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厂员工小公司生存指北
文 | 金刀
编辑 | G3007
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相继爆出裁员新闻,各个公司对于裁员的说法煞费苦心。有公司声称员工是“毕业”、有公司则声称“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整个互联网公司仿佛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大量的员工在逃生途中寻找新的出路。
如果把大厂比作康庄大道,那么市面上的小公司就是弯弯曲曲的小路,以前大厂员工和这些小路向来没有交集,但在今年整体形势恶化的大环境下,一部分被裁员的大厂员工,也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这些小路。
大公司的很多所谓“人才”,进入到真正社会化的环境中会立刻傻眼:在一个完全以结果为导向的环境中,光鲜的项目履历和大厂经验不仅毫无益处,而且很可能成为自己俯身干活的掣肘——大公司需要的是专家,小公司需要的是全才,最怕眼高手低,方略一大堆,执行烂如泥。
最可怕的是,很多大厂的“专家”,已经不会执行了。
人生何处不相卷。本指北旨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为接下来准备进小公司的大厂员工提供参考意见。
01
指北一:大公司讲管理,小公司靠人情
凡是在互联网大厂待过的朋友,应该对公司管理规章制度或多或少有点了解,某头部大厂员工更是总喜欢张嘴闭嘴“价值观”。在大厂做任何事,基本都有章可循,个体的权利也尽可能得到了一些保障。例如在薪资方面及后勤保障方面,大厂一律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来进行经济补偿,这也是员工死卷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业务方面,尤其是市场及公关方向,大厂基本都手握一些资金和现成的资源,依赖供应商的服务为主,大厂员工在其中主要是把控好方向和相关过程,具体执行工作均无需直接动手。
大厂员工到了小公司后,第一不能适应的就是管理,有可能第一天签合同时候就会被“恶心到”。小公司的劳动合同中关于薪资部分的约定,基本不会像大厂一样实打实安排,基本上会拆成无数个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社保公积金可以按照所谓的“基数”进行缴纳,降低公司成本;二是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纠纷提前做好伏笔。
当迈过合同这个坎后,才要面对真正的“管理难题”。以前在大厂都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小公司老板就是制度,朝令夕改是家常便饭,随时改变先前的决定,在大厂员工看来,就是混乱不堪的表现。
其实这样的局面也比较好理解,只要有过创业经历的人都会了解这个过程:一个公司在创业之初没有所谓方向,如果不是依靠某种资源,基本上就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这时候独裁制度能尽可能保持决策的高效。也正是因为此,一个创业公司的成败,基本取决于创业者的能力和见识。市面上的小公司基本上都处在创业阶段,所以可以按照创业公司来看待,这时候大厂员工选择加入这些公司,就要接受管理的混乱的现实。
大厂员工到了小公司后,第二不能适应的就是岗位问题。以前在大公司,岗位分工非常的细,甚至一个岗位都会有若干人同时做。但是到了小公司你会发现,只要老板需要,你可以出现在任何岗位上。不管是不是你负责的事,老板都会带上你一起做。毕竟公司就那么点人,你还是从大厂高薪聘请来的,老板要求你必须随叫随到也在情理之中。
大公司要的是专家,小公司需要的则是“全才”,你必须了解公司各种岗位的事务,并且要做到有新业务自己先上,为公司降本增效。
例如公司业务目前出现瓶颈,你提出要顺应时代潮流开展抖音直播业务,那么请你不要按照大厂工作思路找一支直播代运营团队,也别幻想能招一堆帅哥靓妹进来由你管辖。你能做的事只有自己赶紧看看别人怎么直播,然后化化妆开始自己的主播生涯,至于什么时候能交给其他人做把你摆脱出来,那得看你做的效果。
大厂员工到小公司第三不能适应的是心态的转变。大多数大厂员工选择小公司,无非是换个地方打工而已,但因为在大厂你面对的都是职业经理人,或者说大家都是来打工的,说白了也没人在乎你是什么心态。但在小公司不同,你直接面对的是老板,即使你现在的薪资福利只有大厂一半的水平,老板也要求你爱公司要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他总觉得你选择这里就和他深度绑定了,如果公司这艘船沉了也会把你淹死。
这种心态的转变,是很多人都迈不过去的坎。很多大厂员工依然保持着之前工作和生活分离的想法,想要空闲的周末时光,但老板要求你要有主人翁意识,7X24小时地考虑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你看着他每天吃着华莱士,还在疯狂给你画饼,做起来之后要年底分钱,你的内心会更加抵触,这种心态的崩塌最终会导致双方不欢而散。
02
指北二:大厂卷,小公司更卷
自从某位企业家高喊“996是福报”之后,大厂卷时间的新闻就层出不穷。每年大厂员工猝死的新闻都时有发生,大厂在全民心目中留下了“内卷”的印象。
一些没有在小公司待过的人认为,小公司没有那么卷,或者根本不卷。自己在家乡的朋友总是很早就下班回家,自己却在公司加班到深夜后排队等能报销的打车,凭借自己这么优秀的“卷经历”,就算小公司要卷,自己也能够纵横小公司职场。这种想法,只能借用一位长者的话来评价了: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首先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不卷是不可能的,小公司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可能明天一起床公司就没了。因此,小公司的生存本身,就在整个大环境中不断卷来卷去,带回到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身上只能加倍卷。
大厂员工最需要明白的道理:小公司只卷业绩。不管你之前来自BAT还是宇宙条,不管你是清华北大还是哈佛耶鲁,不管你之前做成过几个亿的重大项目,也不管你之前对上管理多么突出,或者是大厂的时间“卷王”。即使你来到小公司舔老板舔的很起劲,每天带着全公司干到凌晨才下班,如果你不能卷出业绩,老板很快就会烦你。每天扯一堆布局,带着全公司加班加点搞的怨声载道,一会投这个一会搞那么,结果一毛钱收入都没见到,结果你还要拿“高薪”,下个月全公司的工资谁来发?
在这个过程中,你提出了很多有远见的布局和行业的洞察,老板也觉得你说的非常对。例如前文提到的直播带货,你提出这个想法领先同行业一个身位,但老板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回报,他前期已经不能再投入更多。这时候明示或暗示你需要自己带头上,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条路切实可行。这时候身为大厂员工的你,不屑于做这些基本执行的工作,认为自己的价值更应该发挥在指引方向上——此时老板一脸错愕,你指引方向了那我做什么。
在进入小公司之前,先想好自己的职位能够创造多少收入,最起码要负担起自己的薪资。只有先能养活自己,才有可能在小公司活下去,让老板更信任你给你更多权力,从而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很多小公司的老板看似嘴上喊着有钱不在乎,其实背地里在算每一个人每一天的投产比,不要心存侥幸。
进入了小公司,就要忘掉之前在互联网大厂时那种众星捧月般的辉煌,把自己当成乙方来做事。例如老板说现在公司为了拓展新的销路,需要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展开路演,请你不要再想着从哪找点兼职来发单,成本的弦要始终紧绷在你头上。此时最好的策略莫过于你亲自带着小伙伴们出去卖力发传单摆摊,并且带回实际的销售成果,哪怕你是什么市场总监、公关总监也一样。
03
指北三:大厂是团队作战,小公司需要特种兵
士兵突击,是小厂最好的策略。
大厂员工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周围的新入职的伙伴,不仅越来越年轻,而且学历也越来越卷,能力也有目共睹。再不济,也可以花钱请公关公司和执行公司来帮忙,自己只需要负责输出智力。
到了小公司后,无论你是什么高层管理,你的下属和其他部门的人员,都不太可能像在大厂那样“给力”。他们不仅无法完成来自你的指令,甚至有时候根本就“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这时候就要有意识收敛,不要张口闭口提及你在XX公司工作时是如何如何,XX公司员工是怎样做这件事的。那些辉煌都属于过去了,认清楚你现在的情况,即便你再怎么说大厂的制度、流程、文化,小公司的人没经过也听不懂,只会觉得你“装逼”。这样的背后议论传到老板耳朵里,只会对你有利无害。
也不要期待人资会给你招来什么样优秀的人才,毕竟公司的薪资水平在那放着呢,偶尔有一两个好苗子被忽悠进来,基本也不会长期待下去的,所以别在掏心掏肺教完别人后人家立马离职时成为祥林嫂,这些人和事都是过眼云烟。在小公司生存的重要思路之一,要学会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只有把自己训练成特种兵,才能在小公司生存下去。
结 语
大厂有大厂的江湖规矩,小公司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没有绝对的对错,只看自己能不能坦然面对和接受。
如果已经从光环中走出来并选择了小公司,肯定是基于自身的认知+某些被动原因,那么就转变心态,不要再抱着之前某些舒服的姿势进入小公司,而是真正地锻炼一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否则只会不断地重复着加入、离开,直到击碎自己的信心,最终还一事无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