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派城市考古|高考季,回望吴淞,见证上海最早的大学城
曹伟
受疫情影响,上海今年高考延后一个月,重归“久违”的七月。对很多人而言,高考是求学路上重要的里程碑,高考之后,迎接他们的将是全新的大学生活,而此刻,除了等待分数的公布,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考虑去哪儿上大学了。
放眼如今的上海滩,松江、临港、闵行、奉贤、杨浦、金桥等处,都已形成规模大小不一,正式或非正式的“大学城”,说出学校的方位,念得是哪所大学,一般大家也都基本能猜到一二。
实际上,对于上海来说大学城并非什么新事物,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诞生了一座大学城,它的位置就在江海水陆要冲的吴淞。
时光回到1905年,原吴淞提督行辕(大致位于今吴淞中学范围)迎来了一批年轻人,他们原本多是震旦书院学生,是年春天,为抗议教会干预校政,擅改校规,于右任、邵力子等130名学生愤然脱离震旦,支持震旦书院创始人马相伯在吴淞复校,取名复旦公学,蕴含恢复震旦之意,此即为如今复旦大学的开端。
除了创办人马相伯,复旦公学创办之初严复也出力颇多,其向上海绅商各界募集经费,并参与制定《复旦公学章程》,主持首届新生入学考试。500多位报名者中最终录取50人。自1905年至1911年,复旦公学在吴淞前后共计7年,逐渐成为一所三年制的高等学堂,学生总数约在200人左右。据《复旦公学1910年下学期一览表》记载,当时学校共有讲堂8间,寝室21间,盥洗室4间,浴室2间,理发师1间,教职员仆役寝室11间,储藏室2间,调养室1间,厕所4间,共计房屋约60余间,已具有一定规模。这一时期,马相伯、严复、夏敬观、高凤谦等先后担任监督(校长),奠定了复旦最初的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爆发,吴淞校舍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生则多投身革命,学校停办。民国建立后,经校友于右任争取,以徐家汇李公祠为校舍复校,此后将近10年的徐汇办学岁月由此开启。
就在复旦挥别吴淞的前后,这片江海交汇之地又以地利之便,迎来了两所因海而兴的学校:吴淞商船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今上海海洋大学)。
吴淞商船学校,始创于1909年,原系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12年迁入位于炮台湾(今塘后路东侧,塘后支路以南)一带占地约20亩的新校舍,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是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高等航海学府。
吴淞商船学校旧影 《中国学生》第2卷第14期 1936年
建校后的吴淞商船学校受时局动荡影响,经费时常没有着落,被迫于1915年停办,校舍、设备移交海军部接办海军学校,时名“吴淞海军学校”。
吴淞商船学校校徽
1920年代,海军学校停废,商船学校多名校友深感航海事业之重要,奔走恢复母校,终于在交通部长兼交通大学校长王伯群的支持下于1929年在吴淞正式复校,更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此后八载,虽经历“一二八事变”战火波及,但学校坚持在吴淞砥砺前行,直至1937年全面抗战,学校再次毁于战火,被迫内迁办学。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俗称吴淞水产学校)始建于1932年,位于今塘后路以西,水产路以南。水产路之得名,即在于此。该校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教育家黄炎培、张镠合力创办,是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水产学校之一,最初开设有渔捞、制造两科,1919年又增设养殖科。其中渔捞科培养海洋渔业专门人才,制造科培养水产品加工制造人才,养殖科培养水产养殖专门人才。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外景
学校创办伊始,就注重引进各类专业设备、1916年建造学习船“淞航号”,后又添置各类航海实习器具,罐头机械设备、养殖机械等等,在1920年代成为国内设备最完备的水产学校。遗憾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学校受损严重,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舍更是全毁,不得不内迁。
1915年4月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全体教职员和学生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在1914-1917年期间曾入读该校渔捞科,期间积累的日文、英文基础,为其日后赴日、美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吴淞大学城”留下了一段红色记忆。
除了吴淞商船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0年代迁至吴淞办学的还有今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肇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立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址位于今上海理工大学复兴中路校区处。
同济在吴淞租借校舍分布图
1917年3月17日,法租界当局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为德国产业,解散学校,师生被迫离校。后经中外各方奔走争取,学校改由中国自办,除医预科在白克路宝隆医院附近办学外,工科、机师科、德文科等均迁至吴淞租地办学。1919年经教育部拨款,同济在吴淞(今同济路以西,水产路以南一带)购地198亩,开始兴建校舍,1924年吴淞校舍全部建成,1927年正式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大礼堂及工科教学楼(1937年被日军炸毁)
自1917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同济大学在吴淞前后将近20年,发展成为校园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医、工、理三个学院,在校学生1000余人的一所沪上知名大学。规模之大,设备之全,在沪上均属前列。如今宝山区的主干道同济路,即得名于该校。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同济内迁西南。战后由于原址已成农田,遂改在四平路新址继续办学。
前文提到,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在1905-1911年期间办学于吴淞。不过,复旦与“吴淞大学城”的渊源,远不止于此。如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医学院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即是由颜福庆、乐文照、高镜朗等人在1927年于吴淞创办,1928年开始招收新生,学制四年,第五年为实习,医学院开班后不久,就与中国红十字会协作,以后者海格路(今华山路)总医院为临床实习医院。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吴淞校舍遭遇战火,学校迁至红十字医院附近办学,并于同年改名“国立上海医学院”,后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于今址购地重建学校并于1936年正式落成。
吴淞原政治大学校舍,为上医创办时第一幢教学楼,1932年毁于日军的炮火
复旦(含上医)、同济、海事、海洋,如今这四所沪上高校,当年都曾汇聚吴淞,缔造了这座上海最早的“大学城”。实际上,当年在吴淞的高校,还不止于此。比如1923年,自治学院在今吴淞中学一带办学,1925年改名国立政治大学,1927年北伐军抵沪后该校停办,校址之后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使用。又如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也曾于1929年至1931年期间,在今泗塘河以西地区办学。当然,这些已经消逝的学校里,最有名的则是中国公学。1905年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法案,对此举深表不满的中国留学生纷纷退学回国,创办中国公学,继续学业,获得政府及民众的支持。1907年,该校位于今永清路东,水产路南,淞宝路西位置的校舍落成。此后数十载,该校几经兴衰,期间曾一度停办,校舍租于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5年中国公学迁回吴淞原址,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校舍被毁,学校告终。
1907年10月3日《新闻报》关于中国公学的报道
百年沧桑,岁月荏苒,动荡的时局与连绵的战火,令“吴淞大学城”成为历史,而这或许也正是吴淞这座国人自开商埠在近代以来几度兴衰的一个缩影。
时隔多年,走在吴淞的大街小巷,旧日大学城的踪迹已难寻觅,唯有从水产路,同济路这些地名中,才能窥得一丝往事与回忆。令人振奋的是,2021年,宝山区正式启动“百年教育”寻根计划,其中就包括了邀请相关院校回到宝山寻根溯源,就院校历史沿革、原址确认、文脉标志设计等方面开展意见征询和深度合作。相信在此推动下,这座上海乃至全国最早的“吴淞大学城”的面貌将会越来越清晰,也能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