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代面孔|“绣娘”赵红育:指尖上展江南温柔

2022-07-07 0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美在生活中——是刺绣历经2000余年仍有生命力的秘诀。

为了实现精微绣,我们把一根丝线分到七十多份甚至一百多份,一根针缩到十分之一,面料密到200多目。

那时的人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多,坐下一绣就是一生。

从清代起,“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成为中国四大名绣,那时最美的刺绣不在商铺,不在远洋货船上,在每个大户人家的中庭、墙壁。女主人们用刺绣装点家,美在生活中,是刺绣历经2000余年仍有生命力的秘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活泼的独特风格。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苏绣中的无锡精微绣更以卷幅微小,构思巧妙,绣技精湛被誉为我国刺绣艺苑的“奇”技。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作为苏绣(无锡精微绣)传承人,赵红育用手中针线,穿引古今绣娘的巧思,人生如细密的针脚,从容不迫。

懵懂的选择

“那时的人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多。”

1973年,15岁的赵红育初中毕业,上高中还是去学一门可以谋生的手艺,是两难选择。赵红育听从老师建议,报考中华绣品厂,成为了锡绣大师华慧贞等前辈的学生。

青春懵懂,赵红育只觉得刺绣新鲜,这是她不了解的新世界。迷迷糊糊踏进了这扇门,拿起了针线,这一绣,就是几十年。

自古盛产丝绸的江南胜地无锡,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无锡刺绣因地而名,被称为“锡绣”。到明清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商业的繁荣,锡绣迎来鼎盛发展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针法,积累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技艺,形成了锡绣独特的艺术风格。

改革开放后,锡绣再次繁荣。神秘国度的灿烂文化在刺绣工艺与作品上展现无遗,慕名而来的海外游客络绎不绝。更多人意识到,中国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决定抽调专家组建专家组,在唐代苏鹗所著的《杜阳杂编》卷中寻找已经失传的微细型刺绣技艺,重现精微绣鼎盛作品,赵红育就在其中。

极致的复刻

“为了实现精微绣,我们把一根丝线分到七十分之一,甚至以百分之一,一根针缩到十分之一,面料密到200多目。”

1981年,《观音》和《百寿图》绣成。锡绣与赵红育的命运从此被改变。

《观音》仅20厘米见方、由700余个经文组成;《百寿图》是直径仅10厘米、由百余个篆体寿字绣入袍服的双面绣作品。

在精微的基础上,赵红育一改单面绣的传统,用“双面绣”让绣品正反两面都呈现出精致华丽的立体图案。

她们要做复刻与复现,却“不小心”超越了经典。

“我们的作品虽然很小,但是你反而能看到更细节的东西”,赵红育说,“你远看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作品很美很精巧,但是精巧在哪里说不上来,但是你可以拿放大镜再看,每个人物的神情、衣袖,逼真、细腻。”

精微绣对绣娘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由于面料很小,精微绣无法像常规刺绣一样可以用笔开出大致形状与线条,它是凭空而开的。绣娘或许不懂绘画,但她一定是懂比例的,这样绣出来的人物神态才会栩栩如生,表情形态才会表达得更好。

她的绣品,绿豆大小的脸上,能看到弯弯的眉毛,能欣赏到喜怒哀乐的情绪。

始于兴趣,再天赋,后努力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能够沉下心来的。就业机会多,各行各业创业空间也很大。刺绣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积年累月沉淀的技艺,甚至可能很多人坚持几十年也不一定能成名,在当下的快节奏社会中,很难留住年轻人。”

赵红育的工作室成立之后,培养了几位绣娘,但她自己也在感慨和担忧,这项技艺终有一天会变成博物馆里的一件件艺术品,只剩下文字介绍。

她的儿媳也曾跃跃欲试,想要尝试学习这项技艺。“她是美院毕业的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学一阵过后跟我说,妈妈,真的,这看着简单做起来太难。”

书法、山水都可以通过笔触的转换、墨的浓淡、纸的晕染展现,但刺绣想要表达同样的意境,每一个色彩的渐变、形的塑造,都是绣娘一针一线勾勒出来的。

不同的绣娘对同一件作品的表达也不同。色彩之间的协调性,每个人搭配起来都会有点不一样。“可能你看一件作品火气大了一点,就是绣娘丝线的颜色亮了,绿的更翠,红的更浓,全凭绣娘的领悟。”

赵红育总结说,如今能够坚持做下来的几位绣娘,很多人奔着精微绣的美而来,这已经很难得,但是真正能够做这件事的人,必须有天赋,更愿意为之努力。

她提起自己的锡绣生涯说,从开始接触刺绣的那一天起,经常坐在绣架前是清晨,再抬头时已入暮。

2008年,无锡精微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赵红育被命名为该项目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一针一线的刺绣芳华,到一丝一缕的历史传承,赵红育迎来了非遗新篇章。

话剧《雷雨》中,有一句台词,“不浓不淡,恰到好处,不动声色间,一展江南温柔。”这句话,是无锡的真实写照,也是无锡绣娘们的真实写照。

文|农业

编辑|董宇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