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施耐德电气高深:直觉式减碳可能失灵,数字化技术精准“捕碳”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22-06-30 16:30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入华数十载后,中国市场之于外资企业的意义早已不止是制造基地和巨大消费市场而已,更是其全球研发重地及创新策源地。全球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施耐德电气中国研究院院长高深近日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的本土研发从“技术引进”起步,逐步发展到“中国原创”,目前已在反哺其全球研发体系。“这个过程也伴随着中国研发实力的增长,以及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和创新能力在全球地位的不断上升。”

本土研发能力是衡量一家外企本土化程度的核心指标。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跟15年前不同,现在施耐德电气上海研发中心的研发骨干、专家以及研发的领导者,99%都是中国人。”高深说,如果创新只是依靠国外资源,到了中国就会水土不服。随着中国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并趋于个性化,中国研发团队的数字化创新也在提速。

施耐德电气中国研究院院长高深

“直觉式”减碳可能失灵,数字化技术精准“捕碳”

当前,学界和业界对于“双碳”目标的共识是: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比发达国家2050年碳中和付出更大努力。这是由于,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2030年后中国年减排率平均达8-10%,将远超发达国家减排的速度和力度。

要达成艰巨的减碳目标,倚赖于创新的技术开发和场景应用。高深表示,施耐德电气的研发方向聚焦“低碳化”和“数字化”两大重点。比如以研发推动生产经营每个环节实施减碳,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绿色交付等等。

他谈到,中国的能源消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由新能源替代,在新旧能源领域,数字化工具都大有用武之地:一方面让能源管理尽量精细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促进新能源在发挥优势的同时避免波动性短板,从而快速发展。“新能源不是安装了光伏板、充电桩就可以,还需配合削峰填谷等一系列能源管理概念,这需要一套数字化管理方式,与普通电网完全不同。”

能源系统加速转型也释放了新的市场机遇。仍以新能源行业为例,据介绍,施耐德电气为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旗下欣美电气构建的以微电网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屋顶光伏、储能、柔性负荷的预测和优化控制,令欣美电气2020年新能源发电量年度增长146%、年度新能源渗透率提高至70%、年度电费总支出节省30%以上。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5月中旬的一场高端对话节目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表面看是一个气候问题,但本质是发展问题。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既要着力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持续优化存量,下大气力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

施耐德电气在帮助用户推动减碳时发现,一些传统行业企业常常凭经验和直觉减碳,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正在逐渐凸显。高深对澎湃新闻称,之前传统企业减碳往往依靠直觉做判断,但借助数字化手段和工具测量后,实际情况却可能与直觉经验不符。

比如在施耐德电气与国内某家水泥厂合作时,通过对水泥的生产工艺进行数字化监控和分析,根据数据抓取和分析得出的改造方案相较于传统经验改造获得了更好的减排效果。

在华研发进入反哺全球新阶段

高深表示,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团队不但持续推进技术的升级迭代,创新的模式也与时俱进、不断变化。

回顾20多年前,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引进当时欧美的先进产品并进行本土化。积累了一定能力后,团队从简单的“翻译”和支持角色转变为针对国外产品做一些真正的设计变革,研发团队也快速扩充,并开始与国外团队共同完成一些项目。2011年左右,随着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本土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施耐德电气真正迈入“中国原创”阶段。

2018年,施耐德电气开始实施“多中心”(Multi-hub)战略,中国研发开始自主化。“如果把全球研发比作一个大农场,多中心可以视为把整个农场分为几块,技术领先的国家团队各拿一块,根据意愿、禀赋和能力来自主耕耘,并供应所有市场需求。在‘多中心’模式下,我们的研发成果不仅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能解决全球市场的问题。”高深说道。

“多中心”模式也契合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形势。当前,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不亚于国际市场,甚至在一些领域还领先全球。施耐德电气的本土化创新在满足中国需求的同时,正在反哺全球,这也促使中国研发团队在其全球研发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比如,进入数字时代,高深就观察到,中国市场具备一系列独特性,对中国研发也提出的独特需求,包括:各行业应用场景复杂,门类众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要契合中国客户快速迭代的需求;在新能源、数据中心等中国领跑全球的行业领域,技术难点的解决越来越依靠数字化支撑。面对上述趋势,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团队也不断强化数字化力量。过去几年里,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研发人员比例增长了一倍,且还在快速上升。去年,该公司还成立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进一步整合软件优势。

打通创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化和双碳时代,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日趋复杂。这也导致企业靠“单打独斗”已经无法解决所有痛点,“朋友圈”式的联合创新才能破解新的技术挑战。

据高深观察,针对创新,市场上的各方普遍有痛点但又存在差异:各地政府面临着减碳节奏设计和实践的现实痛点;企业则不仅面临行政压力,也面临经济压力,因为减碳改造需要投入,没有数字化技术支撑,就无法平衡减碳与效益之间的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困惑。对高校等研究者来说,减碳理论和数字化技术在产业界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难解。

因此,在内部创新基础上,施耐德电气同时发挥“连接者”的作用,在各方之间搭起桥梁开展联合创新,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共享经验方案,推进落地。“作为一家企业,施耐德电气的优势在于不仅有生产制造实践,也有研发创新和基础研究。我们将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致力于推进各方通力合作,以实现‘产学研’的衔接。”高深表示。

据悉,除了与头部企业联合研发创新减碳科技,施耐德电气近年来还通过在各地建立赋能中心、产业示范园来带动生态伙伴,以及通过智能制造、能源管理领域的两大创赢计划等方式,来链接更多新锐企业以及研究机构,赋能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