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梦华录》为何全程出圈?宋人致敬唐画的文艺汇演给出了核心答案|文化观察
原创 孔令顺 彭婷婷 文学报
文化观察
6月26日腾讯视频开启《梦华录》大结局点映礼包,付费可提前观看最后8集。很多人说《梦华录》“赢麻了”,也有人认为《梦华录》属于“高开低走”。其实,这部由刘亦菲、陈晓、柳岩、林允领衔主演的女性古装励志轻喜剧在筹备之时就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与期待,更是在一上线就火爆全网,豆瓣开分8.3分,刷新了近几年古偶剧的开分上限。至今天7月1日,微博#梦华录#的阅读量超过130亿,讨论次数逾670万,这部剧已成功出圈。回看《梦华录》的细节,它的成功应在于三个“不”上。
《梦华录》的三个“不”
文 / 孔令顺 彭婷婷
壹
不俗套:笑里有泪的故事情节
《梦华录》改编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前半剧集基本将原作里的故事还原,讲述女主角赵盼儿智慧又勇敢地设局救姐妹宋引章的故事,既描绘了传统女性身份卑微的悲情与苦闷,也引出了后续赵盼儿、宋引章、孙三娘三姐妹勇闯东京、改变命运的故事。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妥妥的女性成长群像剧,而情爱、宫斗等剧情只是为了辅佐三姐妹“搞事业”这条主线,并助推主角人物成长而存在的。从这一点来看,这部剧的编剧并不希望该剧落入“俗套”的古偶剧的窠臼里,而是希望能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一个女性自立自强、互帮互助的故事。
从整篇故事的构架来看,都围绕着“古代女性命运不公”这一话题,无论是剧情刚开头男主逼女主说出自己身份,女主有口难言自己曾没入贱籍的过去;还是因为被丈夫休了又失去儿子从而悲愤地难以自已选择跳河的孙三娘;亦或是有着脱籍梦想但再三落入男性骗局的宋引章。她们虽是可怜又柔弱的女性,却敢于反抗命运不公,并没有陷入女人互相嫉妒、猜疑甚至陷害的俗套剧情,而是互相欣赏、相互扶持、独立自强。从情节里的细节出发,尊重史实,合理呈现历史的局限性,不居高临下地戏耍观众。
大部分的偶像剧为了增加矛盾冲突而无端设计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剧情,但《梦华录》中的许多细节是经得起观众细细推敲的,如一开始男主威胁女主救她是以性命相胁迫,而不是女主圣母般地拯救男主;以及男主受重伤时,女主并不是一味地难过哭丧而是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等,而且剧中的称谓、用词及台词的设计都能贯穿全剧,颇为考究。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导演及编剧、演员对细节的把控也是这部剧成功的原因之一。
“不落俗套、经得起推敲”是一部好剧的情节基础,而“共情传播”则是一部好剧的情感基础。该剧的整体基调并不是一部“悲剧”,而是一部“轻喜剧”,剧中有许多搞笑幽默的剧情,如“不太聪明”耍小孩子脾气的池衙内及他的手下就贡献了全剧中一大半的笑点,满足了观众们看剧的娱乐心理。但这种娱乐并不肤浅,而是一种基于审美的深度娱乐。大结局之时,赵盼儿击鼓鸣冤,激起屏幕外观众感同身受,而这部剧也在欢笑与泪水中引来全剧的高潮,前面漫长的铺垫只为这一刻对“不公”的愤慨与讨伐,以此成就了一部“悲剧”开头、“喜剧”结尾的经典剧集。
贰
不完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每一个立体丰满的角色形象,也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演员与角色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在《梦华录》中无论选角还是妆造都符合每一位角色的形象气质。刘亦菲的仙女气质演绎出赵盼儿温柔坚定的大女主形象,也将赵盼儿的自卑与倔强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良好的舞蹈基础使得赵盼儿不同寻常的身段深入人心;陈晓本身少有的少年气为男主顾千帆增添了许多血性与阳刚,也演绎出顾千帆独来独往的潇洒与不羁。
对于一部剧而言,角色的成长弧线是让角色“立住”的关键。《梦华录》中并不是以非黑即白来定义每一个角色,而是让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缺陷也有亮点。如一心想脱籍的琵琶少女宋引章,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小女生的特点:小小年纪便声名鹊起的傲气、身在贱籍身不由己的自卑、被姐姐们保护的很好的不谙世事、对姐姐觅得如意郎君的羡慕与嫉妒。正是这些缺陷才使宋引章这个人物让人又爱又恨,而她犹如脱胎换骨般的成长从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到结尾愿“登闻鼓院常开,少赐笞刑,广开长路”,这是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宋引章也是这部剧中成长线非常明晰的主角之一。同样成长弧线非常明显的角色还有京城富二代池衙内,少有的搞笑型男二,每次出场都自带搞笑bgm,但代旭成熟的演技让这个本来无赖又恶狠的角色实在让人恨不起来,虽然此前处处针对且侮辱女主一行人,但在女主的帮助后表现出了能屈能伸的大男子气概,真诚道歉且回助女主。剧中唯一大反派欧阳旭也曾是个温柔且真心的男子,但却也应了女主那句“富贵迷人眼,深情不堪许”,对权力与金钱的欲望让他逐渐迷失自我,从而放弃身为士大夫的“风骨”沦为附庸权贵之人。
除了几位主角的弧线成长外,每一个配角也都有自己的“一体两面”。男主的父亲萧钦言是名声在外的奸臣,却对男主有着欣赏与父爱之情,虽是为了与男主携手坐稳自己的官位,但也真正为儿子做了几件有益的好事;自诩“清流”的齐牧却处处施以毒手,只将男主等人作为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皇后刘婉也只是为了隐瞒自己曾为歌女的过去并继续掌握实权才答应男主不为难赵盼儿,但最后她也确实与盼儿共鸣,帮助了也曾为贱籍的女主。正是这些“不完美”的角色设置才使这部剧的每个人鲜活有特色,不仅“立住”了人设,还让每个角色都拥有自己的亮点和故事,成为自己故事里的“圆形形象”。
叁
不寻常:雅俗共赏的宋韵之美
大结局上线后,“花月宴”相关话题就荣登微博榜首。永安楼重新开张,邀请十二位东京最受尊敬的文人雅士赴“花月宴”,宴会上美酒烟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仅是剧中十二位文人雅士看得痴迷,屏幕外的观众也仿佛误入了如梦如幻的画中仙境,重返唐宋的绝美盛世。在“花月宴”上赵盼儿等人将大唐名画《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中的意境与情怀完整复现,一群身着唐朝仕女服饰、浓妆花钿的舞蹈演员围绕在花魁一般犹抱琵琶的宋引章身旁,此时此刻,我们感叹的不仅是一部电视剧的“好看”,也是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在剧中也不止一次呈现宋朝的风骨雅致,导演在剧中安排了整整一集的时间让赵盼儿与茶坊的竞争对手“斗茶”,这一段内容也是为观众科普了宋代的“点茶”文化。无论是从选用的茶叶、泡茶用的水、点茶的步骤都遵循了宋朝的传统点茶文化,而赵盼儿作为一名专业的“茶艺师”也展现出不俗的舞技辅佐泡茶,同时在“茶百戏”片段还引入了一曲《阳关三叠》。整整一集让观众在“悦眼、悦耳、悦心”中体味了传统茶文化的“雅”,上演了形神毕肖的“风雅宋”。
从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的一炮而红,再到今年春晚“美人如画”的《只此青绿》,文博与综艺、晚会、电视剧的融合互动呈现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回音,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故事。浅薄的娱乐只能满足表层的感官刺激,只有追求精神与心灵的愉悦才是一种“深度娱乐”,这对在场观看“花月宴”的文人雅客们来说是的,对屏幕外正看着“剧中戏”的我们而言更是如此。
一场飘飘欲仙的“花月宴”落幕了,一部有笑有泪的《梦华录》结局了,从观众对它的评价来看褒贬不一、亦存争议。但从它的“不完美”“不俗套”“不寻常”来看,这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好剧。永安楼在开业之前,赵盼儿对池衙内说“我希望永安楼是一个有美酒、有美食、有轻歌、有雅乐,也有俗乐,也有人欲的地方”。人们对“美”的感受是相通的,所谓的善恶黑白,在包容万千的“美”的引导下,也不过是一副有诗情画意也有七情六欲的“人间百态图”。
(作者孔令顺系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婷婷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原标题:《《梦华录》为何全程出圈?宋人致敬唐画的文艺汇演给出了核心答案|文化观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