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面向双碳要求的低碳城市规划实践探索——以烟台市为例

2022-06-29 18: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总体一所城士科技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面向双碳要求的低碳城市规划实践探索——以烟台市为例

● 参与部所:总体一所、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市政所、交通研究中心交通所

● 项目地点:山东省烟台市

● 完成时间:2021年10月

导读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既是约束力,更是驱动力,是以双碳倒逼社会、能源产业和发展方式变革的转型之路。在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双碳的认识,不仅是节能减排,中国特色的双碳发展路径核心内涵是发展中国家基于低碳转型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发展与低碳之间的关系。

项目概况

面对双碳战略的时代命题,烟台市发改委、山东省碳中和集团联合委托我院编制《烟台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旨在(1)以烟台为研究对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建设模式;(2)提出可指导各相关部门开展低碳工作的实施方案,研判烟台市可先期启动的重点示范地区和建设路径,建立可吸引招纳投资主体和金融机构的项目机会清单。

结合项目任务要求,通过广泛摸底、深入调研、数据分析、专家论证,规划形成包括四个主要内容的城市级双碳解决方案:

(1)一套“达峰测算方案”;

(2) 一套解决烟台市自身低碳转型发展的系统化方案;

(3)一套面向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主体的重点项目库和重点示范区;

(4) 一场协办烟台市低碳发展论坛。

项目认识

传统城市“双碳”相关工作偏重减碳行动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城市出现了一些运动式减碳的问题,造成减排成本和效益难以达到最优,甚至可能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

烟台低碳规划坚持中央政治局倡导的“先立后破”,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判研烟台低碳在全国的示范性;二是判研烟台高质量达峰可行性;三是判研烟台市通过哪些措施在碳达峰同时实现平稳发展;四是判研政府和市场协同推进实施的方法。

烟台市有条件、有基础成为全国第一批碳达峰城市,同时也有责任在达峰时间、达峰质量上率先示范,实现“提前达峰”和“高水平达峰”。

一是烟台代表了清洁能源优势大、基础好的城市,可以实现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2020年底烟台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市总装机容量45.5%,清洁能源装机及占比全省第一。在实现达峰的同时,新能源利用可以好上加好,在新能源设施建设、选址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示范探索。

二是在可行性上,不同于山东省其他工业城市的高能耗、高碳排的情况,烟台市工业发展具有“相对高能耗、相对低碳排”特征,也成为其率先达峰的优势条件。借力清洁能源带来的新兴低碳产业引入,可以实现产业平稳接续,也可以兼顾低碳转型和发展,实现高质量的碳达峰。

三是在典型性上,烟台市是典型的北方采暖城市和带型长距离通勤城市,用能方式和交通碳排放具有典型性。烟台地处北方采暖地区,社区减排压力大,人均碳排处于同类城市较高水平,全市居民生活碳排放构成当中应对冬季采暖供热占比为59%。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烟台具有带型长距离通勤特征,通勤距离几乎超过一线大城市,造成了交通的高碳排,针对这两项典型的特征,烟台的社区低碳和交通减碳,对相似城市也具有较高的示范意义。

图1 华北同纬度带地区各市社区人均碳排放水平(t/a)

针对烟台市的特征和问题,规划首先通过仿真测算,确定烟台市提前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可行性和时间目标、时间轴。其次面向达峰时间、达峰质量示范,重点围绕城市的关键减排领域提出低碳转型发展策略,即能源结构、耐碳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包含建筑)领域,辅以低碳技术和机制平台监视来落实达峰任务和中和路径。最后将通过各领域关键策略形成指导实施一系列的项目库、项目清单、示范地区。

项目创新点

本规划系统研究城市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方案、经济方案、社会方案、政策方案,项目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创新点1:探索城市级碳达峰仿真测算方法

市级碳达峰方案测算聚焦分部门的具体需求和发展趋势测算,受重大项目等因素影响较大。规划以自下而上测算为重点,以自上而下宏观测算为校核,综合获得较合理的达峰时间情景。

(1)通过自下而上对烟台市主要碳排放部门的排放量进行核算,判研工业、交通运输是两大排放关键部门,社区和园区是关键地区。通过测算,分别判定各部门达峰情景。工业碳排放占60%左右,碳达峰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炭占比的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占25%左右,碳达峰主要因素为大规模油改电。在整个达峰情景下,工业部门能耗将持续增长,能源结构优化关键因素是核能和风能的利用。

(2)通过自上而下的测算进行达峰校核。烟台市受到两个省级的重大石化项目(市级十四五计划之外)落位影响,预测曲线发生变化,预测指标中十四五经济目标调高、能耗目标调低,达峰时间后延。

创新点2:探索面向能源革命的城市能源体系与设施五网融合优化

这一轮的能源革命对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是一次机遇。以传统能源大网为基础框架推进,交通网、生态网、能源网、市政网、信息网五网融合发展。同时解决新增新能源设施与生态环境、农业种植、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创新点3:研究交通、社区(建筑)、产业、碳汇等其他关键减排要素与优化手段

(1)交通减排领域:构建不同低碳措施情景模型,提出最优交通综合减排措施。

构建不同低碳措施情景模型,从新能源导向、公交优先导向、职住平衡导向和综合措施导向来分析减碳潜力。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实现各项措施的最理想情况。综合各项措施不同程度的实现率,得到更接近真实效果的交通综合减碳措施的置信下限。

(2)社区减排领域:针对不同建设时期社区,提出容积率、能源供给、绿色建筑技术等方面的改造和新建策略。

以烟台为主要样本,同时扩展到北方地区230多个样本数据,通过模拟验算,确定了社区碳排与气候、容积率、房龄和人群收入有较高相关性,其中,人均碳排放水平与气候、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显著相关,地均碳排放与容积率、居住人口密度两项指标呈正相关。结合研究结论和烟台市社区建设现状,针对不同建设时期社区以及新建社区,提出容积率、能源供给、绿色建筑技术等方面的改造和新建策略。针对存量社区,主要进行建筑的节能改造和电气化改造,通过与休憩空间结合的绿色碳汇提高社区固碳效率;在新建社区上,强调夏季降温、冬季保暖,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增加绿色碳汇空间和采用新型的低碳设施技术。

图2 碳排放强度相关因素分析

图3 北方城市住宅供暖能耗与气温关系分析

图4 北方城市人均碳排放与冬季平均低温关系分析

(3)产业减排领域:细分不同耐碳性产业的具体策略和落实产业单元空间优化。

以合理保持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为前提,重点推进耐碳型产业细分和技术低碳转型,优化工业骨干力量。空间上,以存量产业单元、新建产业单元为基础,通过存量更新、集约新增、功能置换等手段为高碳排产业腾退和新兴双碳产业建设提供空间支撑,利用时序调配、奖惩措施等手段保障产业发展顺利过渡。

(4)蓝绿碳汇领域:基于城市用地的稀缺性,平衡内部性的土地价值与外部性的碳汇价值。

从生态价值角度出发,通过生态修复新增陆地碳汇能力、通过发展蓝碳技术提升海洋碳汇能力,结合近海-城区-近郊的观赏休闲需求,为城市用地叠加经济价值,构建复合碳汇网络。

实施成效

一是在烟台双碳论坛上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智能低碳城市规划方案,邀请解振华、杨伟民、蒋庆哲、尹稚等专家发言,扩大烟台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力。

二是规划成果得到山东省政府的认可,有力支撑了山东省、烟台市双碳政策制定。山东省2022碳达峰中和举措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借鉴烟台论坛举办的成功经验。《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举办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推动烟台开展智能低碳城市试点。” 《2022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系统实施能源网、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生态网‘五网融合’”。

三是规划成果辅助烟台市解决一系列实际的低碳发展问题,促成新能源企业合作和绿色金融机构授信达成。同时推动低碳示范区相关项目建设,包括低碳能源装备产业园的开工和烟台丁字湾双碳智谷规划的编制。

图5 烟台市双碳论坛举办情况

图6 自主知识产权证书和《北方社区碳排放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以烟台市为例》期刊封面

四是规划研究快速形成科研成果转化,获得2项自主知识产权,已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北方社区碳排放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以烟台市为例》。

图7 清华同衡院级双碳业务研究

五是烟台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级的低碳规划,进一步充实完善了院内开展的低碳规划技术研究,为低碳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提供有效借鉴。

专家点评

项目是碳达峰的背景下,以城市低碳为发展目标的规划;在碳达峰测算的前提下,对烟台的工具、交通和空间结构分别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五项空间工具,落实到实施项目方案中。

原标题:《面向双碳要求的低碳城市规划实践探索——以烟台市为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