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遗里的闽人智慧|跨山过水、见证巨变的木拱廊桥
在福建宁德市屏南县白玉溪上一座古色古香的纯木拱桥飞跨溪面之上,既气势雄奇,又灵巧轻盈;既与周边的乡村景观融为一体,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原来,该桥复刻自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白玉虹桥”。那么作为“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屏南县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桥呢?这要从木拱廊桥与虹桥的渊源说起。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复刻“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的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虹桥(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 提供)
木拱桥与木拱廊桥
至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的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水上木结构虹桥巧妙的建造与行人的熙攘景况。据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载:“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
这“以巨木虚架”的“无柱虹桥”在学术上称为木拱桥,据《宋会要》《宋史》载,解决了此前汴河上舟船频繁与桥墩相撞的问题,成了近千年来中国名桥的典范。
木拱桥随着宋室南迁迅速在北方绝迹,学术界一度认为技术已失传。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惊喜地在闽东北、浙西南一带找到了众多和汴水虹桥一样具有“编木”拱架结构的木拱桥2.0版——木拱廊桥。其中,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的木拱廊桥万安桥,始建于宋元祐五年(1090年),与汴水虹桥是同时代建筑。
屏南县万安桥 (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木拱廊桥与《清明上河图》所绘虹桥外观上有较大差别,为什么说它是木拱桥2.0版呢。在我国多雨的南方,在木构桥梁上加盖廊屋是常规操作,这种桥梁被统称为木廊桥。“木拱廊桥”比“木廊桥”多了一个“拱”字,就表示该廊桥采用了与汴水虹桥一样的拱架结构,可以实现木构桥梁的单拱最大跨度。仅从外观上简单判断,但凡单拱跨度超过二三十米的纯木构桥梁必是拱架结构。
白玉虹桥的编木结构(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屏南县龙津桥(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而“木拱廊桥”比“木拱桥”多了一个“廊”字,指的是在木拱桥上加盖廊屋,为行人以及桥身承重木构遮挡风雨,还能平衡应力、稳定结构。经较好维护的木拱廊桥可保用几百年。桥梁史专家唐寰澄对这种木拱廊桥作出了“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的高度评价。
屏南县广利桥(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我国现存的110多座古代木拱廊桥主要集中在山高林密、谷深涧险的闽东北、浙西南地区。其中,福建省占70%以上,并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闽东的木拱廊桥,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侏罗纪公园”。
屏南县千乘桥(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清末屏南棠口千乘桥老照片(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木拱廊桥充分体现古人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是典型的山地人居建筑遗产。作为学术界公认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建筑形态,木拱廊桥至今仍在峰岭耸峙、丘陵连绵的苍茫闽山间跨山过水,闪耀着福建先人智慧的光辉。
寿宁县杨梅州桥(寿宁县文化馆提供)
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牌匾(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2012年,福建宁德市屏南县的万安桥、千乘桥、龙津桥、广福桥、广利桥,寿宁县的大宝桥、鸾峰桥、杨梅州桥,周宁县三仙桥,政和县的后山桥、洋后桥、赤溪桥等12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周宁县三仙桥(周宁县文化馆提供)
寿宁县大宝桥 (寿宁县文化馆提供)
口传心授架长虹
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在福建传承最为完整有序。
集设计、掌握编梁核心技术、指挥现场施工为一身者,被尊称为主墨木匠,他们依靠口传心授、家族传承方式,遵循着规仪严格的程序,世代相沿。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闽屏为木拱廊桥上梁,梁上写有墨书。常见于廊屋的木架构之上的墨书,也为造桥技艺、官署社情、民风习俗研究等提供了大量至关重要的历史资料(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国家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春财,出生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村的木拱桥建造世家,祖父黄金书、伯父黄生富和父亲黄象颜都是著名的木拱桥主墨师傅。家学渊源、耳濡目染,黄春财15岁就开始随长辈学习技艺。
木拱桥营造技艺包括设计与施工两大部分。建桥前需根据自然、水文等环境因素设计出单孔、多孔等不同跨度的木拱廊桥。1954年,屏南万安桥重建西北两拱时,刚满18岁的黄春财和父亲一起担起主墨重任,在施工过程中他把施工图缩小画在纸上,完成了他的第一张木拱桥设计图。
黄春财手绘木拱廊桥设计图纸(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1959年,年仅23岁的黄春财就全面掌握了施工技术,主墨建造了屏南上墘村桥。木拱廊桥施工则主要包括建桥台、造拱架、架桥屋等。廊屋则设计为单檐、重檐以及二柱、四柱等多种形式。
建造拱架系统的工艺程序依次为:立将军柱、上三节苗、上五节苗、上剪刀苗、桥板苗与马腿等。木拱廊桥结构图(图源《“非遗”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辩证传承——以福建木拱廊桥为例》)
搬迁重建中的金造桥,工匠正在上桥板苗(郑道居 提供)
廊屋架构示意图(图源《闽东北寿宁木拱廊桥墨书初探》)
寿宁县鸾峰桥桥屋的四柱九檩穿斗式结构(寿宁县文化馆提供)
寿宁大宝桥的桥屋悬鱼(寿宁县文化馆提供)
近年来,随着木拱桥这一古桥瑰宝不断被桥梁与建筑界所重视与推崇,黄春财又有了施展技艺的空间。2004年主墨搬迁了屏南金造桥;2005年在屏南白水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建了长66米,两墩三孔的双龙桥;2008年,黄春财主墨建造的屏南十锦桥作为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示范木拱桥,建造流程被拍入电视申报片;2010年,完成了寿宁县“国保”木拱桥登云桥的易地搬迁;2011年重建被火毁的单拱跨度达36米、离水面高20多米的著名险桥——屏南百祥桥。
黄春财主墨建造的屏南县十锦桥(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屏南十锦桥的编木结构(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重建中的屏南县百祥桥(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黄春财积极投身木拱廊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三十多次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宣传木拱廊桥的独特之美,撰写专题论文参加学术研讨,成立木拱桥技艺传习所,其子黄闽屏、黄闽辉均能独立主墨建造木拱桥。
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手艺》节目的录制(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空余时间,黄春财还与妻子一起制作各种木拱桥模型,其中多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宁德市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与展示。
黄春财夫妇与德国桥梁专家交流(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提供)
文化交通两相宜
政和县后山桥(政和县博物馆提供)
政和县洋后桥(政和县博物馆提供)
木拱廊桥不仅仅提供了交通的功能,还普遍是农村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各地廊桥的廊屋普遍设有戏台、凳床、摊点等,是村民饮茶、纳凉、看戏、集会、歇息、观赏、贸易等重要活动场所。每年端午、七夕等节日群众都在木拱桥上举行“走桥”等民俗活动。这使得木拱廊桥具备了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成为凝聚社区民众情感、维系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文化象征和纽带。
寿宁仙宫桥的集市(寿宁县文化馆提供)
鸾峰桥,全国单拱跨度最长的贯木拱廊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下党乡。
寿宁县鸾峰桥(龚建摄)
刚刚出版的《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寿宁县下党乡调研。
下党人坐不住了。一下子来这么多人考察、调研,在哪里歇脚、在哪里开会?
乡里找来找去,盯上了下党乡政府所在地的鸾峰桥。大家纷纷贡献出家里的凳子、桌子、脸盆,给客人歇脚、洗脸做准备……
午饭是在鸾峰桥上吃的。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2019年7月中旬,下党乡6名干部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下党脱贫的喜讯。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回信,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喜讯传遍村落,上百名干部、群众聚集鸾峰桥上分享喜悦。近三年来,下党乡牢记嘱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在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方面不懈努力、积极探索,乡亲们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十多年过去,鸾峰桥静静地见证下党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摆脱贫困和全面小康,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历史性巨变。
政和县赤溪桥(政和县博物馆提供)
木拱廊桥就是这样一个乡村文化环境高度相融的建筑,平日里隐于木屋瓦房之中,当人们需要时,它就是风雨不侵的巨屋广厦,天堑不阻的彼岸之桥,集中体现了我们先人的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审美意识。
“似云横百尺,横跨东西岸。”现在,木拱廊桥在乡村振兴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它一头连接宋代的文化辉煌,一头连接当代的繁荣与复兴。
屏南县广福桥(许少华摄)
(出品:“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新福建客户端、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
参考文献
缪小龙:《廊桥遗梦闽浙寻——闽东南、浙西北贯木拱廊桥考》,《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缪远 薛怀刚 李振:《闽东北寿宁木拱廊桥墨书初探》,《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吴世丹:《“非遗”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辩证传承——以福建木拱廊桥为例》,《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作者:苏旭东
作者单位:宁德市屏南县社科联
原标题:《非遗里的闽人智慧 | 跨山过水、见证巨变的木拱廊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