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沉浸式上瘾:密室为何能俘获人心?
撰文/金佳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敬文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王云汐
“一直在其他平台上听说,挺感兴趣就来玩了,结果真的太上瘾了,根本停不下来。”——这是一位网友对某密室逃脱商家的评价。在大众点评网上,此类评价比比皆是,其关键词包括“沉浸式”“烧脑”“拼场”“和小伙伴玩”等等。
密室逃脱最初是一种线上解谜游戏。2006年,美国计算机系统工程师阿加莎·克里斯蒂从小说情节中得到启发,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设计与改造,制作了全球第一间密室“origin”,实现了密室逃脱从线上动画虚拟到线下的实景还原。
在我国,尽管线下密室逃脱商店最早出现于2008年,但直到2012年至2014年间,国内才集中出现了第一代密室。在随后三年内,密室行业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密室逃脱不再仅仅以解谜推理为核心,还引入了机械和沉浸式概念,在游戏中增加声光电特效、角色互动等。2018年以来,国内密室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明星大侦探》《密室大逃脱》等实景推理综艺节目掀起了密室逃脱的热潮。密室逐渐取代KTV、电影等娱乐项目,成为当代年轻人线下休闲娱乐的新宠。
为什么密室逃脱能迅速抢占市场并俘获年轻人的芳心?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包括体验过程和人格特质因素。人们喜欢玩密室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密室游戏体验过程吸引了广大玩家。
越紧张,越快乐
兴奋迁移理论指出,在某情境产生的情绪唤醒,其残余部分会迁移至另一情境,并且会增强在后一情境中的情绪反应。例如,强烈运动后残留的兴奋极大促进了人们随后的攻击行为。
同理,玩家在密室中体验到的紧张和刺激感越强,在顺利出逃后感受到的喜悦和成就感也越多。也就是说,人们从悬念感中获得了对密室的享受,过程越刺激,结果越快乐。
快速思考,感觉更好
烧脑解密、时间限制、出逃动机……密室游戏的这些特点让玩家不得不进行头脑风暴、积极思考。研究者发现,快速思考能增强快乐。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入快速思考组和慢速思考组,让他们完成各类任务,例如自由头脑风暴、简单的认知任务、快速阅读等。结果显示,快速思考组的参与者在任务结束后报告了更多积极情绪。由此可见,积极解密使人的大脑高速运转,让人感到自信、兴奋。
社会互动让人快乐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体验到的情绪不可避免带有社会烙印。密室逃脱作为一种团队游戏,需要玩家建立合作关系来共同完成,能够很好满足人的社交需求,让熟识者或陌生人进行舒适的社会互动。密室为人们提供了锻炼合作技能的机会,人们可以通过密室培养与他人互动的意识,并练习沟通能力。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培养社会能力,怎会让人不爱呢?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除了提供锻炼团队合作技能的环境,密室还为玩家搭建了体验新鲜刺激的平台,毕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不会被一群“丧尸”追着跑。为什么有的人沉迷于密室无法自拔?这就不得不提到猎奇心理。猎奇心理源自人类基本的驱力——好奇心。好奇心指想要寻找新鲜事物的欲望。为了获得非日常体验,在好奇心驱使下,人们就会乐此不疲地玩密室。
寻求刺激,欲罢不能
密室游戏的主题多样,其中,恐怖主题和高难度任务的密室一直受到玩家的青睐。乍一看这似乎不太合理,为什么人们会喜欢又让人害怕又难的任务?别忘了,人类是喜欢追求刺激的。感觉寻求指寻求各新颖和强烈的感觉和经历,并为了这种经历而承担风险的意愿。对于高感觉寻求者而言,强烈刺激带来的生理唤醒程度更高,他们因此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也更多。年轻群体相较于其他群体有着更高的感觉寻求指数,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轻人会更加爱好密室游戏的原因。
近几年,密室逃脱行业仍在飞速发展。尽管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也面临不小的发展压力。密室行业还需不断完善、持续创新,这样才能继续获取消费者的恩宠。
参考文献
Khurana, A., Bleakley, A., Ellithorpe, M. E., Hennessy, M., Jamieson, P. E., & Weitz, I. (2019). Sensation seeking and impulsivity can increase exposure to risky media and moderate its effects on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s. Prevention Science.
Pronin, E., Jacobs, E., & Wegner, D. M. (2008).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thought acceleration. Emotion, 8(5), 597–612.
Setyowati, A., Chung, M. H., Yusuf, A., & Haksama, S. (2020). Psychometric of the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 inventory-ii in Indonesi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Research, 9(3), 294–298.
Zillmann, D., Katcher, A. H., & Milavsky, B. (1972). Excitation transfer from physical exercise to subsequent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3), 247–259.
Zuckerman, M. (2015). Sensation seeking: behavioral expressions and biosocial bas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8(6), 607–614.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