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和贾布看展|.com/.cn:二维码,便捷还是阻碍?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推出的系列评展专栏,力求以独立态度多角度深层次看展评展。策展人与特展研究者贾布的“和贾布看展”专栏,本期评述的是chi K11美术馆的“.com/.cn”,同时也特别邀请到专业嘉宾、艺术家金锋的参与。
.com/.cn艺术联展
推荐度:三颗星
观展建议:
20分钟走马观花找找当代艺术的感觉;或者2个小时,仔细看看
做些功课,网上能搜到每个作品的简介
展览海报
这篇文章会看起来很像吐槽,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必须严肃地申明:这些吐槽因由“.com/.cn”的看展感受而起,但那些槽点绝非这个展览所独有,基本都是同类展览上的通病。如果让K11无故躺枪,罪过罪过。
K11艺术基金会和MoMA PS1的合作
展览开幕现场作为一个杂合了时尚、艺术和消费元素的场所,K11现在的艺术展通常是好几个展览一起做。这次同时开幕的有5个展,除了“.com/.cn”,还有“图像岩样”,是K11艺术基金会创始人郑志刚的影像收藏;“幻狸录”是年轻艺术家程然的一部新的影像作品,其中最吸睛的点是赵丽颖主演;此外还有轮映多部短片作品的“展演剧场”,以及一个空间装置作品”新东方花园”。在K11“Ω”形的展厅里,这一串展览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依次展开。
“.com/.cn”是这一串展览的重头展。
展览现场在过去的几年中,K11一直很努力地在与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机构展开合作,比如此前曾和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巴黎东京宫、纽约的新美术馆等重要的国外艺术机构合作。这次合作的MoMA PS1,是MoMA的一个分支机构。相较来说,MoMA拥有大量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收藏,是一个殿堂级美术馆,而PS1更像是年轻艺术家的乐园。
“.com/.cm”是PS1和KAF(K11艺术基金会)共同进行研究的成果,意思是,KAF为PS1介绍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资料和线索,帮助安排PS1探访艺术家,帮助PS1了解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由这个合作衍生出来的展览“.com/.cm”今年3月份曾经在香港展出过,也是在KAF相关的展览场所。
.com是互联网,.cn是中国的域名,名为“.com/.cn”的展览,就是围绕这两个话题以及他们的反题展开的,互联网和全球化,区域化和反全球化,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艺术界讨论了很多年的热点。
展览一共有15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装置、影像、声音和油画等不同的形式。因为作品形式多样,作品们,除了他们都能呼应“.com/.cn”这个大主题以外,作品与作品之间并无可见的关联。我在这个展评中不会介绍所有作品。
我关心的是当代艺术作品如何与观众勾通的问题。必须再说一遍,这些问题是绝对普遍存在的,不是“.com/.cn”独有的。
二维码,便捷还是阻碍?
作品《99个小动作》现在的展览,大多都会提供一个二维码,扫码看简介、扫码听导览,扫码干这个干那个。表面看起来,扫码是给观众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但我观察了一下自己的看展习惯:面对二维码,我的内心是习惯性拒绝的,怕麻烦、怕被骗“关注”,对扫码之后提供的信息质量也非常不信任。
在“.com/.cm”的展览里,有两件作品非扫码不可,因为二维码提供的不是作品的附加信息,而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当然,如果不是金锋提醒,我肯定就妥妥地错过了这两件作品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个是《99个小动作》,展厅里呈现的是一大面标语墙,夹杂着照片。旁边的二维码导向一个App,通过这个App去看墙上的图片时,那些图片会动,就会看到“99个小动作”。当然,这些是我听说的,和猜测的,因为就算开着4G网络,不争气的中国移动,死活就是下载不下来。
作品《99个小动作》展签中的二维码另一个作品是《你最好注意》,一个如儿童乐园的大气泡装置,风管不断往里面吹风,让气泡里的彩色小球不断涌动,和小球一起的,是很多张印着二维码的小纸片儿。同样,如果不是金锋提醒,我肯定不会主动去扫气泡里二维码。金锋说,扫了这个二维码,就会进一个APP,然后你会看到你是在这个球里面。好吧,我又拿出手机来扫,不争气的iPhoneX,死活就是扫不出来。
作品《你最好注意》中的二维码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大家都认同,现在是图像化传播的时代,信息的传达要简短、要直接。这类作品也显然想要提供浸入式的、娱乐化的作品互动体验。但是,艺术家或策展方,你以为“扫个码就能怎样怎样”动作是很容易被观众接受的吗?且不说观众现在对二维码普遍的排斥心理,就算是掏出手机了,还要面对不争气的网络和不争气的手机。艺术家想像和设计那一套作品效果和观展体验,终究不过是在描述海市蜃楼的建筑结构。
录像和展览八字不合
作品《派生》我曾经语重心长建议看展观众:如果展厅里有介绍展览内容、艺术家生平、采访之类的录像,强烈建议看录像,非常有助于加深理解(详见《贾布看展攻略》)。不过,要分清楚,这个录像仅是指那些帮助观众加深理解的辅助性录像,而不是作为作品本身的录像。
录像是当代艺术里一个极重要的分类,在我看来,那些篇幅较长的,内容有连贯性和叙事性的录像,和展览天生就八字不合,却非要凑在一起,这么多年。
展览中有多件影像作品,作品《从yu到me》是一个讲述前南斯拉夫互联网发展史的纪录片,前南斯拉夫在1991年就在全球推出首个互联网服务,yu是前南斯拉夫的域名,而me是今天黑山共和国的域名。纪录片很长,历史影像资料、采访和艺术家作品混剪在一起。金峰对这件文献类的作品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作品“非常值得看完并且很想看完”。嗯嗯,但是这个展览他已经看了三次了,还是没有看完。
作品《从yu到me》而当代艺术展里展出录像类作品时,要么是这种放个屏幕、放个耳机的布展方式。另一种是升级版,有个小黑屋,有椅子或者懒人沙发,这已经很把观众当人看了。
看录像,尤其是看当代艺术范畴里那些比较搞脑子的,或者界面不太友好的录像类作品,观众需要有一个挺长的观看时间、有安静的状态、舒适的姿态,才能真正的看下去、看进去。而展厅里,不管怎么布展,好像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嘉宾点评
金锋(艺术家)
“.com/.cn”这个展览中的优秀作品提供了很多互联网下的不同经验,同时在这个典型的白盒子展览空间中,其实我作为观众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似乎仍无法看到艺术家的全部呈现。作为艺术家,一个问题似乎扑面而来,那就是艺术家如何在白盒子中呈现这种互联网下的直观的共同?或者说这样的作品真的合适白空间吗? 在这种断然的把互联网横陈与目下的前提面前,即使是在互联网的风口,也不能仅仅相忘于江湖。无论如何,在一个二维码面前,你是自由的观众(用户)。交互就是如何公共,wifi下的天下是界面。
观众画像
(对于看展现场需要扫二维码的问题,我们随机问了几个“和贾布看展”沟通群的观众,获得了一些不同的答案。)
Q:现在展厅里经常有二维码,可以扫码看简介、扫码听导览啥的,你会扫吗?什么情况下会扫?
A1:会。想多了解,但需要现场提供免费Wi-Fi。
A2:不会。更习惯于阅读展签。
“一般会靠自己去感觉更多 一般会看印在墙上的简介。”
A3:不会。看展时不想多用手机,怕麻烦。
“感觉是个额外要做功的事情,有点犯懒。”
“而且看展的时候不是很想一直看手机哈哈!”
A4:不会。扫码获得的内容与现场展签重复。
“现在很多二维码都不会标注是什么码,有时候扫出来是和展签一样的内容,被忽悠几次以后没有好奇心了。”
两位观众在参观展览展览:.com/.cn
展期:2017.11.09-2018.01.03
场馆:chi K11美术馆
票价:120元/人
展览直播现场 (左)贾布 (右)金锋-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