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什么?气候也可以投融资!行业该如何“碳”索?

2022-07-07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气象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强调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要求防范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利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为气候适应融资。

气候投融资

是绿色金融新的突破口和发展点

在这个新风口上

气象部门该担当何种角色?

发挥怎样的作用?

需要着力提升哪方面能力?

正在兴起的绿色金融浪潮

日前,浙江省瑞安农商银行在全省率先推出“气候贷”,向种植、养殖户及气候友好型企业发放低息贷款,成为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全新尝试。

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随着方案在各地落实,气候投融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气候投融资属于绿色金融范畴,其发展约有20年的历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吕学都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气候变化专家

“气候投融资最基本的特征是能够带来气候变化减缓效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或气候恢复力。”

减缓气候变化: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例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以及增加森林、农业、草原及其他碳汇等

适应气候变化:

提高农业、水资源、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目前,我国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约105.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样的气候风险对金融稳定构成 了巨大威胁,同时也驱动了气候投融资发展。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中心估算,在206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新增减排投资140万亿元,对应年均投资约为3.5万亿元。要实现这些巨量资金的募集和投入,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

气象如何一“碳”到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气候投融资这一新“风口”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赛道”。

那么,气象部门在气候投融资又处于怎样的位置呢?

在吕学都看来,“气候投融资与气象部门工作密切相关。”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气象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至关重要,它能成为碳交易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如今,气象部门已经预先布局,中国气象局成立国家级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及10个分中心。根据201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改进指南中新增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新三可”体系指南,以及基于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及国际共享的世界其它地区观测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同化大量二氧化碳浓度观测数据、反演人为碳排放和自然碳交换变化、全球(1度x1度)、中国区域(45千米x45千米)、省和市(9千米x9千米;5千米x5千米)四级嵌套网格碳源汇监测核查支撑系统。

青海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图/中国气象报社

王德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副所长(温室气体及碳中和中心副主任)

“该系统可客观、全面及时地监测与核查全球、全国、省、市及格点尺度人为碳排放、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能基于统计-排放清单法为碳排放提供第三方独立、客观的验证,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碳源汇监测核查、经济社会碳交易及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有力的支撑。”

“温室气体监测积累的数据亦可用于未来气候模拟。”鲁政委认为,未来可继续加大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监测系统的应用力度,构建透明、完整和有效的数据。

谢安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主管合伙人谢安

“目前气候投融资重点集中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对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即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直接威胁。一些重点气候投融资领域,更需要气象部门的数据支持。”

谢安认为,如海上风电、光伏项目开展选址时,需评估气候条件;农业、房地产等对极端天气敏感的行业,更需要极端天气风险评估,实现气象预警与金融机构风险预警系统对接。

光伏发电助力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乡村发展。图/人民网

张宇泉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副教授

“气候数据对气候投融资项目效益评估至关重要,尤其是要把重点放在降低脆弱性、提升韧性的气候适应类项目上 。”

当前,气象部门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巨灾保险等气候投融资类保险,同样是一种有效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依托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化手段转移了气候变化风险。

2021年7月25日,人保财险宁波市象山支公司从气象局网站下载气象证明,启动梭子蟹气象指数理赔绿色通道。图/象山县人民政府

未来在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时,气象部门还可结合农业、地质、市政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明晰气候变化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影响,开发相关气象信息支撑服务,为不同投融资项目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咨询服务。

“除了具体气候投融资项目,气象部门在制定国家气候投融资创新政策和产品中,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吕学都指出,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面拥有海量数据、超强计算能力,且已经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他建议,气象部门可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气候投融资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部门优势,与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有机结合,进一步研究出适合地方的气候投融资创新政策和产品并推进实践。

气象部门的“碳”索之路漫漫长

将持续为实现“双碳”目标

贡献气象力量

广告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刘倩 吴卉

原标题:《什么?气候也可以投融资!行业该如何“碳”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