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限流50%!线下演出7月8日缤纷重启,上海的剧院准备好了
文旅的恢复如常是一座城市活力焕发的“风向标”。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6月29日透露,7月8日起,上海市将逐步开放演出场所,与此同时,实行“错峰、预约、限流”等措施,文旅场所室内部分日接待量不超过原日定的最大承载量50%,室外最大承载量不超过75%。
上海多家剧院计划在7月8日开门迎客。这一天,线下演出将遍布上海各个角落,多点开花:上海音乐厅计划演出上海民族乐团的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上海美琪大戏院计划演出上海杂技团的海派杂技剧《战上海》,上海文化广场计划迎接上海芭蕾舞团的海派芭蕾舞剧《茶花女》,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计划用上海歌舞团的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重会舞迷……
线下演出在上海缤纷重启,上海各家剧院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方面做好演出的前瞻性策划,回馈观众,另一方面也在压实疫情防控安全运营的社会责任,守牢底线。
《永不消逝的电波》
《茶花女》
《熵》
室内限流50%,线下演出缤纷重启
在室内限流50%的基础上,上海大剧院将有序恢复线下演出,首批剧目包括上海芭蕾舞团的经典版芭蕾舞剧《天鹅湖》,以及引人注目的两台重磅新创大戏: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将以 “中国首秀”“上海首演”重振上海舞台,吸引观众重回线下剧场。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昆曲舞台的经典IP,《重逢·牡丹亭》将对原著进行重新解码,演绎柳梦梅和杜丽娘以“至情”冲破“生死梦中”的循环。该戏由剧作家罗周担任剧本整理改编,由马俊丰执导,由“梅花奖”得主张军、单雯饰主演,8月10日-14日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中国首演。
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同样是国际影视热门IP。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原定在上海创排、5月在上海首演,受疫情影响移师北京,前不久由袁弘、郑云龙、闫楠、王茂蕾等领衔首演,反响轰动。该剧由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参与联合出品,由中英两国实力团队打造,9月14日-25日将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上海首演。
此外,部分受疫情影响取消的演出,纷纷重新定档。未来三个月,上海大剧院将迎来话剧《红楼梦》《黑鸟》《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音乐剧《阿兔酱紫》《复活吧!胡萝卜》、儿童剧《宋庆龄和孩子们》、民族弦乐专场《海上弦风》等。“爆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也因疫情延期,将于明年1月重归上海大剧院。
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海大剧院运营管理、位于杨浦的YOUNG剧场,正在紧锣密鼓地重新规划开幕演出季。其中,话剧《春逝》取材自物理学家吴健雄、顾静徽,将于7月29日-31日演出。去年惊艳乌镇戏剧节,由李建军导演的多媒体影像戏剧《世界旦夕之间》,也将在9月2日-4日亮相。
与上海大剧院一街之隔的上海音乐厅,将于7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
当天上午10点,因疫情延期的“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将再次开放,并计划开放至8月30日;下午2点,上海音乐厅将开启剧场参观,带领爱乐者走近这座92岁的建筑,深入了解它的古往今来。参观活动在7月共计4场,将于近期开放预约。
当晚7点30分,上海音乐厅还将用上海民族乐团“小清新”风格的《栀子花开了》迎接乐迷,演绎一段属于青春的动人故事。此外,上海民族乐团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也将于8月回归,再次驻场上海音乐厅。
在黄浦江畔的另一侧,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也将于7月拉开大幕,有序恢复线下演出。针对夏日心情,东艺将以“艺游彩夏,为爱开花”为主题打造“夏日特辑”。
其间,上海歌剧院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吕嘉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奥斯卡获奖音乐大赏《冰雪奇缘》电影交响音乐会将陆续亮相。一票难求的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在沉淀之后重新出发,将推出两场音乐会。吕思清、李泉、龚琳娜、吉娜·爱丽丝等音乐家也将次第登场,带来听觉盛宴。
此外,东艺公益品牌“市民音乐会”系列将于7月中旬再次出发,带来12场音乐会。“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也已蓄势待发,将于7月中旬推出全年度16场音乐会。
上海的音乐剧也绽放出蓬勃生机,作为音乐剧演出的主力场所,上海文化广场准备好了。
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由文化广场制作出品,今年1月首秀上海,创造了年初沪上音乐剧口碑的小高潮,“自来水”们还在首演当天把剧目冲上微博热搜。在封尘了一整个春天后,这部口碑新作将于7月22日强势回归。
音乐剧《星际信使》中文版同样由文化广场制作出品,计划8月首演。该剧原定4月中旬建组,因为疫情转为线上排练。5月31日,剧组启动了线下排练,10位核心主创人员开始线下闭环排练,4位主演因为每天排练到深夜11点被戏称为“卷王”。
同时,“到花园去”环境式剧本体验活动也进入了筹备阶段。文化广场将把舞台延伸到剧场外,把整个花园作为舞台,以当下流行的沉浸式演出形式,对演艺新空间的开发进行创新性尝试。该剧预计于9月公演。
舞蹈演出方面也有新动态,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将以5台10场舞蹈作品迎接舞迷的回归。上海歌舞团的“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为7月的舞蹈盛宴拉开序幕,此外,上海芭蕾舞团的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金星舞蹈团的态度之作《野花》,由青年演员尹昉编导、谢欣舞蹈剧场演绎的现代舞作品《熵》,以及青年编导张曦的新作——新媒体融合舞剧《穹顶》,均将于7月纷至沓来。
此外,由上海交响乐团主办、和上海市民一年一会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也将于盛夏7月20日-30日如约而至,在线下演出的同时进行线上直播。
上海大剧院定时对剧场环境全面消毒,并对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消毒,此为大剧场观众厅
上海大剧院定时对剧场环境全面消毒,并对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消毒,此为多功能厅
上海大剧院定时对剧场环境全面消毒,并对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消毒,此为A+艺术空间
数字哨兵到岗,筑牢疫情防控底线
上海演出市场蓬勃恢复的同时,各家剧院也在筑牢疫情防控底线。
6月复业以来,上海大剧院展开“首席五星服务员”指导,对场务部分批开展礼宾员的集中培训,针对服务观众的各个环节进行演练;同时,利用舞台空档,大规模检视吊杆、音响、灯光等设备的零件损耗,控制系统的软件参数,一一进行清洁、维修、维护,为重拉大幕打好基础。
上海大剧院表示,将切实做好场所防控以及观众、演职人员、工作人员防护。环境消毒方面,对剧场环境多次开展全面的预防性消毒,重点区域适当增加消毒频次,配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入场要求方面,依托“数字哨兵”做好场所码、随申码、行程码、核酸检测信息“四码”必检工作,监测体温,落实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做好不使用智能手机人群的人工服务引导;防控宣传方面,“剧院小助手”抓马(Drama)在电子显示屏、告示牌等以亲切生动的方式,宣导入场观演注意事项。
6月1日,随着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上海音乐厅也从全面预防消毒、舞台设备及剧院建筑维护保养、剧院开门防疫筹备、剧院服务准备等方面着手,迎接剧院重启,以最好的形象迎接新老观众回归。
结合最新防疫要求,上海音乐厅将对公共区域进行每日三次及以上预防消毒,高频接触区域视使用情况增加消毒频次;同时,更新《观众防疫须知》,明确观众准入要求,制定详细观众入场口服务工作程序;培训“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量观众体温,加快检入效率,提升观众体验。
早在6月8日,上海文化广场就完成了环境采样检查,确保剧院以无疫的环境向市民开放。把门打开后,文化广场将实行“户外场所码+室内电子哨兵”共同协作的防疫模式,在确保安全无虞的基础上,保障观众的入场简中有序。在常态化运维中,文化广场还将进行每日消杀维护,并对公共区域及密闭空间每2小时消杀一次,为观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观演环境。
除此之外,文化广场在茂名南路的2号门外(瑞金大厦对面)设有“核酸小亭”,即应急核酸采样点,周一至周日均会开放,为附近社区居民、剧院观众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便利。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同样在防疫上有严格要求,副总经理郭辰晔告诉记者:剧场采用无接触支付方式,实名制购票;所有到场观众依次通过测温,查验行程码后,由观众入口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扫手机实时随申码或身份证原件进入剧场;所有观众必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正确佩戴口罩后进入剧场观演;不遵守剧场防疫规定的观众谢绝入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