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手车行业迎重磅新政:资产变商品,取消限迁全国市场将打开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
2022-07-07 21:49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二手车市场迎来重磅利好。

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若干措施》),要求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

《若干措施》几乎覆盖了二手车流通的全环节、各领域,主要包括:全面取消限迁政策,促进自由流通;优化交易登记管理,促进高效流通;支持开展经销业务,促进规模发展等。

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对澎湃新闻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和执行,可以说对二手车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7月7日举办的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介绍,二手车是汽车全生命周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搞活二手车流通,能够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消费增量,带动汽车后市场,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手车交易平台“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晓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二手车行业长期以中小微车商为经营主体,处在“散、小、弱”的状态,以本地交易为主,规模小、无售后、诚信问题突出,劣币驱逐良币,引发了诸多市场乱象。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2021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1759万辆,不到汽车保有总量的6%,远低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比例。

王晓宇认为,随着二手车流通堵点的打通,二手车将迎来全国范围流通,加速形成二手车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手车将进入真正意义上全国市场

二手车限迁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二手车从业者以及消费者的关注。

《若干措施》规定,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各地区严格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自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含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

王晓宇表示,限迁政策造成了二手车跨区域流通不畅,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市场,本地可选车源有限,部分车型售价偏高,消费者买不到外地便宜车源,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消费需求无法有效满足,消费潜力无法释放。

据了解,此前,出于对环保的重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多个城市都对“国五”及以下的二手车迁入有着严格的限制。

王晓宇认为,只有取消限迁,二手车才能流通畅通,消费者顺利售出已有车辆,才会置换新车,拉动新车生产制造与消费持续增长。

二手车从资产变为商品

《若干措施》提到,要促进二手车商品化流通,明确汽车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将购进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按照“库存商品”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自2022年10月1日起,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转移登记时,公安机关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对汽车限购城市,明确汽车销售企业购入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不占用号牌指标。

王晓宇指出,新政实施后,二手车经销企业在收购车辆后,无需过户;相关部门对车辆单独标注、核发临时号牌后,车辆将直接进入市场流通。

据悉,长期以来二手车一直被作为“资产”进行管理,二手车的经销企业购入待销售的二手车,和消费者购入自用的二手车,在办理转移登记(过户手续)的时候没有任何差别。公安机关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就表明了二手车经销企业所拥有的是商品所有权,而非使用权。

据介绍,按照行业惯例,车辆过户一次会产生约2%的车价折损。过户次数的减少将缩短二手车交易周期,对二手车价格保值起到稳定促进作用,加速二手车在全国范围的流通。

此外,新政也将解决部分限牌城市,由于牌照指标有限造成的二手车流通卡阻问题,降低流通成本。

经销企业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

对于经销主体,《若干措施》也取消了多条不合理限制,明确登记注册住所和经营场所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外的企业可以开展二手车销售业务。对从事新车销售和二手车销售的企业,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按有关规定做好备案。

明确登记注册住所和经营场所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外的企业可以开展二手车销售业务,这意味着新车销售企业,经工商登记注册之后,也可以开展二手车销售的业务范围。

在此之前,不少地区要求二手车经销企业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注册地或营业场所必须是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车销售与二手车业务的联动。

此外,对于自然人售卖二手车时,无法作为卖方向收购企业开具销售发票,《若干措施》提出,自2022年10月1日起,对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从自然人处购进二手车的,允许企业反向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并凭此办理转移登记手续。这些举措将让企业办理财务退税等更加便利、合规,也将进一步促进二手车经销企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是冬冬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