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裂缝中的孩子

2022-07-01 12: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刘洋风 民国女子

好像每个孩子都会被大人问过: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这个问题有时还会别有用心地扩大:喜欢妈妈还是喜欢奶奶?喜欢奶奶还是外婆?

自然,有些不过是玩笑,有些却是家庭的隐约裂痕。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作为新女性,是避免孩子在父母中间站队的。

《小团圆》蕊秋和丈夫离婚后,对女儿九莉说:“我跟你二叔离婚了。这不能怪你二叔,他要是娶了别人,会感情很好的。希望他以后遇见合适的人。”

这大概就是黄逸梵当年对女儿的嘱托。

01

可惜的是,世事难料,家庭分裂了,亲人反目了,孩子纵使不站队,最后也站了队。

黄逸梵和张志沂离婚后,张爱玲和弟弟的生活起初一如从前。反正母亲长期在国外,孩子们都是由保姆照料。

张子静回忆说:“我父亲离婚至再婚三四年前,可说是我们与他最亲近的一段时间。”

张爱玲虽然只比弟弟大一岁,但是她的文学天赋很早就已经体现,张志沂对这个早慧的女儿颇为欣赏,还为女儿的《摩登红楼梦》拟回目。

这种生活随着父亲的再婚结束了。

这不能完全怪罪于张爱玲的后妈。

黄逸梵与张志沂离婚时,曾经额外注明,张爱玲日后的教育问题,需要征求黄逸梵的同意,孩子的教育费由张志沂承担,孩子可以时常去看母亲。

张爱玲进新式学堂,后来又想留洋,这并非一笔小数目,两口子躺在烟榻上消耗祖产的张志沂并不乐意。

张爱玲曾经在《私语》中描述过这场著名的冲突,成年后在《小团圆》中又回顾了这场冲突。

这场冲突表面看起来是孩子的站队,“母亲回国来,虽然我并没觉得我的态度有显著的改变,父亲却觉得了,对于他,这是不能忍受的,多少年来跟着他,被养活,被教育,心却在那一边。”

女儿被父亲毒打囚禁后,逃到母亲那边。

“那年夏天我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双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他不回去了。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小团圆》里成年的九莉意识到那是经济问题:“成年后对她从来不说没钱给她出洋,宁可殴打禁闭。说了给人知道了——尤其不能让翠华知道。不然也许不会这些年来都是恩爱夫妻,你哄着我,我哄着你。”

这场冲突造成的站队,不仅是女儿投奔母亲,还有兄妹决裂、姑侄决裂。

姑姑张茂渊前来为侄女说情,“然而说情无效,我后母又在一旁冷言热语的,我父亲和我姑姑一来--往都不善罢干休,竞至兄妹扭打起来了。姑姑的眼镜被打破,脸上受了伤,一直在流血。我姑姑临走时发誓说:‘以后再也不踏进你家的门!’”

她说到做到,1953年张志沂去世,侄子张子静打电话给她,她也只说“晓得了”就把电话挂断。

02

张茂渊断绝的不仅是兄长,还有侄子张子静。

张茂渊1979年结婚的消息,张子静辗转获得消息,但怕她见怪或者不接待没去道喜,张茂渊过世的消息,张子静也是从报上看到。

张子静自陈原因:“姑姑对我始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冷淡。她认为我一直在父亲和后母的照管下生活,受他们的影响较深,和她及我姐姐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因此对我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和距离。”

《小团圆》对这场冲突有更细节的描绘,值得关注的张子静为原型的盛九林。

九林对姐姐去英国留学,无疑有着微妙的嫉妒,四处散布消息,在姐姐被打后,又写信通知天津的从堂兄。

“二哥如晤:日前走访不遇,怅怅。家姐事想有所闻。家门之玷,殊觉痛心。”

不言而喻的幸灾乐祸,然而似乎也怪不得他。

大几岁的姐姐眼看就能脱离压抑的家庭,飞往美好自由新世界,而自己却只能伴着父亲后母的烟榻,连读书的机会都得亲戚出面干预争取,嫉妒之余有点小动作并非不能理解。

张子静并未过多讲述压抑的童年,倒是张爱玲的文字里时时有体现。

《小团圆》中九林在花园里“跪砖”,“跪香”,跪在两只砖头上,一枝香的时间。老佣人邓升看不过去,在门房里叫骂:“就这一个儿子,打丫头似的天天打。”

《弟弟》中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父亲打他嘴巴子。

这种心理上感受到的压迫有机会自然形诸于外。

张茂渊对侄子的态度以此事为转折点,与其说是对侄子的失望,不如说曾经沧海后的自我守卫。

《小团圆》中九林成年后找工作,楚娣的反应是“一个人要靠人帮总不行”。

九林也逐渐学会了与后妈翠华抱团取暖。

九林皱眉道:“二叔就是那样,现在简直神经有问题。抵押到了期,收到通知信就往抽屉里一搁。娘告诉我的。娘都气死了。”

“娘也许是气他不把东西落在她手里。”

九林急了。“不是,你不知道,娘好!是二叔,自己又不管,全都是这样糟掉了。倒是娘明白。”

九莉想道:“他爱翠华!”

当然她也能懂。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就有曲解的余地,可以自骗自,不像蕊秋只是一味的把他关在门外。

翠华就算不疼他,对成年的继子总还摆出母亲的姿态。这份姿态让裂缝中的孩子自觉有了皈依,毕竟,他没有打造自己的家园。

原标题:《裂缝中的孩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