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彻底拆解《最伟大的作品》

2022-07-10 08: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为了挖出埋藏最深的隐喻,和最隐秘的艺术梗,我们一帧帧、一字字地拆解了周杰伦的新

MV。

轻松读懂那些一知半解的名字,一文囊括所有文化内涵。

文/藏山君

1、从莎玛丽丹说起(La Samaritaine)

不错,这是一个百货商场。

然而,在法国人心目中,这更是一个法国的文化遗产。

它是一座穿越时空的建筑,是法国巴黎的百年地标,有着一个跨越阶级的传奇故事。

这座建筑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9世纪路边的一个小贩。长期以来,他一直在人来人往的巴黎新桥上兜售货物。由于很会做生意,被人们称为“带着木箱的拿破仑”。

他叫欧内斯特·科涅克。

在街边叫卖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商机——要想赚钱,得从巴黎最强大的购买力——贵妇们身上做功课!然而,贵妇们是不会来他的街边小摊买东西的。于是他下定决心,不能永远摆摊下去,以后一定要开一家真正的店!

终于,1870年,他倾尽多年卖货积攒的所有积蓄,开了一家小店。

法国历史上一个传奇的商业帝国,从此诞生了。

这家店是真的小,总面积只有47平米。也就跟今天的一家小卖部差不多。

不过按照既定目标,这家店是目标顾客是巴黎的美女贵妇们。因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发挥自己的经商天赋,开创了诸如“试衣间”等一系列当时最新鲜的玩意儿。

目标顾客是女性的话,店铺叫什么名字好呢?

欧内斯特看看对面那座古老的抽水站和一旁的雕像,决定直接使用雕像的名字——“莎玛丽丹”。

莎玛丽丹是谁?

现在,让我们把这段历史追溯到1578年的亨利三世时期。为了缓解圣母院桥的交通压力,国王决定在旁边建一座“新桥”。这里是巴黎的诞生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巴黎的中心。新桥是巴黎史上第一座石桥,意义非凡。

到了1603年。此时正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国王亨利四世统治时期。

这位国王在新桥旁边建了一个抽水站。因为是抽水站,所以人们在旁边又建了一个莎玛丽丹雕像。雕像雕的,其实是耶稣和撒马利亚妇人的故事里面,雅各井旁的那位妇人。在故事里,撒马利亚妇人荣幸地得遇耶稣。这个宗教故事寓意主赐“活水”拯救罪人。

欧内斯特·科涅克1839-1928

总之,“莎玛丽丹”不但是个传奇的商业帝国,还寓意着一种“被主拯救的女人”的信仰。它鼎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人的心中,它就是法国辉煌历史中的一部分,是一个文化艺术最好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巴黎不单单是一个城市,更不单单是一个地名,而是像家长心中“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是所有人心中那个“别的地方”,是那时候几乎全世界文人艺术家都梦想的地方。

今天你要是有什么朴实的愿望,可能会说希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那个时候的文人和艺术家们,说到愿望,一定会说:

“我想去巴黎”。

难怪,当莎玛丽丹于2021年重新开业的时候,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来亲自剪彩。

莎玛丽丹里面有一座金碧辉煌的旋转楼梯,最顶层就是MV中弹奏古董钢琴的地方。

此刻音符在周董手下流转,如果镜头穿过他头上的玻璃屋顶,巴黎的星星大概正在熠熠生辉。

四周的黄色壁画,是从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热潮时,莎玛丽丹的新艺术风格装修遗留至今的。这些壁画其实是孔雀和鲜花的瓷面石板。

而画中的孔雀,隐喻着我们即将开启的艺术穿越之旅。

在19世纪末开始的美好时代里,祖籍印度的孔雀来到了巴黎新艺术运动,从绘画到建筑,欧洲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孔雀的身影。到了1920年代,孔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架钢琴据说是1872年的巴洛克古董钢琴,价值100多万欧元。和伍迪艾伦一样,周董也用他的作品做了一场梦,穿越到1920年代巴黎的梦。

醇厚、浓烈而富有古典气息的低音,

华丽、灵动而充满浪漫主义的琶音和高音,

时间飞快倒流,欢迎来到“巴黎”。

2、在蓝色列车,与超现实主义相遇 (LE TRAIN BLEU)

这个富丽堂皇的餐厅,是巴黎餐厅中的绝对王者,名叫蓝色列车。这家餐厅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完好保存了当年的风貌。金碧辉煌的装饰、艺术雕塑、巨幅壁画,让人仿佛置身19世纪末的皇室宫殿。

与巴黎著名的大小皇宫、亚历山大三世大桥一样,作为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标志建筑,“蓝色列车”餐厅开业时便得到时任总统亲自剪彩

不少电影的文艺作品的取景地都选在了这里,比如吕克贝松的《尼基塔》、苏菲玛索的《逃之夭夭》以及憨豆先生的《憨豆的黄金周》等等。

之所以叫“蓝色列车”,是因为它坐落在里昂车站的大堂,前身叫里昂车站自助餐厅。这个名字源于巴黎上个世纪,是一种专门载着上流社会人家前往蔚蓝海岸游玩的真正的豪华列车。

餐厅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当年蓝色列车的元素,比如会有两位身穿蓝色制服的列车礼宾走到餐厅中央跟大家报站名,还会高歌一曲《玫瑰人生》或《带我走》等上世纪法国经典名曲。

在蓝色列车,周董将与真正的超现实主义相遇。

3、质疑真实的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

啊 偏执是马格利特

被我变出的苹果

超现实的是我

还是他原本想画的小丑

不是烟斗的烟斗

脸上的鸽子没有飞走

请你记得

他是个画家不是什么调酒

永远戴着圆顶黑礼帽的马格利特,是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描写现实元素,然而又颠覆现实,打造出光怪陆离的梦境,充满隐喻和解读性。

这幅《人类之子》是马格利特的自画像,曾经出现在好几部电影里。

画家和平时一样穿着标志性的圆顶礼帽和长大衣,一只眼睛从苹果边上窥视着世界。

马格利特自己说过他想在这幅画中表达的含义:

我们看到的东西总是互相遮蔽,而我们又总想知道被挡住的是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什么被挡住了什么没有被挡住的问题……而是一个被挡住的和没被挡住的之间可见性差异的问题。

翻译过来就是——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马格利特还有一幅名作《 再见》(Au revoir),里面只画了一颗苹果。

披头士中的保罗·麦卡特尼是马格利特的忠实粉丝,买下了这幅画。

后来就有了名噪一时的苹果唱片公司。披头士的苹果唱片著名专辑《Hey Jude》封面就是一只青苹果。

《这不是一只烟斗》是马格利特最出名的一幅作品。这也是一幅聚焦质疑和思考的作品。

上面画着一只烟斗,而下方的文字写着“这不是烟斗”。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强行引起观众的思考和互动。

或许应该说,这是一幅著名的哲学作品。

《这不是一只烟斗》,又称《形象的叛逆》

鸽子与青苹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用偶然事物来遮挡面孔,是马格利特超现实肖像画的一个典型特色。

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对西方现代艺术,包括后面的达利,以及波普艺术家等等,都有很大影响。

他于1937年创作的《快乐原则》,拍卖价格高达约1.83亿人民币。

雷内∙马格利特 1937年作 《快乐原则》,约1.83亿人民币

4、迷倒全宇宙的小胡子: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

达利翘胡是谁给他的思索

弯了汤勺借你灵感不用还我

融化的是墙上时钟还是乳酪

龙虾电话那头你都不回我

有人说,达利最好的作品就是他自己。这位西班牙的疯子天才用高高翘起的小胡子迷倒了全世界。

有人说他的胡子价值百亿。

小野洋子曾经向他求购一根胡子,达利直接开价一万美金一根,结果小野洋子竟然答应了。

然而达利收到钱后依然舍不得自己的胡子,只给了一片干草。

他本人曾说,好多美国人到西班牙来探访我,他们是想看我的画吗?不,他们只是对我的胡子感兴趣。人们并不需要一个伟大的画家,只需要一对漂亮的胡子。

至于周董提出的问题,有一个说法是,胡子的原版或许说来自达利的偶像,17世纪西班牙大师迭戈·委拉兹开斯。

看了对比图,你怎么想?

如果说毕加索的灵感来源于女人,那么达利的灵感就来源于梦。

为了追求灵感,达利想了很多怪异的办法,不论怎么设计,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在做梦的时候突然醒过来。

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就是手握一把勺子坐着,脑子里想着一个他所关注的点开始发散,慢慢的就会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里。

等他刚开始睡着的时候,手里的勺子会一下子掉在地上。或者摆个玻璃杯,勺子就会撞到玻璃杯上。他就会立刻被吵醒,然后赶紧把梦里的神奇景象画下来。

达利《弯曲的汤勺》

尤里·盖勒让弄弯汤勺成为超能力的代表。达利让汤勺落地成为超灵感的代表。

《永恒的回忆》是达利的名画。其中被太阳晒的软趴趴的三个钟表,来源于生活中一块软乳酪的触觉。这种融化的钟表,已经成了他的某种艺术标签。

下面这张达利于1934年创作的《转变的瞬间》,成交价约为912.5万美元。

萨尔瓦多·达利《转变的瞬间》,成交价912.5万美元

系列作品《龙虾电话》是为好友住宅设计的装置艺术。这是非常具有象征意味和性暗喻的一套作品,有多个彩色和白色版本。

龙虾的尾部隐喻女性隐私部位,达利将它对准了象征嘴巴的话筒。

曾有一只白色的龙虾电话进入英国的拍卖场。为了阻止这只龙虾电话流失到国外,当时英国甚至对所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品实施了临时出口禁令。

魔幻、奇妙、刺激、疯狂,让这个疯子艺术家成了西方解放自我的思潮英雄。

难怪达利敢说——

5、跌落泥沼的贵公子:常玉(Chang Yu,1900-1966)

浪荡是世俗画作里最自由不拘的水墨

花都优雅的双腿是这宇宙笔下的一抹

飘洋过海的乡愁种在一无所有的温柔

寂寞的枝头才能长出常玉要的花朵

画家常玉是出名的浪荡公子,是留法学生中绝对的富二代,一到巴黎就过上了鲜衣怒马、花钱如流水的日子。

与徐悲鸿、林风眠等到巴黎美术学院进修的艺术家不同,常玉在巴黎的日子,过的特别惬意。

因为家里有钱,再加上自己对求学艺术的理念不同,他走了一条用最悠哉悠哉的艺术创作之路。

他没有去美术学院,而是整日流连于画廊和咖啡馆,还有灯红酒绿的红磨坊,潇洒追梦。

他可能时而拉一首小提琴曲,一旦美妙的音乐让他有了灵感,就坐下画一会儿。

可以说,他就是早期那批留法学生中的翩翩贵公子。

他一生热爱女人,更爱画女人。花都巴黎丰满的裸女是他最重要的主题。这些女人健壮的大腿,被徐志摩戏称为“宇宙大腿”。

常玉《屈腿裸女》,1.98亿港元成交

常玉曾娶过哈蒙兹男爵的女儿玛素哈蒙尼耶小姐为妻。然而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妻子无法忍受他跟别的女人眉来眼去,离开了他。此后终其一生,常玉再没有结婚。

在MV中,常玉送了一幅画作给周董,就是下图左边这幅。

其实在现实中,常玉确实经常无视自己画作的价值,有时候送的比卖的还多。

花卉也是常玉的重要主题,但他不是什么花都画。画的最多的,是菊花,大约是来源于中国文化中四君子的精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孤傲和高洁。

常玉《含华吐瑞》

这幅画菊的典型作品《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以1.91亿港元在拍卖会上成交:

常玉 1940-1950年代作 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

后来他父亲去世,家里生意失败,再无人能供养他。常玉在巴黎的生活突然落魄起来,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在生活的鞭打之下,这位最爱画裸女和花的艺术家,画风一度变得黑暗深沉起来,开始画小动物。

常玉《沉睡的豹子》

这只很小很小的象,是他的绝笔。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孤独的奔驰。

常玉指着小象对朋友说,这是我。

常玉《孤独的小象》

裸女是他的花花世界,菊花是他的高洁向往,而弱小孤单的动物,则是晚年残酷现实压迫下的凄凉人生。

晚年的常玉一文不名,去世后被葬在乱坟岗,连墓碑都没有。

彼时的他一定想不到,53年后,他有一幅《五裸女》会在祖国的香港以3.04亿港元成交。

6、色彩的野兽: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小船静静往返

马谛斯的海岸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创始人。以他为首的一批年轻画家在办展览时,有一位评论家幽默地说他们就像一群野兽。这个画派由此得名。

不过,创始人马蒂斯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名字。他觉得:“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

这个画派的特征是大胆的解放色彩,他们甚至认为,色彩就是独立的生命和语言,不需要依附其他形式存在。

其实呢,野兽派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它的风格只是一群年轻人在艺术探索道路上的一次尝试,虽然大家很快就在探索之路上继续前进,各自转向了其他尝试,但是这短短的昙花一现,却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马蒂斯本人后来也转向了唯美宁静的画风,特别喜欢中国的青花瓷。

当他来到法国南部,立刻被尼斯的蔚蓝海岸征服。他说,这是蓝宝石、孔雀羽毛、高山冰川和翠鸟融化在一起的蓝色!

通过一扇窗户,他画了这片海岸30年。

Interior with a Violin Case, 1919

 

Seated Woman, Back Turned to the Open Window, 1922

 

7、被时代路过的人: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星空下的夜晚

交给梵谷点燃

梵高实在太出名。

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位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

后印象派,其实就是印象主义之后出现的美术现象。如果说印象派是追求光,追求客观物象,那么后印象派就是追求主观感受,追求更加富有激情的表现方式。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

 

罗纳河上的星夜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梵高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自己办一次画展,可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

他出生的那一天,刚好是哥哥的忌日,他死去的那一天,只有一群乌鸦飞过麦田。

麦田里的乌鸦Wheat Field with Crows

梵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他心中的那团火,化成向日葵、星空、麦田、丝柏,在画布上熊熊燃烧。

可惜的是,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所有人,

都只是从他身边路过。

8、用画笔描绘心灵: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

梦美的太短暂

孟克桥上呐喊

这世上的热闹

出自孤单

蒙克是挪威的表现主义艺术先锋。他的作品被称为心灵的现实主义,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

蒙克的画里,经常会出现一座桥,被人称为“蒙克桥”。

这座桥不是现实中特定的某一个桥,一般认为,它通向的并非是物质的世界,而是通向蒙克的心灵世界,或者是人类的心灵世界。

最著名的一座蒙克桥上,应该就是《呐喊》里面这座了。

“呐喊”现在已经是我们的通用表情包了。

《呐喊》不是独立的一件作品,而是蒙克笔下的一个系列,是采用不同的颜料材质和颜色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其中由私人收藏的这一幅,在2012年拍出了1.19亿美元的天价。

《焦虑》和《绝望》也是蒙克桥上的极致的情绪表达。

你觉得,蒙克桥到底通向怎样的心灵世界?

9、用生命描绘光与影:莫奈(Oscar-Claude Monet,1840-1926)

花园流淌的阳光

空气摇晃着花香

我请莫内帮个忙

能不能来张自画像

大师眺望着远方

研究色彩的形状

突然回头要我说说

我对我自己的印象

日出在印象的港口来回

光线唤醒了睡着的花叶

草地正为一场小雨欢悦

我们彼此深爱这个世界

莫奈是印象派的领导者,这是一个用色彩把光表现到极致的奇妙流派。

他们着重描绘光的瞬间,在光与影中解放色彩。

他们认为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光和色的媒介。

因此,莫奈的画布上永远落满了明亮的阳光。

而阳光,最适合万物生长。

他的眼睛可以捕捉一切美,

但塑造美丽的方式不一定是绘画。

比如,他就会指着自己的花园说:

“我的花园是我此生最美的杰作。”

莫奈花园

《日出·印象》成了印象派命名之作,画的是阿弗尔港口早上六点的晨曦与朝雾。

吉维尼小镇的花园里,莫奈花了29年,画了181幅睡莲。

草地上的午餐是莫奈致敬马奈

Luncheon on the Grass, Center Panel, 1865

 

Luncheon under the Canopy, 1883

 

10、遗憾和感伤的徐志摩(Xu Zhimo,1897-1931)

停在康桥上的那只蝴蝶

飞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

遗憾被偶然藏在了诗页

是微笑都透不进的世界

巴黎的麟爪

伤感的文法

要用音乐翻阅

晚风的灯下

旅人的花茶

我换成了咖啡

之后他就

爱上了苦涩这个复杂词汇

因为这才是挥手

向云彩道别的滋味

大部分人大约都是从《再别康桥》知道徐志摩的。

“康桥”指的是英国的剑桥。他曾经在剑桥待了两年。在这之前,他先后从北京大学、美国克拉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一路辗转到康桥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剑桥大学。

虽说他在这里学习的是政治经济学,然而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他进入了诗歌创作的高峰期。

从剑桥回国六年后(1928年),他创作了《再别康桥》。

1925年,徐志摩前往欧洲游历,在此期间曾经游历了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地。

《巴黎的麟爪》是徐志摩絮絮叨叨的回忆。

诗歌《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翡冷翠闲话》,使得意大利佛罗伦萨得了“翡冷翠”这么一个万分浪漫的译名。

他的《偶然》是偶遇林徽因的灵感。

伤感的文法,要用音乐翻阅。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徐志摩提倡诗歌的格律化。

诗的格律有三美:第一就是音乐美。

闻一多《诗的格律》: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在徐志摩去世后,冰心为他写了一段悼词,将他比作蝴蝶。

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误他?他误女人?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11、圆亭咖啡馆和莫迪里阿尼 La Rotonde / Amedeo Modigliani

徐志摩说:如果巴黎少了咖啡馆,恐怕会变得一无可爱。

巴黎的咖啡馆是民众的议会厅,阅读写作的天堂,是艺术家的协会

巴尔扎克: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

克劳士·提勒多曼:18世纪的欧洲,在那些天花板及墙壁都被烟熏黑的小咖啡馆里,有人组织艺术家协会,有人撰写剧作、编辑期刊或写诗,浓郁的咖啡刺激着艺术家各种创作灵感,那是一丝往日艺术时代的气息,向我们吹拂而来,并令人惬意地叠积在我们的时代中。

这里是圆亭咖啡馆,始建于1855年。

这个老咖啡馆,曾经是艺术家、思想家们的聚会圣地,不知有多少艺术与自由的灵魂曾经在此迸发!

那个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们,大多来过这家咖啡馆。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是在这里庆祝当选。

在这家咖啡馆的墙上,挂着莫迪里阿尼的画作。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1884-1920)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擅长用巧妙而富有韵律的线条来表达。

莫迪里阿尼的经历跟梵高很像,贫困潦倒。有生之年只办过一次展览,却在开幕当天被警察关闭。

也不知道相比之下,到底是他这只开幕不到一天的人惨,还是梵高那样从未实现过办展梦想的更惨?

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有着非常有辨识度的造型模式,变形而拉长的形象,颜色浓烈,眼神空洞。

在MV中一出现,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咖啡馆截图 莫迪里阿尼《系黑领带的女人像》

 

咖啡馆截图 莫迪里阿尼《让·科克托肖像》

莫迪里阿尼曾说:

我想要短暂却完整的生命。

他做到了。去世时,他年仅36岁。

2015年,莫迪里阿尼一幅《斜躺的裸女》以1.7亿美元成交。

欢迎关注慧鉴艺术讲堂,关注藏山君,艺术如此简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