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生大事》,用温情喜剧和烟火气包裹着的严肃命题
6月24日上映的殡葬题材电影《人生大事》,突破了小题材的天然局限性,讲述了一个用温情喜剧和人间烟火气包裹着的有关生与死的故事,让我们能够在笑声和泪水当中感受到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和孤儿武小文(杨恩又饰)之间双向治愈的力量。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红白喜事”一词绝对是一个微妙且模糊的存在。结婚做寿和丧事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意涵,但在《人生大事》中,我们却能从仅有一墙之隔的婚庆店和“上天堂”中得到别样的解读:除了生死,人生别无大事。
聚焦市井小人物的英雄故事
《人生大事》虽然讲的是殡葬题材,但并非颓丧的一哭到底或者简单的只谈生死,而是通过聚焦市井小人物的英雄故事,启发观众从死亡的角度出发,再度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向死而生”,这就是对于传统观念中殡葬话题偏见的“破”。
莫三妹和武小文之间的初次相遇,是在武小文外婆的葬礼上。小孩子明明不需要太早接触生死,我们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将生死的真相以及大人世界的谎言撕碎摆在他们面前。故事的最开始,武小文认为是殡葬师带走了她的外婆,切断了她和外婆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交流,于是在一次次不依不饶、看似胡闹的举动和一声声“还我外婆”的真切呼唤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孩子用一腔孤勇构造出的英雄世界,也更能体会到留守儿童与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此外,影片中也不乏黑色幽默和充满戏剧性的冲突。在一场白事当中,小文天真地在小女孩骨灰盒上画画,被莫三妹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最终因为善良的本意,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女孩父母的谅解。用童心看生死,尽管荒诞,却是生命最纯粹的注脚。
给活人办葬礼,这在莫三妹的从业生涯中从未有过,三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却毅然开创这个先河,虽然终被制止,但其闹剧之后折射出的人性的善意与温情又让所有人的灵魂为之一颤。
打过架,坐过牢,被女友戴绿帽,原先想要“摆烂”的莫三妹的人生因为小文的到来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一次次冲突的磨合当中,小文也从三妹眼里的“丧星”变成了“福星”。与其说三妹对小文的好是人性使然,倒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嫁接,是他弥补自身童年缺陷的一种做法。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走在治愈与被治愈的路上,这是情感抚慰内核的“立”。
死亡一直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压抑着人们的内心,使得情感无法肆意宣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影视作品内容的呈现。而正是因为市井小人物身上的烟火气息,他们的英雄故事才更加有冲突感,不至于落入“假大空”的套路,从而引发更多观众的共情。故事的最后,一对新人从婚庆店走向上天堂,不正是向我们诠释了生死的和解及对于其边界的突破吗?
用温情喜剧和烟火气包裹着的严肃命题
《人生大事》选取殡葬这样一种小众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稀缺题材的市场空白。正如去年清明档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将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苦痛和诸多不公搬上大荧幕,在以孩童为主体的故事中讲述中国式亲情关系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一点来看,小众题材与别样主体的内容碰撞已经让《人生大事》初步具备成为今年暑期档开端热门电影的基础元素。
殡葬师行业更多接触的是生老病死、人情世故,他们比寻常人更能洞悉生活的背面。而本片在原有题材的基础上加入了孩子的元素,无疑是近年来国产电影在叙事手法和内容方面的一大创新,口碑向好自然也在意料当中。
生与死是这部影片想要探讨的中心问题,而能否将生死问题的解读放置在更加广阔的现实空间当中,这其实考验了从演员到编剧再到导演对于素材的灵活运用能力。白事红拍的轻喜剧模式,与莫三妹的情感纠葛、武小文的对于亲情的探寻交织在一起,反而淡化了殡葬题材的严肃感,能够在商业性与文艺性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本剧的开头和结尾响起的《送别》一歌,亦将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推至更远更深处。
在淘票票《人生大事》的影评区,不少观众表示“还想再去影院二刷这部电影”、“情节紧凑,根本不够看”,主要是因为本部影片成功跳脱了单一的叙事逻辑,进行多线交织的描写。莫三妹的生活是一地鸡毛,自身家庭的变化和事业发展的不顺利正在逐渐磨平他的棱角。倘若以莫三妹的角度进行描写,再加上其殡葬师的特殊角色,也能达成完整的叙事,但整体基调无疑是偏向沉重的。在武小文到来之前,莫三妹已经将生活中的离别视为一种常态,甚至造就了他在影片最初面对生死的一种麻木。
幸运的是,武小文的到来让他“终于有了一件上心的事”。在他们的日常相处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的中国式亲情——不是父女,胜似父女。当他们彼此的命运轨迹交汇到一起,便能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目前,口碑先行的《人生大事》在猫眼与淘票票上均获得了9.6分的高评分。同时,《人生大事》也在淘票票上正在上映的8.7分的《坏蛋联盟》、8.5分的《一周的朋友》、7.9分的《侏罗纪世界3》等影片中脱颖而出,为今年暑期档电影的发展开了个好头。
致敬永不消逝的爱和种星星的人
从角色的塑造方面来看,莫三妹作为一个成长矛盾型人物,本身并不符合观众对于“完美主角”的期许,但也正是因为有着诸多不完美特质的存在,他身上的“人性”才显得更加真实。从电影人物过渡到我们身边的人物,或许仅仅是需要一句地道的武汉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电影角色的塑造并不存在定式,不完美的人物往往能够成就意料之外的效果。谁说成年人精雕细琢的演技和小朋友直观的情感表达就一定站在对立面?《人生大事》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形式碰撞到一起,反而更加丰富了人物的形象,让生活的刺痛感深入人心。
从影片表达的主题来看,在生死之外,《人生大事》展现出了别样的温情。莫三妹和武小文在影片中都有着被赋予的另一种形象:莫三妹是因生活所迫被系上了紧箍咒的大圣,虽然成年人的身份以及过往的人生阅历让他变得更加冷静,但他也同样面临着很多难以挣脱的枷锁,会为了父亲的房子费尽心机,会为了女友的离开黯然神伤,也会因为工作的不顺感觉自己被压在了难以挣脱的“五指山”下。
熟悉《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大圣即使有着万般神通,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外力的帮助才得以脱身。莫三妹并没有等来他的“唐僧”,反而等来了那个扎着丸子头的“哪吒”小文。一直以来,哪吒都以反抗父权的形象示人,因此在影片前期,她的胡闹时常让莫三妹感到非常头痛。但是最终,他们一个找到了缺失的父爱,一个甘愿走进束缚当中。
不管生老病死,都不过一场人间烟火,《人生大事》的英文名为《lighting up the stars》,我们可以解读为:“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而殡葬师正是那个种星星的人。”给逝者以慰藉,给生者以向死而生的勇气是他们职业被赋予的天然使命。死亡的庄严与临别的温情从来就不是相互分离的,生死与爱恨同为人生大事。
经过点映与正式上映之后,《人生大事》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口碑,也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观众对于殡葬师职业和死亡话题的思考。但真正能够让《人生大事》破圈的,绝不仅仅是对于某一个职业的揭秘或者一种偏见的打破。
《人生大事》的高口碑无疑为当下处于低位的电影市场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对于暑期档影片来说,要想真正实现破冰,还需要更加丰富的创作题材,因此,《人生大事》仅仅是一个开始。
正如圣经所说:“尘归尘,土归土,让往生者安宁,让自在世者重获解脱。”不避讳对于死亡的讨论,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也唯有爱这离合爱这悲欢,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烟火人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