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台北故宫“巨幅名作”,呈现《重修山河堰碑》墨拓
宋代《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陕西汉中地区分布在褒斜古道南端的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的104种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块碑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地建水利被淹,国务院将这104种摩崖中的十三种碑刻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同时将岩石切割后收入汉中博物馆,后来称为《汉魏石门十三品》。《重修山河堰碑》碑刻就是其中之一。
澎湃新闻获悉,6月28日,《重修山河堰碑》墨拓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巨幅名作”上对外展出。此碑是宋代隶书书法家晏袤所书,其结体开张,气息雄阔。清人欧阳辅《集古求真》评价道:“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第一,此记雄厚生动,具有汉人遗意,杂置汉碑中,几难分别。”展览将持续至10月2日。
宋 晏袤 重修山河堰杯墨拓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河堰落成记》刻于绍熙五年(1194),内容为绍熙四年夏水患,官府百姓集资修堰,特铭功为纪。碑刻释文:绍熙五年,山河堰落成,郡太守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艺、戍帅王宗廉,以二月丙辰徕劳工徒。堰别为六,凡九百三十五丈,酾渠四百一十丈。木以工计,七十二万四千九百有奇,工以人计,一十五万九千八百有奇。先是四年夏,大水,六堰尽决。秋,使者被旨兼守事,会凡役,慨念民输当四倍于每岁之常,乃官出钱万缗,为民助。查沆、贾嗣祖、晏袤、张丙实董其事。
杨震方在《碑帖叙录》述:“《山河堰落成记》,宋绍熙五年刻,在褒城,今陕西勉县,摩崖刻,晏袤书,隶书十六行,行九字,字大六寸许。笔法徒《鄐君碑》出,以校晏袤书《石门题记》二则,笔意相似,故知为晏书无疑。”
宋 晏袤 重修山河堰杯墨拓本(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晏袤,字亍德。南宋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宰相与文学家晏殊(991—1055)四世孙,宋代隶书代表。绍熙年间(1190-1194)任陕西南郑县令,当地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摩崖13品中,《鄐君摩崖释文》、《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和《山河堰落成记》三品均出自晏袤之手。
《鄐君摩崖释文》是楷书作品,在绍熙五年(1194年)刻。 绍熙四年(1193)因为雨水冲刷,刻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显露出来。晏袤发现后非常兴奋,于是在原摩崖下方另刻了一方摩崖,即将这方汉代摩崖初次发现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文字的内容加以注释,考古学家称之为《鄐君碑释文》摩崖。
《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是晏袤将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270)刻的《潘宗伯、韩仲元造桥格》和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刻的《李苞通阁道》两方摩崖阐文释义,于庆元元年(1195)中秋, 用楷书刻于石门南口外右侧崖。
宋 晏袤 重修山河堰杯墨拓本(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晏袤 重修山河堰杯墨拓本(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晏袤的这三件作品中,以《山河堰落成记》境界绝高,最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被推为宋隶杰作,其结体开张,气息雄阔,用笔横细竖粗,撇捺波势的放纵,是汉代摩崖隶书体的传薪,又具有宋人笔法的生动流畅。清人欧阳辅《集古求真》谓:“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第一,此记雄厚生动,具有汉人遗意,杂置汉碑中,几难分别。”但其价值与意义目前尚有争议,未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理解。
宋 晏袤 重修山河堰杯墨拓本(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晏袤 重修山河堰杯墨拓本(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悉,石门十三品中,除出自宋人晏袤的三品外,还有汉刻8种,曹魏和北魏石刻各1种。记述或赞颂褒斜道修治通塞历史的汉魏摩崖有5种。
这些石刻反映了我国文字由篆到隶、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过程,是文字发展的历史真迹,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书法演变的历史轨迹。同时,它们是研究汉魏书法的实物标本,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发挥了启迪和推动作用。汉中石门迄今仍遗存有为数可观的汉魏石刻书法摩崖,1000多年来,一直为历代学者所推崇。清代大学者杨守敬、康有为均称赞石门书法艺术。光绪五年(1880年)石门石刻经杨守敬介绍到日本,受到东瀛书界的激赏,许多日本书法家购买石门摩崖拓片进行研究,被列为学习书法“必修之古典”。直到现在,日本书法界仍对汉中石门摩崖石刻给予高度评价。
康有为十分推崇石门摩崖,他把古代著名石刻分为六等: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高品、四曰精品、五曰逸品、六曰能品。上世纪四十年代,《石门颂》的影印件曾多次再版问世。孙中山先生和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也极其推崇石门书法。于右任先生曾有“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的诗句。黄镇同志曾题词,赞誉为“国之瑰宝”。清代书法名家罗秀书评价说:“其飘逸也,如凤舞晴空而其羽毛鲜丽。”
山河堰示意图
山河堰旧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