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凉山农村蹲地用餐塑料盆装肉盛汤,该怎么看待这些“陋习”
文|和光
“越是边远村落,越需要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要持续通过群众知情大会,引导群众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彻底改掉席地而坐、蹲地就餐等陋习,形成文明新风。”据媒体报道,四川凉山州最近启动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其中“治理蹲地用餐、塑料盆装肉盛汤等陋习”引发舆论关注。
当地出台规章制度引导民众移风易俗,良好的初衷不难理解,不过网上还是有不少人表达疑惑。有人认为,蹲在地上吃饭也好,用塑料盆装肉盛汤也好,都是个人生活习惯,怎么就成了陋习了?还有人认为,如果有条件,谁不想好好坐在桌椅上吃饭,当地人还不是因为穷,迫于无奈才养成了这样的生活习惯?有时间管这些,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改善当地经济上。
但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一些网友对此其实有所误解。生活中,尤其是农村或者工地上,在一些生活不便的地方,蹲地吃饭确实是很常见的一种行为。但事实上,凉山的蹲地用餐和网友理解中的场景,存在不小的区别。
蹲地吃席是凉山当地的一种餐饮风俗。从网络上,我们随手就可以搜到很多当地人席地而坐办喜酒的图片和视频。在官方出台文件引发网友注意之前,当地的这种餐饮习惯早就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当地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和习俗,应该得到尊重。他们也不是买不起桌椅,就是喜欢蹲在地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只要人家开心,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另外一部分人则接受不了,认为这种餐饮习惯很不卫生,社会在进步,生活习惯也应该更加科学卫生。
就此来看,本来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群之间尚存在争议,在官方介入以后,一些不了解当地情况的网友,对这个政策不理解,也很正常。把蹲地就餐称为陋习,可能确实容易引发争议,但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这种习惯也确实需要引导、改变。当然,目前的舆论情绪和讨论也是一个提醒,当地有关部门在治理蹲地用餐的过程中,更应该把握好政策的度,在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形成现代卫生习惯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点。
图片来自网络。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很多地方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工作方式太过简单粗暴、用力过猛的现象。比如,为了治理婚丧嫁娶份子钱乱象,就“一刀切”地限制操办各种红白喜事,或者将是否遵守村规民约和村民个人权益相挂钩。还有的地方,政策规定明明是要求“引导”,但是到了基层真正落实的时候,为了追求政绩,层层加码之下,就变成了强制规定,不仅激化了矛盾,也有违法治精神,导致公权侵入私域。
说到底,一些因为历史文化形成的风俗习惯,之所以痼疾难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跟民众还有很深的情感连接。这就意味着,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应该讲究春风化雨,通过长期的乡村治理、柔性引导,慢慢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新的符合现代文明的社会风尚。而运动式、一阵风式的治理,或是流于表面,或是矫枉过正,不仅难有成效,还有可能侵犯村民的合法权利。
以凉山为例,当地形成蹲地用餐的风俗习惯,既有历史文化也有彼时生活比较贫穷的客观限制,政府部门要移风易俗可以,但是首先别忘了要尊重当地人的情感。通过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树立新的社会风尚,让人们自觉认识到蹲地就餐不好的地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