说“天皇机关说事件”在思想上击败了重臣,那么二二六兵变则直接从肉体上击垮了重臣。天皇和西园寺公望倚重的政治家中,斋藤实和高桥是清被杀,铃木贯太郎受重伤,牧野伸显和冈田启介虽然侥幸逃脱,但政治生命宣告终结。日本高层的君主立宪势力备受打击,此后再也没有能够与陆军相抗衡的政治家。

其次,二二六兵变还消除了陆军内部的派系对立,可谓皇道派拼命,统制派渔翁得利。兵变结束后,统制派掌权,从3月起,陆军内部开始整肃,将荒木贞夫等几位大将转入预备役,又对皇道派军官进行了清洗。东条英机此时正担任关东军宪兵总司令,统制派领导的陆军中央便放手构建国家总动员体制。

第三,从五一五事件到相泽事件再到二二六兵变,由青年军官发动的恐怖袭击和军事政变,每发生一起,总会导致军部政治影响力的扩大。统制派严厉管控来自基层的恐怖活动,与此同时,他们又以这些潜在的威胁为由,要求内阁满足军部的政治要求。

北一辉和那些想要通过“革命”改造国家的青年军官,最终迎来“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在战前日本,军队基层和民间右翼掀起的法西斯运动,尽管看上去轰轰烈烈,实则是为他人作嫁衣。

兵变之后,以青年军官和右翼为主导、从下到上的法西斯运动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统治阶层内部从上到下的法西斯化。

*本文节选自看理想app音频节目《日本帝国兴亡史:1895-1945》,主讲人:商兆琦,复旦大学历史系青年副研究员。有综合编辑与删减,完整内容移步节目内收听。

头图:《激动的昭和史 军阀》

原标题:《刺杀,如何改变日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