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 +1262
夺冠后李昊桐跪地痛哭,中国高尔夫神童这四年经历了什么?

李昊桐终结了长达四年的冠军荒。
“一切的情绪都在这一杆了……感谢强大的对手,感谢不放弃的自己,感谢在低谷时期一路陪伴和相信我的人……”
“4年零149天之后的冠军,来得很不容易,但是我做到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继续战斗吧!”这是李昊桐在社交媒体上写下的一段话。
27日,在德国慕尼黑结束的BMW国际公开赛中,这位26岁的中国球员通过加洞赛力克比利时名将托马斯·皮特斯,以四轮266杆、低于标准杆22杆的佳绩勇夺个人第三个DP世界巡回赛(前身为欧巡赛)冠军。
他终结了自2018年1月以来的漫长冠军荒——夺冠一刻,激动的李昊桐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跪地痛哭。

李昊桐夺冠后在赛场痛哭。
“我曾想放弃高尔夫”
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选手,李昊桐的起步令人艳羡,早在2009年,年仅14岁的他便拿到了生涯首个冠军,转职业后,更是一帆风顺。
2016年,年仅21岁的李昊桐在中国公开赛夺冠,首次加冕欧巡赛;2017年,李昊桐在英国高尔夫球公开赛上获得第3名,刷新了中国高尔夫球员在大满贯中的历史最佳战绩。
2018年,李昊桐在迪拜沙漠精英赛中再度捧起欧巡赛冠军奖杯,低于标准杆23杆的成绩还刷新了欧巡赛保持16年、由托马斯·比约恩创下的最低总杆数纪录。

看上去,这个年轻人的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彼时他已经成为中国高尔夫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然而,接下来的故事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
李昊桐的状态突然开始走低,不但与冠军无缘,过去两年,他在赛场上的表现只能用“挣扎”来形容——他曾经连续14场比赛未能晋级,世界排名滑落出前450名,一度陷入DP世界巡回赛的保卡危机……
当下李昊桐的自述中你可以读懂那种痛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几年我经历了什么,10个月前,我曾经都想要放弃高尔夫。如果当时有人和我说,我会再次获胜,我根本不相信……”
李昊桐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为了找回状态,他一边调整心理,另一边比过去更加刻苦的训练,“没有一滴汗水会被辜负,干就完了。”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李昊桐用这样的话激励自己。

李昊桐和球童兴奋拥抱。
双手掩面,忘情痛哭
进入2022年后,李昊桐在一些比赛中慢慢找回了感觉。
1月份的索尼公开赛,他打出低于标准杆15杆,最终并列位于12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这项赛事中的最好排名。
4月份,DP世界巡回赛半田锦标赛,最后一轮,李昊桐连续9洞抓鸟,以-10杆总成绩排名单独第六,本赛季第二次前十完赛。
这一刻,人们预感到那个曾经的天才少年就要回来了,而在慕尼黑埃谦里高尔夫俱乐部,李昊桐的表现还是震惊了所有人。

平心而论,这不是一场容易的胜利。李昊桐在领先组展开决赛轮的18洞争夺,前5个洞打下3只小鸟,领先优势扩大到5杆,随后遭遇背靠背的柏忌,加上比利时球员托马斯·皮特斯发挥上佳,李昊桐转场时只手握2杆领先优势。
后九洞,李昊桐又连续两个柏忌后,一直与皮特斯并列领先,两人不得不以-22杆同样的总成绩进入延长赛。
加洞中,李昊桐再次在果岭边上的切球出现大失误,导致陷入12米推杆的尴尬境地。关键时刻,他神奇地一杆推进,将压力转到皮特斯一边。后者未能抓鸟,李昊桐赢得冠军!
第一时间,李昊桐与球童拥抱在一起,他又蹦又跳……脱离球童的怀抱后,他又摘下帽子,一把摔在地上,然后双手掩面,跪了下去,头触着草坪忘情痛哭,直到一位朋友把他一把拉起来。

李昊桐掩面而泣。
四年的积郁,一扫而空
“我也想不到我会这么激动,可能因为我过去没有想过高尔夫竟然如此之难,经历了那些艰难的日子,我意识到,再次打出好成绩的感觉是如此美妙。”
李昊桐赛后这样解释自己的情不自已,他复盘比赛时也谈到自己一度就要错失冠军,“延长赛切杆没打好时,我以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可是,这就是高尔夫。”
一定程度上,这场艰难的胜利就仿佛李昊桐职业生涯的缩影——他曾经处在最好的位置,但又连续遭遇挫折,而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的坚持与不放弃完成了最荡气回肠的一击。
这一刻,4年5个月的冠军荒连同曾经淤积在心底的压抑都被一扫而空。
在赢得BMW国际公开赛冠军的34万欧元冠军奖金后,李昊桐拿到460个迪拜竞赛积分,排名连升38位来到第17位。
这让他超越了袁也淳,时隔一年重返世界排名中国男子第一,同时获得了英国公开赛的入场券。
他将在下月中旬出战这场年度大满贯收官战,成为今年首位出战男子四大赛的中国球员。

- 大秀肌肉
- 国家卫健委驳美炒作病毒溯源
- 明日出征!航天员详细信息来了

- 河南郑州拟调整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男性延长到68岁,女性延长到63岁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特斯拉涨约7%

- 约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
- 一部国产经典动画片,主人公是一只当警官的黑猫

- 19何竹康同志逝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