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钟薛高又双叒叕被骂上热搜,国货之光要熄了?

2022-07-07 09: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守一来了 声道

文\守一

钟薛高又双叒叕被骂上热搜了。

继前两天被质疑“31℃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之后,今天又有人质疑“钟薛高雪糕烧不化”。

质疑钟薛高,简直被网友玩出了行为艺术的感觉。

曾经的“国货之光”,这么快就要熄灭了?

01

虽然在网络感知当中,钟薛高的口碑似乎有崩坏之势,但如果去查一查销售数字,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在今年这个“史上最难618”,钟薛高还是收割了一大波“第一”:第三年蝉联618天猫冰品类目第一,拿下天猫生鲜大类目销冠和京东POP店冰品类目销售额第一,同时还是抖音冰淇淋品牌自播销售额第一、抖音电商排行榜冰淇淋行业爆款榜和推荐榜双榜单第一。

如果再把目光往回看远一点,钟薛高的销售情况,和他在网络中的争议声量,也几乎是同步的。

2018年,钟薛高诞生,在当年的双11中,就一举成为天猫冰品类销售额第一。成立16个月时,营收就突破了1亿元。

看更直观的雪糕销售数量:2020年突破4800万支;2021年售出1.52亿支;截止今年5月,钟薛高累计雪糕出库已经达到2.2亿支。

所以,不要看黑的热搜这么多,争议这么大,至少目前钟薛高的发展势头还是很猛。其“奢侈品雪糕”的定位,还是拥有很不错的发展可能。

02

那怎么解释目前的各种质疑?

诸如晒不化、烧不化这种质疑,其实很难说有什么科学性、合理性。有媒体采访营养和食品方面的专家就表示,雪糕冰淇淋融化的速度,并不是判断其品质高低的标准。

其实这一点用常识就很好理解。我们很多人记忆中的冰棍儿,那种用糖精水做成的,比现在各种乳蛋白等制作的冰淇淋,显然会更快融化成水,但有谁真觉得那种冰棍儿,比现在的冰淇淋更有品质?

当然,谁要因为怀旧情怀非说当年的冰棍好,那就没法聊了。

所以这些质疑与其说是监督钟薛高质量,还不如说就是为了表达不满而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部分消费者的这种本能不满,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价格。

你要做“国货之光”,可最受一些网友追捧的国货是什么,看看蜂花和鸿星尔克就知道。不管网络追捧有多少高大上理由,但最有共识的恐怕还是——物美价廉。

相比之下,钟薛高的“天价”似乎就有了原罪。尽管钟薛高方面曾解释过,他们的定价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包括原材料、冷链运输、网络推广成本等,综合来看,高定价当然有配合营销的一面,但也有“不得已”的一面。

比如,就拿看似简单的瓦片式设计来说,为了解决瓦片上回形纹拐角不够直、易折断问题,钟薛高就被迫放弃了传统钢条焊接工艺,采用了机器人雕刻工艺。这当然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但这种背后成本,很难被习惯算原材料成本的消费者所理解。不光是钟薛高,像一些高端咖啡品牌,都曾因为定价高遭遇质疑,这大概也是市场逻辑和普通消费者感受之间必然的冲突。

如果钟薛高自称的高品质原材料存在虚假宣传,那是活该被骂。但如果公布的原材料属实,也没有食品安全问题,仅仅因为定价偏高被盯着不放,还是挺冤的。

承受这种冤,钟薛高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过好在,只要目标消费者不受影响,这些骂,也不过就是口水流量。

03

具体到最近这几轮挨骂,可能还少不了一个原因,就是同行助力。

因为钟薛高的成功,带动了越来越多中国新创雪糕品牌,也都走起了高价路线。

我自己就有这个体验,去小卖部批发点冰棍回家吃。随便拿了十几根去一结账,发现100多。挑出来放回去,嫌麻烦还嫌丢脸,只能咬牙回去慢慢吃。也确实没吃出什么特别难忘的味道。

这就是网友最近总结的“雪糕刺客”。这种莫名被刺一下的体验多了,难免就要迁怒最先引领潮流的钟薛高。

而在这种同行助力之外,当然也有人做阴谋论的设想——是不是有竞争对手在搞钟薛高呢?

不光网友这么想,网上流传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朋友圈图片,也直指这些热搜是同行竞争用下三滥的手法。

这种可能性确实也没法排除。中国冰淇淋市场这几年迅速崛起,从2014年仅有708亿元,到2019年时已经达到1380亿元。在2021年,中国冰淇淋市场已经稳居全球第一。

市场越大,入局竞争者越来越多,先行者钟薛高既是模仿对象,也是标靶,倒也是不难想象。不过如果竞争的心思不花在做好自己产品,而是挖空心思黑竞争对手,吃相难看,路也未必走得长。

当然,这不是为钟薛高背书,该监督监督,该吐槽吐槽。只是不希望看见商业环境和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

作者简介

原标题:《钟薛高又双叒叕被骂上热搜,国货之光要熄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