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故宫怎样才能再红600年?副院长冯乃恩要和你谈谈

澎湃新闻记者 洪燕华
2017-12-01 13:0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故宫出爆款了!

故宫又出爆款了!

故宫又又出爆款了!

借助科技,600岁的故宫将自己成功锻造成一枚“网红”。

这枚人类历史上最资深的网红还能再红600年吗?

故宫人如何将这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紫禁城这个古老宫殿里工作了27年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11月29日在一次演讲中,告诉世人,故宫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11月29日,由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腾讯NEXT IDEA创新平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新融合:走向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在北京故宫举行,这次峰会是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举办的2017年“文化+科技”国际论坛的一部分。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出席了该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数字故宫的未来之路”,分享了近二十年来故宫在文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践,“数字故宫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更新技术、全方位融合、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形态”。

在冯乃恩看来,故宫不管是“萌”还是“雅”,都根植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土壤,也归功于近600岁的故宫与互联网的美丽邂逅。冯乃恩强调说,数字故宫通过故宫社区等集群化产品,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博物馆转型的创新方式,以数字产品及其衍生的文创产品为载体,让故宫承载的文化精粹潜移默化到每个人。

所以,故宫能不能再红600年?请看冯乃恩这篇演讲,答案就在其中:

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单院长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介绍了数字科技帮助博物馆发展的方方面面做法,我的发言是关于数字故宫的未来发展。在此把我的一些思考抛给大家,请大家斧正。

数字故宫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其鲜明的立身宗旨、全面的数据基础、多样化的应用和广泛的传播效应,促进了故宫博物院事业的发展,扩大了影响力,并在文博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近年来,国际博物馆界、遗产保护机构、学术研究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对博物馆未来发展遗产保护理念、手段等的再思考。随着博物馆定义和作用的演进,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场景。国内外各博物馆越来越普遍地引入数字技术,并应用到传统业务中。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面对新的任务、新的需求、新的挑战、新的语境,数字故宫需要主动求变,突破发展瓶颈,以“文化+科技”的理念,坚持基础领先、技术领先、应用领先的追求,紧紧围绕锤炼内涵、善用技术、全方位融合和创造性转化的宗旨, 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形态。

内容为王:

故宫博物院拥有的四大资源,构成了数字故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所有数字产品都是对四大资源的挖掘,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实现。

内容为王是指数字产品“以内容为核心,技术为目的”,让文物活起来。内容,是解读文物内涵、转化文物内涵,解读过去做什么,转化还能做什么。揭示、解读、转化是顺向的递进关系,同时又是并行的互动关系。最糟糕的就是乱解读和乱揭示,完全无视内容的存在和真实性、科学性,以为文物能动了、能拟人化就是动起来了。

在内容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方向、是目标、是重点,更是难点。内容只有经过揭示、解读之后,转化并创造出全新的IP,才能够走进公众生活。实现之路就是“文化+科技”。但是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住“文化是根基,科技是翅膀”的定位,不能本末倒置而失去博物馆“保存文化命脉、传播文化基因”的使命。否则就成为炫科技的无本之木。

而对于数字故宫来讲,未来,首先要扩大产品规模,纵向深挖内涵、拓展能量、横向融会贯通,形成多系列的汇集成群;二要及时洞悉互联网语言和社交语言,不用过时的语言对话当代,不用封闭的语言对话世界;三要打破数字信息和传统之间的壁垒,进一步充分发挥内容专家的作用,不仅在传统语境中揭示文物,还能主动参与IP创造;四要扩大开放合作,在内容上吸收院外专家及其他博物馆的解读,更可以融合各级资源转化创造各级IP;五要时刻警惕被技术牵着鼻子走,解读偏向过度。

其次是融合:

经验有限,传统的并非完美。科技手段的介入,能够帮助配方等材料的量化配比问题,也能解决技术难点的突破。经过长期积累所建立起来的数据库,能为数字技术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参与到修复中,提供诸多可能。

为此,数字故宫第一肩负着整合与探索两大任务:一方面整合分散的数据库,利用数据分析平台为大数据分析利用提供可能。同时,利用富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帮助高效便捷地丰富检测成果数据库。另一方面,未来数字技术不仅应用于可移动文物修复遗产保护,还将探索深度融合的文物鉴定。

第二是多学科的融合,故宫博物院专业繁多,涵盖文理工。在此之上应从跨界战略角度和高度上将多学科融合,应用于博物馆科研的规划,推出一系列指导性课题项目。多学科融合主旨在于突破博物馆的研究方法,以文物保护为目的,综合多学科优势形成新的交叉手段和新的研究成果。目前自然学科的手段往往局限于检测成分或者修复技术辅助,远未达到水乳交融的融合状态。需要有质的飞跃才能跳出原有的领域,将社会状况与艺术诉求相结合研究,才能达到融合的层次。

数字故宫的属性决定了它天然的跨学科性。比如,故宫传统优势项目VR系列作品,从单一数字技术能够完成的三维数字转移,发展到建筑艺术、宫廷历史等多学科的融合呈现。未来,数字故宫将与传媒、社会学等进一步融合,发挥出传播、保护等更多的作用。会有更多的数字技术进入文物研究、博物馆管理等传统业务领域。多学科融合的前景和成效会愈加显现,会塑造出博物馆的新形态。
第三是互联网融合。融合的目的就是让公众更快速、更广泛地了解故宫,将故宫承载的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进行传播,并且融入公众生活。对于互联网+,有些博物馆存在认知误区,将其简单作为一个空间、作为博物馆资源的另一个存放地,而更高的阶段应该是真正地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技术和语言再造博物馆,形成一种新的业态,才能叫互联网+。

数字故宫社区以资源和受众进行互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个性化故宫创新业务成为成功案例,未来要放在互联网领域建成易再利用的数字产品。

融合应是双向的,既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也要公众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是与专业公司合作,包括资源开发合作和技术资金管理的合作,要使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故宫保护和传承中。数字故宫将加强与博物馆的馆际融合。

内功始终为源:

数字故宫不应仅是业务的延伸,数字化也不应该专注于数字展现的效果,要以数字语言重新审视当代博物馆的再思考,实现博物馆的战略转型。

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生产要素之一,博物馆信息化已经从服务脱胎为博物馆生产力之一,而且必将成为未来博物馆的核心业务。未来要深化数字文物的概念,掌握数字文物生成技术,以多种内外部信息,准确可信的形态进行高效准确的转变。

数字文物有三大属性:一是基础的源数据,二是三维数据、材质数据、不可见数据可视化呈现,三是与本体相关的研究数据,包括反向调查回来的数据。数字文物数据不应该是零散堆积,应该是围绕文物本体实现集合,实现数据体与物理体的统一,进而实现全过程实时远程控制。

第二是业务手段的提升。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文物虚拟修复,基于数字文物的概念,当属性健全后可以在文字领域进行探索;比如文史造型的虚拟对比组合研究,数字技术深入到文物保护实践中是开创性的。深度融合将全面布局博物馆各项业务。

第三是博物馆系统的提升。从人工管理到数字辅助到创新管理理念,以云平台整合多系统的平台,使系统间互为补充多项调用智能联合,实现与博物馆业务决策管理相关的全智能。

平台开放化,实现数据共享,让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随时将新技术新软件顺畅衔接,随时把数字资源整合起来提供出去。

运维标准化:

未来要建立符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领博物馆行业标准的运维标准,包括硬件标准,软件标准和标准监测,维护、管理流程。

必须坚守善用技术的原则,既要追踪最新的技术动态,随时研究新技术应用于故宫的可行性,也要随波逐流不求最新只求适用。未来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全互联为载体实现博物馆藏品研究保管、修复展示等,核心是互联精准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惊人的发展速度展示了无限可能,数字故宫必须主动探求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新技术的应用上要注重社交功能,线上线下互动,实现全互动格局。数字故宫文化属性注定了必须强化互动。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做到人人互动,不仅实现观看VR时用手持设备和屏幕的互动,更要做成观众的手持设备之间可以互动实时共享。

转化始终为宗:

数字品牌要做好两方面的转化,一是从故宫文化中华文明的单向解读向站在人类文明共同体的高度向当代再创造转化;二是以工艺服务为根基,探索数字故宫产业化。内容为王,要最大发挥资源数据优势,为专家揭示、解读、转化提供坚实和充分的数据基础。

数字展,从固定的模式向互联网线上综合“文化+科技”模式转化,从单一的互动结果向操作指令可触发的转化。VR影片可以从院内场地向院外场地转化。

数字故宫通过故宫社区等集群化产品,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博物馆转型的创新方式,以数字产品及其衍生的文创产品为载体,让故宫承载的文化精粹潜移默化到每个人。以“故宫出品、必属精品”,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使遗产保护融入公众生活,为公众所理解,让传统文化和转化成果来熏陶当代的生活。

未来与现实之间需要扎实的科学实践,需要大胆创新,以文化+科技+想象创造出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的文化。数字故宫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但其蕴含的强大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转化,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一支积极力量,成为未来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

谢谢大家!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