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冬奥混采现场,媒体如何进行人物报道? | 事件复盘
原创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今天是国际体育记者节,深度营向各位体育记者们道一声节日快乐。近日,我们对冬奥会期间谷爱凌相关报道进行复盘并延伸思考,在大型赛事报道的背景下,如何在时间短、人数多的混合采访现场,进行新闻报道的内容生产与平衡。
作为一场“家门口举办的”世界级冰雪赛事,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民、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样一场赛事中,媒体承担着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帮助公众看到更多赛场信息。而纵观此次冬奥会期间的报道信息,谷爱凌是毋庸置疑的重点报道对象,关于谷爱凌的报道内容从赛场表现延伸至比赛期间的言行表现,并在报道后期逐渐走向娱乐化、碎片化。
一.事件生发
2019年6月6日,谷爱凌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已转入中国国籍,并表示将在2022年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今年冬奥会谷爱凌的三项比赛,均以高分挺进决赛,并获得2金1银的成绩。除了优秀的比赛成绩以外,吃韭菜盒子、晚上与网友互动、“怼”键盘侠等等行为,也体现出谷爱凌本身行为与性格具有较强的话题性。在高实力、高话题性的双重影响之下,谷爱凌成为冬奥会期间媒体最感兴趣的报道对象之一。
二.传播路径与传播特点
在传播路径方面,从纵向来看,关于谷爱凌的报道主要以冬奥会赛程进展为轴。根据微信平台的公开数据统计, 在北京冬奥会正式开赛之前,微信平台内“谷爱凌”整体指数日环比上升104.7%。而在开赛之后,“谷爱凌”话题热度分别在三个时间节点达到峰值,第一次是在2022年2月8日自由障碍式滑雪大跳台夺金,讨论度上升206.19%达到22亿,其中微信公众号文章成为最主要的指数来源,占比达到429.24%,这也是整个冬奥赛程期间“谷爱凌”话题指数的最高峰;第二次是在2月15日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夺银,话题讨论达到14亿;第三次则是2月18日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再度夺金,讨论度超过16亿。
仅从微信平台内部数值就可以看出,在整个冬奥会赛程期间,关于谷爱凌的话题有着堪称巨量的关注度。在对内容发布者筛选之后,我们将信息来源主要分为:主流媒体、综合媒体与深度报道媒体,在数据筛选整理后发现,此次冬奥会期间,关于谷爱凌的媒体报道以主流媒体和综合报道媒体为主,资讯及人物小传是主要的内容形式。
而除了以冬奥会赛程进展为纵轴的报道之外,纵向观察每一时期的具体传播内容与传播特点,可以发现,在此次冬奥期间关于谷爱凌的报道中,信息的传播路径呈现出无序散射的状态,媒体报道中内容重合度极高,部分主流媒体标题都高度一致。在三次峰值之间,除了不同比赛场次中谷爱凌的不同表现之外,关于谷爱凌的天才能力、精英家庭、民族情感的叙事,弥散在整个冬奥会传播期间。赛事表现与谷爱凌个人能力、家庭背景及民族身份,成为冬奥期间巨量传播规模中仅有的、不断重复的传播内容。
在对冬奥周期内谷爱凌相关的报道梳理中,2月8日谷爱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翻盘夺金,第一个报道高峰出现。2月8日与9日,大量谷爱凌相关报道集中出现,在梳理的五十多篇报道之后,我们发现,除了赛事资讯类报道之外,所有的人物小传类文章,几乎都共用了以下内容:谷爱凌过往参加冰雪比赛所取得的成绩;谷爱凌接触滑雪、爱上滑雪的历程;谷爱凌在滑雪训练中遇到挫折,摔到失忆的细节;谷爱凌提前毕业、以1580的高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谷爱凌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与广泛的兴趣爱好,兼顾滑雪与学业的同时在马拉松、篮球、越野、马术以及时尚等多领域的成就。而当这些重复的信息,在短短两天之内被铺天盖地地报道,在“天才少女”“精英家庭”“民族情怀”的三重叙事之下,低信息含量密度、高报道强度的全民狂欢氛围,形成了一个关于“完美谷爱凌”的回音壁,使得谷爱凌越来越被固定在一个“完美的天才少女”形象里。
如果要理解这样一场媒体报道中的问题为何产生,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话记者回到现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体育赛事的混采现场是神秘的。混合采访现场,记者要如何进行选题操作、如何处理有限的信息与现场突发情况、如何进行报道内容的价值平衡,同样是一道难题。
因此,本小组对话了《中国青年报》梁璇记者,结合其在冬奥会期间操作谷爱凌报道的相关经验,就混合采访的准备流程、操作原则,以及运动员的过度营销等问题进行讨论。在了解混采稿件诞生过程的同时,也呈现出记者本身面对狂热舆论氛围的思考与态度。
Q: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有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A:大型体育赛事,尤其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比如奥运会、大运会、单项世锦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报道需要根据赛事的重点选择报道方向。以冬奥会为例,它是一个略带特殊的赛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冬奥会是由我国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国民都很关注。我们大概提前了半年的时间准备。冬奥会的准备期间存在很多时间节点,比如倒计时一周年、倒计时一百天等等,媒体必须抓住这些节点并做好准备。
第二,冬奥会的项目对大家来说比较“冷门”。很多人对冬季运动了解得不是很深——记者也一样。因此在冬奥会准备期间,记者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熟悉所涉及的领域,除了了解赛事的基本规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赛事的“变与不变”。比如今年多了哪些新项目?有哪些选手参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是哪一次?谁创造的?对此类信息的关注背后有其新闻价值:崭新的项目往往诞生新的纪录,这是新闻报道需要特别注意的,记者是可以在前期做好充足准备的。
除此之外,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记者一定要去多多“跑口”积累,掌握负责领域的相关信息,与相关的运动员、领队等建立沟通和联系。在沟通对象选择上,第一,要根据赛事特点选择报道重点;第二,要仔细地了解所要报道的赛事的基本内容。记者可以通过查询赛事的官网、赛会手册、参赛运动员资料等内容,再基于已有资料选择着重跟踪关注的比赛和运动员。以谷爱凌为例,我们在赛前开过很多次采访例会,很早就开始准备对谷爱凌的前期采访和后续报道。因为谷爱凌在赛前就已经热度非凡,她的话题度肯定会很高,是记者们“同题大战”的核心人物。
Q:在时间紧急的混合采访(下称混采)现场,如何衡量采访问题的公共性?
A:我个人理解的公共性是指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的需求。采访是公共的,而非个体因素所驱动。在拟定采访问题时,记者除了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判断之外,更多时候还是需要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受众能够及时地通过社交媒体关注舆论动态,所以对于公众所关切的问题,我们会进行优先顺序的排列,尤其当赛场出现了意外状况时,比如说运动员罢赛、打架、严重伤病等。出现这种情况,而事件的基本信息不明朗,记者在混采时就要优先提问公众所关切的最基本信息,例如意外状况出现的原因、当事人的情况、事件的进展、后续处理措施等,这些问题是处于优先级的。
以谷爱凌为例,在这次冬奥会的报道中,媒体只要沾上“谷爱凌”三个字都会有一定流量。除了对赛事的报道之外,中后期的报道也确实出现了碎片化的、八卦的趋势,比如每天关注她吃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当警惕,以防被流量带偏,从而成为“捡八卦”的人。记者应当思考: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抓取符合所在媒体价值观、且适合碎片化传播的内容。这确实是前方记者的一大考验。
我在现场报道时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不知道哪个点值得输出给受众,似乎她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有价值。后来我意识到,如果在报道里把她说的每句话都录下来并传播,很大程度上会被淹没掉。那么记者如何提炼新闻捕捉的能力呢?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既有很多人关注,同时特别贴合采访对象的个人特质。
例如,在谷爱凌报道中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她的龙须刘海。基于之前的了解,其实很多滑雪女选手都有这个选择,龙须刘海的发型不是个例。当它具有共性时,可以从文化背景与滑雪运动的属性来分析。根据谷爱凌的回答,留龙须刘海是因为她担心别人看不出来她是女生。早期滑雪的时候,谷爱凌是跟男生去滑,为了展现自己是女生,也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女孩儿也能滑雪”,谷爱凌才留了龙须刘海。如此一来,娱乐性的内容有了升华的可能性。在她开赛之前,“龙须刘海”的微博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第十一的位置,流量在不断往上涨,比赛结束后,话题的阅读次数应该达到了1.1亿次。这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Q:混采的目的与价值是什么?
A:在体育新闻里,尤其是在报道大型赛事时,混采区是记者获取一手消息最重要的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当运动员们走下赛场,混采区能让记者第一时间接触到他们。通常,运动员到达混采区时,他们的情绪还沉浸在比赛里,所流露出来的反应与情感往往也最真实,是感情最充沛、倾诉欲最强的时刻。比如在里约奥运会时,傅园慧说出的“洪荒之力”,孙杨的哭泣等,都是在混采区出现的。
此外,记者在混采区除了可以接触到运动员,还有可能接触到教练和其他工作人员。这种几率比较小,但是这些采访对象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他们最了解赛场的状况。假如在赛场中出现了意外状况,混采区也是记者们能够最先了解突发状况的地方。
Q:混采和普通采访获取信息的区别?
A:混采的时间一般比较短,人数比较多。同时,由于疫情防控政策,混采的采访难度会比新闻发布会、已预约的采访或场外采访等更大。混采区的位置分布,通常是主转播商、持权转播商、新闻通讯社,文字媒体的位置通常在最后。按照这个流程,提问运动员的问题大多高度重合,比如问“你今天比赛什么感受?”“今天在赛场上遇到了什么状况?”“你的状态如何?”等。当一个问题被讨论很多遍,受访者的倾诉欲会减弱,轮到文字媒体记者提问时,很多内容已经被受访者“吃掉了”,信息量也随之急速减少,这也是难点所在。
很多记者都会把混采区当做稿源,因此混采区往往成为了记者们的必争之地。混采区人多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抢到好位置,保证收声器材可以捕捉到相应的信息。记者在现场必须把握到机会,占到好的位置,尤其是面对重点运动员时。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很基础,但却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出稿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另外,由于赛事热点以及疫情防控的现状,赛事方越来越限制进入混采区的人数。他们通常会建立一些规则,比如在记者的采访证上贴标,或者是采用预约抽签、摇号的方式来划定人数。所以,记者除了拼速度之外,还要拼运气。
除此之外,记者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混采区不只有冠军选手,也有一些在赛场失意的选手,他可能这场比赛没有打好,或者正经历着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大的挫败。这时,如果运动员经过了记者的身边,但明显没有倾诉欲望,记者应该尊重他们的情绪,做到“不方便时不打扰”的默契。有时候很多同行不一定能做到,你就能感觉到现场空气安静的那种尴尬,这一点很多人不会提到,但我自己感受很深。
Q:混采获取的信息一般会处理成哪种稿件?
A:混采通常有两个情况,一种是第一时间接触并发布的信息,还有一种是稿件的大部分已经确定,需要采访对象回应,或者采访对象作为其中很重要的内容,继而向采访对象提问。
信息获取之后,以前记者可能只需要确定和提炼要点去写稿,但现在更多地要确定哪些内容适合发布在新媒体平台,哪些可以作为网稿发布,哪些可以深入跟进等。根据采访内容迅速切分,根据时效性选择传播方式。例如,采访对象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金句,但信息不太充分,这种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抢第一时间。如果有意外状况,大家第一时间关注的基本信息、相关人员、事情的进展也具有报道的优先级。这种情况会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再加上事件的基本背景、现场的内容,就可以以网络稿件的方式发布。网络稿件的发布要比微博的内容更充分一些。因此,记者需要在前期把比赛背景的案头工作准备好,从而与现场混采获取的信息相结合,提炼出一到两点进行传播。
在赛后稿件中,类似“比赛后选手们很高兴”这样的信息很笼统,稿子想要突出重围,一般会选用优先级较高的内容,先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其他信息则通过网稿的形式传播。
如果比赛中有非常好的信息点,但是采访的时间不够,记者可以邀请对方在赛后补充采访,同时寻找周边资源进行补充,把稿子做成深度稿件。比如,谷爱凌在赛前提到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运动员,且身兼三个项目。通过在现场的观察,可以感受到三项比赛的波折和奔波的艰辛,她在采访前吃包子,也是为了节约时间去训练。这些记者观察到的内容,结合谷爱凌自己的叙述,报道在(勤奋)这一点上便可做延伸。
后来,我们请教了专家,深入了解了滑雪这项运动,最终形成了这篇稿子,这就是基于在混采区抓取到的信息点,进一步跟进形成的深度稿件。
通常分成以上两种情况。如果已经有了成型的稿件,期待采访对象的回应的话是另外的情况。
Q:您认为一篇好的混采稿件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A:首先,交代清楚基本信息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寻求附加值。通常来说,混采稿件是消息的叠加,不是值得经常琢磨的稿件,所以现在没办法说好的稿件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但是不好的稿件就是没有重点,变成赛后采访有文必录的“大杂烩”,所以混采所获取的内容尽量不要集中在一篇稿件发布。像谷爱凌这样的采访对象,她的一段话可以抓取到很多信息,如果在一篇稿件中呈现,首先标题很难确定,如果标题只聚焦于某一点,可能会错失其他信息。混采获取的信息无法保证独家性,但要确保准确性,以及最大程度地呈现亮点。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将信息的亮点拆分成不同的几条稿件发布,而不是杂糅在一篇稿件中。
另外,必须要尊重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时效性上,大家都抢时间发布稿件;在混采的过程中,因为人多嘈杂,很多人会为了抢时效性,在准确性上会出现错误。如果一篇稿件在时效性和准确性这两方面出现问题,一定不是好的混采稿件。
Q:在混合采访区现场时,如何获得较为独家的新闻?
A:混采很难有独家新闻,因为内容都高度重复。受访者对着一群人说同样的话。因此,找到独家突破口的一种方法,就是记者在提炼现有的素材上下功夫,对采访素材很好地切分并找出关键点。比如,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很有梗”,有很多关键词能够吸引流量,作为记者,需要敏锐地抓取到其中最能够代表运动员个人特点的那一部分进行报道,这可能也是最能体现稿件差异的地方所在。
在比赛现场拿到独家信息是比较困难的,除非记者在运动员必经的通道蹲点,或者是在某个地方偶遇,才能拿到不一样的东西。而现在由于疫情形势的以及场内管控的原因,记者很难做到赛场外接触选手。
Q:混采现场有什么通用的采访技巧吗?
A:总体来说,应该有事前的准备。记者对运动员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拟定采访提纲时,除了提问运动员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之外,还要从当天的比赛中抓取要点。
值得抓取的要点有四种,一是争议点,比如苏翊鸣所遭遇的打分争议;二是伤病,比如和谷爱凌一起比赛的杨硕瑞,她的伤病情况是怎么发生的,情况怎么样,是否会影响比赛等基本的问题;三是亮点,比如谷爱凌在比赛间歇吃韭菜盒子,以及她对法国小将的安慰,都是赛场上的亮点;四是选手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谷爱凌的空中转体1620度,以及她最后一项比赛提前锁定金牌后的一跳,这些都是在观看比赛时获取的,可以列进采访提纲里,有了这些内容,记者在提问时相对会比较从容。
在现场,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没有时间准备详尽的问题,或者对选手不够了解,又或者没有抢到发问的机会等等,这个时候要摒弃提纲。不要为了抓紧时间问手上的问题,而没有听对方的回答,有可能采访对象在回答别的记者的问题时,已经把你的问题回答了。
在混采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问”,而是“听”。听的时候可以获取到很多新的信息。一是听对方怎么说,抓取信息点,结合原有问题或者产生新的疑问,及时抓住追问的机会。另外,要听其他同行问了什么问题,很有可能同行问的问题跟自己的问题一样。不要重复提问相同问题。因此,前期的工作要准备好,在现场才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或者根据同行的提问,随机应变地追问。
Q:在这篇稿件中,哪些是您独家采访到的信息?
A:我们是在谷爱凌刚刚加入中国滑雪队、初步进入观众视野时,得到过一次采访机会,对她进行了线上采访。通过当时的采访,我们获得了一些独家背景资料,这成为后期的写作素材。这篇文章里的现场部分,是前方记者在前线抓取信息后,立即反馈到我这里,并进行核对与撰稿。在比赛现场,媒体一般很难拿到“独家”信息。因此,要做好前期工作,尽可能获取信息。文章里提到了谷爱凌的姥姥,以及她小时候接触滑雪的记忆,这是我们最早采访谷爱凌的家庭时所获得的信息。
关于这篇稿件,我们当时有一个纠结的点——它应该在什么时候刊发比较合适?是在谷爱凌第一次亮相时,还是在她第一项比赛结束后,或者在她拿到第一块金牌后推出。
为什么有这样的纠结?因为当时的赛前舆论普遍看好谷爱凌,可以一举拿下三块金牌,气氛已经烘托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可能觉得:假如她赢不了这三块金牌,她的人设就会“崩塌”。尤其是谷爱凌首日出战的大跳台——这并不是她的优势项目。因为担心网络上会出现类似的舆情危机,我们决定无论是否夺金,都要在她结束第一项比赛之后发出这篇文章,主题就是超越金牌看到运动员本身。后来,谷爱凌顺利拿下“开门红”,整篇稿子的主旨就更加明确:不局限于她夺得金牌这件事,而是将金牌作为其中一个元素,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读者们知道,谷爱凌的身后有很多看不到的努力和闪光点。
Q:如何处理运动员的身份标签?这篇里,为什么要强调北京姑娘身份?
A:这篇报道发布的时间点是她在冬奥会刚刚亮相时——这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之前,人们都是在非赛场的条件下去关注谷爱凌。很多人对她的身份,包括她如何加入中国队,她有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很感兴趣。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给她加个前缀,可能更容易获得人们关注所以当时选择“北京姑娘”这个标签进行概述。到后期,大家都去消费“北京姑娘”,标签高度一致时,我们就不会主动强调了,反而强调了她所说的“体育是超越国界的”。标签也是跟着舆论变化不断调整,而不是从头到尾地强调一个点。
Q:在冬奥会期间,高强度的重复性报道是否会给受访对象带来伤害?
A:确实会面临高强度、重复性报道带来的问题。谷爱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高强度、重复性报道是必经的过程,像娱乐圈的各种流量明星,也会遇到营销过度的问题。我理解的营销过度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是指他的团队在推进这件事情,但混采现场是一个运动员直接和记者面对面的环节,经纪团队干预得比较少,也几乎没有干预这方面;被动是指不同媒体捕捉的报道点高度重合。对运动员来说,过度的被动营销也会导致“黑红”,由于运动员和娱乐明星不同,所以这对运动员来说确实存在一定伤害。但是媒体在报道时,很难考虑到这个长远的问题。谷爱凌既然已经在媒体面前表达,把她的表达传播出去就是每个记者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大家很少会考虑外界对她的公众形象的消费。对于记者来说,如果过多地考虑报道会使公众对受访对象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不去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这确实是比较苛刻了。
但作为记者的话,能做到的是什么?就是对于输出的内容怎么选角度。很大程度上,公众也是从媒体输出的信息里去构建对谷爱凌个人的想象。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关注,谷爱凌实际上已经不断地在“八卦”里纠偏自己的形象,比如,大家都会问想吃什么、爱吃什么,其实很多记者提问只是为了满足公众简单的好奇而已,但是谷爱凌会多次强调中国美食,她提到中国美食的时候,也会说自己同时也是吃汉堡长大的,但是她非常喜欢中国的涮肉、韭菜盒子,这再次确立了谷爱凌国际化的形象。她不断完善自己人设,不断进行强输出。我们作为报道者,不能只是表现第一层意思,而要理解这段话表达的核心,这个很关键。
Q:记者面对一个狂热的舆论氛围时,如何克制、冷静地报道?
A:要看记者用的是什么样的题材,如果是新闻评论,可以直接输出观点,如果是消息或者是通讯类新闻,可以通过新闻信息选择,包括选题、报道的重点等,通过这些方面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传输,以及信源的平衡。
除了谷爱凌的例子以外,还有苏翊鸣的打分争议问题,很多媒体在中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比完赛后,我们第一时间采到了苏翊鸣本人以及教练,他们都认为这是比赛中的一部分。(他们)可能多少意识到了问题,但两人的态度更多是去遵守运动规则。比如在足球比赛里,类似误判、上帝之手也是比赛的一部分。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态度是尊重比赛,尊重对手。记者明白了当事人的态度之后,应该尊重他们。当事人明明不愿意讲这件事情了,还非要逼迫他们进行符合大众期待的表态,这不是前方记者应该做的事情。后来佐藤教练也发出公开信,也证实了之前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能做的,就是尽量地传达当事人的声音,不要“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更重要的还是让大家理解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它不一定只是金牌。
原标题:《冬奥混采现场,媒体如何进行人物报道? | 事件复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