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话》|忆陶寺,望故乡
忆陶寺,望故乡
○崔海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暮雨晨风里,二十四节气歌,日复一日,回荡在故乡人的耳畔。这歌谣中蕴藏着人与天地宇宙对话的密码。
立春了,吾乡人叫“打春”,有赶着耕牛下地干活的汉子,挥起皮鞭当空一甩,清脆悦耳的声音便在空中缭绕。鞭打耕牛,开启了春播秋收的又一个轮回。山绿了,雨水多起来,田里一片水汪汪的禾苗,蛙鸣声此起彼伏。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随着农事活动来临的,还有一个重大节日——祭祖。清明和其他节气不同,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平气计算结果,是唯一按照阳历定日子的节气。
清明前五天,是吾乡上坟的日子。经冬的麦田里,麦苗返青挺立,老家的说法,叫麦子“起身”。“起身”一词,形象地说出了麦子拔节生长的节点。
上坟那天,一个家族大大小小几十口人,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在青青的麦田里,站成肃穆的风景。每每回乡祭奠时看到沿途这样的情景,都生发出莫名的感动——枯荣之间,生命自有轮回,春风又绿,生生不息。
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对自然的敬畏、对节气的把握、对土地的热爱、对五谷的珍惜,在吾乡久远的时空里源远流长。
▲陶寺古观象台
十几年前,在陶寺乡东坡沟青翠无际的麦田里,考古人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陶寺遗址复原时,古观象台石破天惊、横空出世。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望去,崇山苍茫、云遮雾罩。先贤们就从这些缝隙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
能想到考古队员当时的激动心情。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分、秋分。“两分两至”,划分了四季,指导了农耕。
这个距今约4700年、陶寺遗址考古中重大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这个发现,进一步奠定了陶寺作为“帝尧古都”的地位,比世界上公认最早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近500年。
节气不饶人。这是吾乡老辈人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尊时而做,什么节气安排什么农事,是吾乡人的生活智慧。坐在村口大榆树下的瘸腿爷爷,总爱念叨“头伏萝卜末伏菜”“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农谚。从小到大,来来回回地听,和节气的亲密联系,渐渐熟记于心。
节气里蕴含太多的秘密、太多的过往,已融入吾乡的血脉基因当中。芒种时节的酷暑骄阳下拾过麦穗,秋风流云中摘过棉花,大雪时节的热炕头上喝过浓稠的热粥,除夕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守望中迎接过新春的太阳。在季节的运行里,体会二十四节气的美丽与多彩、耕耘与收获。
从故乡襄汾走出求学、打工的同乡们,天南海北,散居各地。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居何方,都怀着一份对四季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在自己的人生里辛勤耕耘,不负年华。回望故乡,东山脚下有一份永远的情怀与底气。
•本期文章素材节选自6月15日山西日报《忆陶寺 望故乡》,作者崔海昀。
• 本期部分音乐内容来源于《凉》《织梦》
• 本期部分声音内容来源于《陶寺古观象台》
• 本期朗读原声:张轶楠
• 本期音频制作:张轶楠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sxrbxmtb@163.com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原标题:《《山西话》|忆陶寺,望故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