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日报刊文: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招生影响几何
眼下,考生和家长马上进入高考志愿填报的当口,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似是他们填报过程中的必修课。总体而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必然影响到考生的志愿填报、高校招生、家长及社会的选择取向,不过这种影响又因人、因校、因地域而异,很难一言以概之。
一直以来都有零星的声音认为,既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那么是否还需要读大学?如果有人放弃上大学,大学报考人数和竞争是否会降低?其实,事实恰恰相反。虽然大学教育对就业所能发挥的总效能下降了,读大学的收益与成本比也在下滑,但高等教育背景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大学报考比率和竞争压力短期内都不会下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报名加入高考就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多地中职毕业生占到高考总报名人数的20%以上,2020年中职毕业生中65%选择升入高等学校而不是就业。
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57.8%,多省高考升学率已超90%。对于这90%的人来说,问题不在于上不上大学,而在于上什么样的大学。笔者认为,就业状况对于择校决策的影响将会逐渐扩大。
对于大学而言,那些就业率低的专业和学校,报考人数将显著减少,无人报考或实际不来校报到率及不满意度也都会攀升。随着此类专业和学校增加,近些年已经出现的专业撤销或更名情况将更加频繁。大学如果不推进改革,重新校准定位,积极主动融入人力资源市场,被动步步调整下难言美好未来。
事实上,就业压力加大是人力资源市场对高校的一次形塑。志愿填报选择,让考生、家长和社会进一步认识高校。在了解到相关高校的更多信息后,考生和家长会进一步精挑细选,更偏向于追逐少数处于塔尖的高校和专业。尽管这些高校和专业数量有限,获得这些高校与专业的学历相较于从前的效能也在降低,但相对于同期的其他高校仍具有相对优势。当这类学校与专业在招生上被力捧,或也遭遇发展方向的迷失,减弱升级发展的动力。
对处于塔身与塔基的高校来说,招生的难度或加大,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获得真实可用的知识与能力的紧迫性更加凸显。这类高校当投入更大的精力,了解入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开设更有效的课程,设计更能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学安排。如此转变越自觉积极主动,就越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与效果。
对于高校而言,如果没办法让入校学生更好落实就业,就难获持续发展。曾经被看重的本科,甚至更为细分的一本、二本等这些等级标签的重要性将下降,某所学校和专业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及人力资源市场所需,将变得更为重要。这两方面的需求客观上都是分层的,高校需要准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自己可能满足的层级,找到可能拓展的空间。
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社会、家长衡量一个学校好与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招生的生源状况。这已成基本事实,高校必须面对。入校学生经过在校几年的培养和教育,能否得到用人机构的认可、顺利就业,将越来越成为高校必须接受的检验。这把尺子既是对学生个人的检验,也是对就读学校的检验,更是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等的检验。
但仅仅指望通过就业环节解决所有问题是短视的,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从整体上依据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特征和功能,改进高校管理体制,让高校在招生、培养过程、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管理体制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自觉、自主融入市场体系,才能获得更加宽广、灵活的改进空间,为包括就业在内的学校各方面工作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作者:储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