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学办毕业论文答辩遭质疑,别急着扣过于成人化的帽子
文| 徐媛
近日,昆明市一小学举办毕业论文答辩会,引发争议。很多人认为,论文答辩的方式过于成人化,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对此,校方回应媒体称,学校注重的是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答辩结果和毕业考试成绩等都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家长全程包揽。
尽管如此,网上的质疑声还是不绝于耳。据报道,小学论文答辩内容包括保护生态环境、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有网友认为,这些话题大学生都不一定说得清楚,对小学生来说未免“超纲”。此外,从网传视频看,参加答辩的学生全程脱稿,演讲时无停顿,有明显的背诵痕迹,遣词造句也有些成人化,因而网友怀疑,这背后有家长的“帮忙”,借着答辩这一形式,把“学生论文”变成“家长论文”。
网友评论
小学毕业就要搞论文答辩,乍看之下,确实很容易让人吓一跳。论文写作和答辩,都是高阶教育阶段的考核形式。论文有严格的写作要求和形式规范,对作者的问题意识、观点提炼、逻辑论证、材料搜集等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答辩过程则考验人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反应速度和某一领域的知识积累等,大学生都不一定应付得过来,何况小学生呢。不管研究的是什么主题,将“小学”和“论文答辩”牵扯到一起,很难不让人觉得荒谬,不替孩子担忧。
但细看新闻内容,可以发现,昆明这所小学的“论文答辩”活动,跟网友谈论的大学里的答辩,并不是一回事。首先,小学生并没有被要求写严谨的毕业论文,而是汇报项目成果。据学校老师介绍,学生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筹备项目,约5到6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寻找感兴趣的话题,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老师从旁指导。学校并不要求学生提供一个深度的研究结果,而是着重培养孩子的探索、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学校邀请的专家在答辩时也不会问高深的问题,而是询问学生在合作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也就是说,所谓的“论文答辩”,只是学校借用的一个形式和概念,本质上是一场项目成果展示会。这种项目式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素质拓展教育形式,很多学校都在开展,也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试想,一群孩子通过对某个主题一年的信息收集、跟踪调查,对这个话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里面势必有好奇、疑惑、思维碰撞和解答问题等心路历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研究的过程和分析后的总结思考,作简单的逻辑梳理,在人前进行阐述,不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吗,哪算什么“过于成人化”的表演呢。若认为这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怕是低估了现在小学生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的小学生跟过去不一样,互联网的发达,让他们便利地搜集和汲取各种知识,加上孩子天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兴趣浓厚,他们视野之广阔,对某一类知识积累之深,常常令大人自叹不如。有位知乎博主透露,他儿子上四年级,班里有个同学特别喜欢三国历史,相关的书籍、电视剧、评书看过听过不止一遍,自己还能动手写三国穿越故事。还有个女生详细专业地记录了十几种植物的生长栽培过程,开班会的时候用视频展示。
同样,昆明这所小学论文答辩的题目看似很宏大,大人看了都头疼,但未必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越是大的话题,越适合小学生。硕博士们要得出深刻的、有见地的观点和结论,研究问题的切口要小,贪图大而全,很容易写出“水论文”。但小学生就不一样了,正如校方所说,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展示多么有水平的研究结论,而是探索的过程。从学生们答辩视频看,他们阐述的内容并不深奥,不是过去那种创新大赛中令博士都望尘莫及的“神童”水平。去年答辩会现场有学者点评称,学生们的论述真正彰显了年龄特点和研究能力。
当然,这不是说这种答辩形式,对小学生就毫无压力。前面提过,孩子们在展示时完全脱稿,流利阐述,看得出来他们事前有过精心的准备,答辩的内容不排除有成人帮忙“润色”,虽然答辩结果不跟成绩挂钩,但不排除家长之间会暗暗较劲。而大众希望小学生有一个宽松的、无忧的童年,不希望原本旨在拓展素质和兴趣的项目式学习,成为孩子的负担和家长的麻烦,甚至另一“拼爹”的舞台。有人说,如果能将背诵式的展示,改成专家引导式的询问,通过问“为什么选这个题”、“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小学生一步步说出自己的发现之旅和思考方式,或许更能体现项目启发学生探索精神的初衷。
但总的说来,昆明这所小学的“论文答辩”尝试,是应试教育之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我们不要被其“高大上”的形式吓倒,也不必过分紧张,上来就扣一个“超前学习”“太卷了”的帽子。关键是要了解孩子们的看法,看他们在其中收获了什么,是不是扎实地投入了项目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若如大众所猜想,项目式学习名不符实,“论文答辩”仅仅是形式主义的空洞表演,孩子和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徒增烦恼,被批评不冤枉。但如果小学生们从中获益良多,他们肯定也希望有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孩子喜欢,家长欢迎,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