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归人才为何再“归海”?专家称人才评价体制非学术因素多
人才环流对国际化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各种著名的企业在海外都有很多研发中心,也需要人才来回流动,他们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归”一词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那次热潮中。近年来,虽然海归人数并未下降,但是却有一部分海归因各种原因再度回到国外就职,这种现象被称为“归海”。
事实上,海归的“归海”现象早已有迹可循,而最近几个月内,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马毅就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就职普林斯顿大学等新闻的接连出现,再度将人们的视野引到了“归海”问题上。
针对这一现象,在近期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以“海归归海说明了什么”为主题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些优秀科研人才“归海”的背后揭示出的问题。
适应环境是挑战
“我个人比较相信环境论,相信环境问题导致了很多事情的发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如此说。
在文继荣看来,海归“归海”背后的环境是一大问题。他将环境划分为大环境与小环境。所谓“大环境”,即自然环境、食物、税收等大家都须面对且不可简单改变的方面。有数据显示,国内环境污染严重是海外归国人员“归海”的原因之一。“至少在我的朋友中间,前几年就已经频繁提及这件事情。”文继荣说。
而文继荣所谓的小环境则是指整个学术界。“这里又有待遇、平台、学术机制等,直接针对科学家本人,包括他们所在的高校、科研机构的环境问题。”文继荣解释道,对于国内小环境的适应是海归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对于海归人才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内生活和工作环境,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祝烈煌在报告中给出了具体的数据。“根据调研显示,50%的海归能够相对比较顺利地融入到国内的生活和工作中,但还有47.7%较难融入。尤其是有很多留学生高中时期就已经出国,对国内的社会环境没有概念;或者在大学出去好多年之后回国,可能跟国内社会已经脱节,融入得很困难。甚至还有4.8%的海归完全无法融入国内。”祝烈煌说。
除此之外,祝烈煌还指出,如今的海归归国后找工作并不容易。有数据显示,在归国一个月内,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海归比例仅占32%,而那些找到工作的海归中,又有68.9%的人表示现有薪酬远低于其期望工资。
因此在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压力和挑战下,那些小部分完全无法融入的人最终只能选择再“归海”。
评价机制有缺陷
在上述对环境的讨论中不难看出,环境是大多数海归都要面临的问题,但是因难以适应环境而“归海”的人毕竟是少数。那么,真正令海归特别是一些优秀科研人才再“归海”的根源在何处?人才评价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呢?
对此,崔鹏提到了同行评议的问题。在他看来,小同行评议往往不存在问题,主要的矛盾可能在于大同行评议这一环节。“比如在美国,在评价人才尤其是学术人才的时候,很少会用大同行来评。”崔鹏说。
对此,有嘉宾表达了其他看法,即大同行评价有弊端,但小同行评价也有一些小圈子的问题,比如一旦形成一个小圈子,就会控制一个行业,这也是一个问题。“另外,我们知道评奖或者评项目时,有时会出现一批普通水平的人去评价最顶尖的人,这种也是小同行不可避免的问题。”该嘉宾解释道。
再“归海”须辩证看
在面对海归的“归海”现象时,我们除了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外,还需要讨论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这一现象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否都是“负面”的?
在祝烈煌看来,人才流动其实是可以分为不同阶段的,即人才外流、人才回流、人才环流和人才对流。其中,人才外流很容易理解,就是留学,回流就是海归,而环流就是人才又“归海”。“在我看来,海归‘归海’是人才流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据他介绍,福布斯发布的《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中提到,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成为国际人才环流必需的“交换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归海”的同时,也会有一批国外的优秀人才流动到中国,以美国、中国等大国为点,人才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促进。
祝烈煌认为,海归在“归海”之后,并不意味着完全切断与国内的联系,很多人才往往在回到国外后,依然会和国内学术环境或者工作环境形成一个比较密切的联系,甚至开展比较密切的合作,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人才交流。
“人才环流对国际化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在各种著名的企业在海外都有很多研发中心,也需要人才来回流动,他们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祝烈煌说。
除了人才交流促进国家发展外,文继荣认为,一些海归的“归海”也证明我国学术自信的增强。然而,文继荣也对我国目前的学术环境和机制表示了担忧。“相较多年以前,我们很多的科学家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学术自信。但问题是,我们整个学术的环境依然相对滞后。整个学术环境,包括此前提到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我们还没有做出很有成效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自信更有底气,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继荣说。
(原标题:评价机制有缺陷?海归人才为何再“归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