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匠·新》:在传统之上创新,重构中国现代建筑
“东西方文化正在重构,我们只有在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的现状和未来,才有可能走出价值取向同质化、西方化的怪圈,使我们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建立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这是中国现代建筑创新的思想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日前在第六届金创奖颁奖典礼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匠·新》专题纪录片发布会上发表关于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的主题演讲。
2017年“第六届金创奖”的主题——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设计体现了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第六届“金创奖”组委会主任周禹鹏表示,大赛顺应黄浦江发展的思路与目标。获奖作品设计内涵丰富、功能合理、造型时尚,既有杨浦百年工业的历史见证,又有现代文化的展示,是一道充满历史感和现代感的风景线。
“赶时髦”不是建筑创新
程泰宁表示,西方建筑师垄断中国高端设计市场已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风景,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千城一面”与中国特色的缺失引起国内外舆论愈来愈多的关注和诟病。它反映了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但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则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尽管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在文化界包括建筑界谈论中国特色的人多起来了,但事实是赶时髦者众,认真思考者少。什么是“中国特色”,在很多人心里仍然是一个疑问。建筑界以至文化、科技界,至今仍然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科学艺术创新的障碍。“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封闭保守”的认识,经常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
程泰宁指出,对中西方文化缺乏深刻了解,也反映了对世界文化的走向缺乏清醒地判断。因此对中西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思考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历史文化观,对建筑创作非常重要。
程泰宁表示,中国当代建筑创新需要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和思考,互补互生、相辅相成、立足自己、转换机制,从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我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作多层次的理解,即形、意、理。形,即形式、语言。形式和语言是为了我们表意、传情的手段和工具。意,即意境、心境。这是一种审美思维,它是视觉上的,也能够渗透心。理,即哲理与文化精神,建筑创作之‘道’ —— 境界。我们做建筑,会碰到很多问题,功能、形式、环境等。能够把这些问题综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种自然生成、浑然天成的境界,就是我们所推崇的、追求的。”
他强调,现代中国文化精神应该是一种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适性的价值体系。只有承载着这样价值体系的中国建筑文化,才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尊重、所共享;也才能真正与世界接轨,并且在跨文化对话中取得话语权。
记录新时代工匠精神
事实上,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的思索已经引发强烈关注。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此次金创奖颁奖典礼上,名为《匠·新》的关于建筑行业的大型专题记录片引发了与会各界人士的思索。
该纪录片发掘行业优秀的知名建筑和创新技术,讲述背后的人物故事,为当代珍贵建筑立档建史的同时,大力弘扬建筑行业大师级人物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思想。既讲述中国顶尖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精神和人格魅力,侧重“匠”;又展示他们所推崇的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应用和新理念,侧重“新”。通过展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为跻身新一代匠人所付出的努力,进而激励推动行业中青年设计人员的变革创新与传承发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该片的总制片人庞杰表示,做这个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抢救保护老一辈建筑巨匠的崇高精神和业务经验,同时也是记录和回顾总结。“我觉得这对建筑行业今后的发展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专题纪录片片头
《匠·新》总监制张嵩向澎湃新闻介绍,该纪录片总的规划为40集,先后制作并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明珠总设计师江欢成,卢浦大桥和沪嘉高速总设计师吴之光,上海地铁1号线总设计师王振信,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等一大批贡献卓越的“匠人”的纪录片。
“老一辈匠人在资源匮乏、技术缺乏参照的年代,凭着对历史负责、对城市建筑负责的匠人精神,设计建造了那些城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那些被世界所熟知的著名城市建筑作品。”张嵩表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城市的建筑发展,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特大型城市,还有一支专业的力量,传袭着老一辈匠人的精神,为人居生活变革和生活氛围营造发挥着重要贡献,他们是未来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值得被记录,应该被记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