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毕业致辞|刘俏:躬身入局,站在下方,做思想领域的探险者和旅行家
编者按:
又到一年毕业季。毕业典礼上,老师们给毕业生上的“最后一课”备受关注。面对学生离开老师,老师总免不了嘱咐几句。而其中不少致辞,不只贴近现实,而且启人深思。
本期我们刊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的毕业致辞。在致辞中,刘俏教授和大家一起重温学会思考的重要性,并引用物理学家费曼的一句话“科学家是探险者,哲学家是旅行家”,提醒同学们培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有价值的思想,既需要做探险者,也需要做旅行家。我们需要科学思辨,去正确量度我们面临问题的难度和实现目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做探险者);同时需要价值判断,学会尊重不同选择背后的立场和诉求(做旅行家)。刘俏一再强调:人要想理解,首先得站在下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新的、伟大的思想,需要冷静的理性清流,我热切地祝愿大家,躬身入局,站在下方,保持谦卑之心,做思想领域的探险者和旅行家。”
澎湃商学院将继续选刊各高校教授、校友代表的精彩致辞,也欢迎诸位读者在文后留言推荐令你难忘的毕业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亲友、同事和朋友:
今天一千零七十二名2022届北大光华本科和研究生各个项目的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开启生命中新的一个章节。请允许我代表光华管理学院对2022届本科和研究生项目新晋毕业生们表示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因为疫情影响,过去两年多时间你们经历了“云课堂”“云讲座”“云实习”“云答辩”甚至包括今天的“云毕业”;“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Global MBA的很多同学在线上完成了项目的全部学习。这个过程中,你们展现出非凡的韧性、耐心、巨大挑战下适应变化、改变自己的意志和能力。里尔克说过,“凝视过天空的人,终将赞扬这天空”,今后有一天我们回望这段时间,会深刻体会到经历过的一切赋予我们的意义。请让我借此机会感谢你们的坚持、宽容和理解!(我也建议现场和线上的每位同学作为2022年光华毕业生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为自己鼓掌)
我第一次见到你们中的很多人是在2018年9月学院的开学典礼上,同样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同样是一个无比炎热的日子。那天,我将你们的光华岁月描述成你们人生中一个伟大的拐角,而从这个拐角出发,你们的努力将汇聚起来去建设我们希望看到的未来,你们将带给这个时代一个伟大的拐角。如今,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真正深刻的思想和坚决果断的行动,需要你们通过这一切穿越岁月山海和世界的荒芜,赋予未来意义和希望。
过去三个多月,通过线上coffee chat、线下见面等方式,2022届的一些同学和我讨论过他们即将开始的人生旅程并征求我的建议。我能感受到你们那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兴奋和焦虑,但是很遗憾,面对无穷莫测的永恒,想把复杂到无法简化的生命和世界浓缩成几条人生法则,确实太难了,毕竟,生活宝典本不存在,人生导师又何其虚幻。今天,在大家毕业之际,我还是选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作为临别叮嘱,和大家重温学会思考的重要性。
时代越喧嚣,岁月越曲折,学会思考就越加珍贵——“没学会思考,那本意是用来点亮世界的,到头来却让世界变得更加黑暗。”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我和光华的另外两位老师周黎安教授和涂艳苹教授联合为光华的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叫《科学思维与实践论》的讨论课,我们和本科同学们一起探讨如何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迎接波诡云谲、瞬间变化的世界带来的各种挑战。在为准备课程所进行的多次讨论中,我们发现彼此对正确思维方式的理解惊人的一致,它包含科学思辨(scientific reasoning)和价值判断(moral reasoning)这两个无法分割的部分,前者有关科学,后者涉及哲学价值观。二十世纪最有趣的人类灵魂之一,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科学家是探险者,哲学家是旅行家。”沿用费曼的表述,培育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有价值的思想,我们既需要做探险者,也需要做旅行家。
“群山在呼唤,我必须出发”—— 思想领域的探险者是自己生活的出题者和答题者。他们目存高远,全身心拥抱思想探索的乐趣;他们基于伟大的实证主义传统,定义正确且重要的问题,并以理论和证据的充分性,认知潜藏在复杂性后面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规律;他们顽强地拓展人类已知世界的边界,直至提出动摇现有理论的基础性问题,并以新的答案重新建构;他们笃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无法理解”;他们是人类思想的一座座高峰。
效仿伟大的探险者,当然是我们学习正确思考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仅仅做探险者是不够的。人类对任何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从来无法摆脱价值判断——选择探究什么样的人间奇险,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路径等。正因为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介入思想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惯常接受的“真知灼见”、包括那些我们已经贴上“真理”标签的科学知识都是暂时和相对的,它们受限于这些理论或是观点的提出者背后的价值判断。不能清晰地认识这一点,我们容易陷入思想上的偏执,对不合己意的观点或是认知全面排斥,而这种断然否定不是真的看到问题或者解决问题,而纯粹是为了知识和观点上的自我正义。稍不小心,我们就兴高采烈、心甘情愿地陷入哈耶克所说的“知识的僭妄”(The Pretence of Knowledge)——无视我们深信不疑的知识的局限性,手拿着锤子,看到满世界都是需要被捶打的钉子。
所以,我们还需要做思想领域的旅行家。与探险者以征服目的地为绝对目标不同,旅行家更在意沿途的风景,遍历千山万水,走过岁月沧桑,他们发自内心欣赏和赞美大自然的百怪千奇,拥抱差异性所带来的认知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相信科学知识是不确定的,对在思考过程中学会“与怀疑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他们深知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思想和知识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因而愿意从对立甚至针锋相对的角度看问题,而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得出同样但是更易于被人接受的道理。
在这里,我想稍稍偏离探险者和旅行家这一主题,做一个现场调查,请大家从下面两个政策目标中选出你认为更重要的一个:(a)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免费教育(大约人均$5000一年);(b)未来三十年地面温度减低0.1摄氏度。
据测算,达成这两个目标对全世界而言所需成本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也都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完成的目标,大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选择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是选择(a)还是选择(b)的同学更关心人类的可持续?现在我告诉你们,特朗普的政策目标与选项(a)更接近,你会改变你的选择吗?事实上,这两个选项反映的是人们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的不同风险偏好,选择(a)的人风险容忍度更高一些,而选择(b)的人则倾向于认为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不同风险偏好决定了资源配置上的不同选择,这是大家在经济学原理课上学到的最基础的一个理论;但我们在争论时,我们会考虑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吗?
真正理解我们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找到适宜的应对措施,如上面这个例子所示,我们需要科学思辨去正确量度我们面临问题的难度和实现目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做探险者);我们同时需要价值判断,学会尊重不同选择背后的立场和诉求(做旅行家)。“人要想理解(understanding),首先得站在下方(stand under)。”在思辨过程中,如果不同利益相关方能够站在下方,聆听彼此真正的诉求和顾虑,相互站到对方立场去反思和妥协,那么真正的理性的声音就不会被一片最廉价的喧嚣所覆盖,我们更容易求同存异,寻找到最大的共识——这是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棘手问题的基础。
怎样才能成为思想领域的探险者和旅行家?我希望大家尊重世界和物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自觉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子;甚至,我希望你们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因为现实命运使你承受的痛苦,更容易让你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开始换位思考,学会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恢复研究生教育四十多年来,培养的硕士及硕士以上的毕业生总数只有一千万,占总人口比例不到百分之一。2022届的毕业生们,如果你们只是停留在你所熟悉的“朋友圈”里看世界,那么你注定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非常小的一部分。身处金字塔尖的优越感会加剧你们思想上的傲慢,甚至让你们变得偏狭。请允许我再次强调——人要想理解,首先得站在下方。
我希望大家终身学习,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真正的阅读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卡尔维诺语)。”就像博尔赫斯写过的那样——“静静的书架上堆放着各种图书,那宁静的怒吼在其中的一册内沉睡。它沉睡着等待。”你也必须去写,写你所经历的、所看见的、所热爱的和所失去的。你不需要成为作家或是诗人,你只需要去真诚地表达。坚持阅读和写作,这些无用之用不能给你带来财富,但会让你更有价值。
“未来是晴是雨,我们不得而知。”在这里,我把葡萄牙诗人索菲娅·安德雷森《未来是一个清晨》这首诗送给大家,希望你们的未来是一个清晨。
驱散滞留在你头上的乌云,
驱散带走你目光的飞鸟,
驱散比石头更沉重的梦魇。
哪怕我的表情把你刺穿
让你自孤独滚入尘埃,
哪怕我的声音灼烧你呼吸的空气,
让你的双眼再无法凝视,
此刻我来了,你必须看见我。
2022届毕业生们,未来已来,世界需要你们!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新的、伟大的思想,需要冷静的理性清流,我热切地祝愿大家,躬身入局,站在下方,保持谦卑之心,做思想领域的探险者和旅行家。
再次祝贺大家!毕业快乐!
2022年6月25日
(本文原题为《探险者与旅行家丨北大光华院长刘俏2022年毕业致辞》,作者刘俏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