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 | 故纸堆里看馆藏!贵州“一方之全史”长啥样?

2022-07-08 1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两广岑黄,思播田杨”,这句话,最先记录于明代《思南府志》中,是对古代西南地区赫赫有名的四大土司,最为形象的描述。而这部地方志,也是一部由学者、官员、乡贤等一干人接力合作的文化成果。

以上让人“开眼界”的知识点,来自在贵州省图书馆(南馆)举办的《贵州省图书馆藏地方志古籍展》。这个被读者称为“故纸堆里看一方之全史”,“颜值”高,史料价值更高的展览,再现贵州600百年变迁和发展。

看地方志,便可知“一方的古今总览”

贵州省图书馆是全省文献收藏中心,馆藏古籍10288部,117717册,善本421部4200册,有12部古籍入选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作为贵图特色馆藏,被称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的地方志古籍,和史书、家谱齐名。因其全面系统记述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风俗人情、豪杰俊才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被称为中华文鼎的三只“鼎足”。

纸页轻薄,却能承载文化厚重

“贵州方志起源于宋代,发展于元代,明代初步定型,清代有了‘升级’提高,民国‘更新’有变化。”贵州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黄琴告诉记者,在我国方志发展史中,贵州共编纂了357部方志。

清《贵州通志》是被《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一部贵州省志

“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357部方志存于今天的,仅有明代7部,清代82部,民国78部,不及总数的一半。”黄琴表示,在现存的167部地方志古籍中,贵图馆藏达140余种,“在接待读者阅览的同时,做好古籍大众化普及、传播也是贵州古籍工作的一大亮点。”

清道光《贵阳府志》,是贵阳自明代设府至清末,仅存的一部志书

想知道黔地过往,有着“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功能的地方志,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郑珍与莫友芝编纂的《遵义府志》,被誉为中国“第一府志”

“这是贵图首次将馆藏地方志古籍展出,涵盖明代、清代、民国时期,贵州省志和各地府、厅、州、县志30部。”提及“展览独特在哪儿”,贵州省图书馆馆长彭银用两个“最”来概括。

“你能看到贵州最早的省志——明代《贵州图经新志》,和古代贵州省唯一较完整、较全面记录贵州历史文献,清代《贵州通志》。”彭银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清代《贵州通志》,是被《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一部贵州省志,也是贵州疆域调整后第一部通志。

明代思南现存唯一的府志《思南府志》

除此之外,被誉为中国“第一府志”,郑珍与莫友芝编纂的《遵义府志》;贵阳自明代设府至清末,仅存的一部志书《贵阳府志》;明代思南现存唯一的府志《思南府志》;紫云县唯一一部史志《紫云县社会调查》;凯里唯一完整的地方志书《清平县志》,等珍贵古籍也悉数亮相。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籍,每天展出完毕后,都将古籍收入库房存放。

每天展出完毕后,古籍都将收入库房存放

“修志不易,能够流传存世更是不易。但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几乎没人会有兴趣翻看地方志,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地方志古籍慢慢走入读者视野,对公众进行普及,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彭银说。

地方志既是各地风土人情的实录,也是史书的有效补充

据悉,7月底贵图还将开展“皮纸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届时,非遗传承人将带领读者体验古法造纸魅力,让读者通过互动体验方式,走进贵州古籍。读者可通过贵州省图书馆微信订阅号和公众号报名参与。

原标题:《文化 | 故纸堆里看馆藏!贵州“一方之全史”长啥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