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毅亭人民日报撰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何毅亭/人民日报
2017-11-28 07:18
中国政库 >
字号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报告全面总结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辉煌历程,明确提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新要求。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党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

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也昭示历史担当者的风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谁能够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谁就能赢得中国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为人类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各式各样的尝试。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奋起。历史呼唤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在历史的反复比较中,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创造了中华民族新辉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意味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矛盾和困难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阻力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但也有一些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防范、阻挠和遏制。如何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急起直追?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如何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扩大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坚定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以新的作为作出回答。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势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如何破解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难题?如何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办法。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同时,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如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同样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伟大梦想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今天,新的伟大斗争的内容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必然复杂多样,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随时准备进行斗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一切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一切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防止和反对脱离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推进伟大斗争中,我们要强化斗争意识、鼓足斗争勇气、把握斗争规律、讲究斗争艺术、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摒弃一切贪图享受、一切消极懈怠、一切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挑战频仍、矛盾集中,越是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越是要求全党同志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有新的转变,素质能力有新的提升。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动员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尤其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示道路旗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在新时代,我们要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贯通起来理解、协同起来贯彻,牢固确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原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