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树寻踪!天坛古树藏着哪些秘密?

2022-06-27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周亚楠 中国环境

俯瞰北京天坛,中轴线上安静地矗立着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三个大大的圆,一片红墙蓝瓦外,你是否注意到那簇拥着的“绿色”?它们就是有着逾百岁高龄的天坛古树群,如卫士一般,将天坛“包裹”得严严实实。

那么,何谓古树?数百年来,天坛的这些古树背后又藏着哪些秘密?记者采访了天坛公园园林科高级工程师张卉。

多老的树是古树?

“童童古柏益苍然”“古木含慈翠色参”……漫步在600多岁的天坛公园,入目皆是一棵棵参天古树,守卫在古建筑旁,红绿辉映间,尽显着庄严肃穆,也见证着600多年历史的变迁。

“随着天坛内建筑的建成,模仿自然环境的绿色林木也应制而栽。”张卉告诉记者,“天坛内的古树,在最初栽植的时候,目的是为了烘托祭祀氛围,基本和主体建筑的年龄接近。”

提到古树,很多人可能会问:多老的树算是古树?满足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成为一棵古树?

“对于古树名木年龄的确认,大家比较熟悉的方法是数年轮,但是不能锯掉古树,那样树就死掉了,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在实践中,经过很多专家不断考察、探索、总结,形成了一个行业标准。”2007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制定颁布了地方标准《古树名木评价标准》(DB11/T 478),其中规定,“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根据《古树名木评价标准》,树龄超过300年(含300)的为一级古树,树龄在100年(含100)以上300年以下的为二级古树。而对于普遍种植以采果为目的的经济树种和无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速生杨属和柳属树种不确认为古树。

“古树的确认和分级以树龄为依据,暂不能确定树龄的,按树木胸径确认并分级。”张卉继续介绍,古树树龄按树木胸径(地表至树干1.3米处)换算:柏树类胸径在60厘米以上,油松在70厘米以上,银杏、国槐在100厘米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柏树类胸径在30厘米以上,油松在40厘米以上,银杏在50厘米以上,国槐在60厘米以上的,定为二级古树。

综合以上标准,据统计,截至目前,天坛共有古树3562株(侧柏2335株、桧柏1202株、国槐22株、银杏2株、油松1株)。其中:一级古树1147株(侧柏668株、桧柏478株、国槐1株),占北京市全部一级古树数量的近三分之一;二级古树2415株(侧柏1667株、桧柏724株、国槐21株、银杏2株、油松1株)。

据介绍,天坛内最大的古树胸径达191.2厘米,是位于长廊北侧北神厨东侧的莲花柏。

古树也有“身份证”

在天坛公园游览时,或许你会看到古树上有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的标识牌,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

“为了方便游客了解古树信息,我们也给古树办了‘身份证’,”张卉介绍,“挂红色树牌的为一级古树,挂绿色树牌的为二级古树,这些是2017年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统一规制定做的。而蓝色树牌是天坛公园自制的,用于标识树龄在100年以下、60年以上的树木,我们称之为准古树,希望好好保护它,40年以后,它们也能成为古树。”

图为一级古树桧柏树牌,树龄380年。张卉摄

可以看到,古树树牌上均标有古树等级、编号、科属、学名、种植年代等信息,“举个例子,图中红牌编号中的110代表区划标识,131代表该古树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所属单位养护,而A代表一级古树,04650则代表该古树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所有古树中唯一的身份序号。”游客还可扫描树牌中的二维码,了解更多古树信息。

图为二级古树侧柏树牌,树龄220年。张卉摄

据统计,天坛的古树,现有2702株分布于内坛,多分布在南北轴线上的祈谷坛、圜丘坛建筑群周围,纵横有序。有860珠分布于外坛,主要分布于三北外坛(指东北、西北、北外坛),为散点分布。

1983年,天坛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古树普查建档工作,全园划分为24个古树区,将全园古树按区编号建档。

1985年,天坛古树的建档编号纳入到北京市统一编号中,将一级古树以红色号牌显示,二级古树以绿色号牌显示。在此后的多年中,这种红、绿号牌一直是各项古树保护工作的记录标志。

据调查,北京现有古树名木4万余株。近几年,北京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普查、健康体检等工作,摸清了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本底,完成了古树名木挂牌,使每株古树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同时,还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实现了古树名木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做到了发掘一株、确认一株、登记一株、保护一株。

天坛古树,柏树最多

据介绍,在天坛古树中,最多的就是柏树,古柏林总面积达25公顷,约占天坛公园总面积的八分之一。

张卉解释,“这种现象原因有两个,一是古时避免帝王在冬至与正月祭祀时周围荒凉突兀,起到渲染环境的作用;二是按照古人‘其土宜木’原则,种植顺应北京自然环境条件的树种,易生长、有特色。”

“坛之后,树以松柏”,松柏树的栽植是天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00余年的历史演替中,天坛内的建筑不断更迭翻新,而这些柏树却自扎根之日起,历经无数沧桑寒暑,至今仍巍巍然矗立,苍苍然如盖,为天坛平添威势和气韵。

在天坛,不仅柏树数量非常多,名柏也有很多,像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树龄超过600年的九龙柏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槐柏合抱、迎客柏、问天柏、卧龙柏等。

图为九龙柏 张卉摄

图为问天柏(中) 张卉摄

图为迎客柏 张卉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多次参观天坛,念念不忘那里的古树群,他感慨道:“美国可以复制出天坛的建筑,但怎能复制出具有500年以上树龄的参天古柏呢?”

确实如此,“名园易建,古树难求”。

天坛的土壤条件、生长环境适宜柏树类乡土树种生存,是数百年来坛内柏树存活并生长状况良好的重要原因。

天坛古树藏着哪些生态秘密?

古树是北京生态系统中的独特群体,也是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亮丽名片。在天坛,古树亦是不可替代的生态要素。

“天坛内古树森森,绿草如茵,是北京市区内最大的一块绿地,公园内空气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市内其他地区。”工作人员表示,天坛公园为维护北京中心区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古树是发挥这一作用的“第一功臣”。

据介绍,天坛被誉为京城的绿色“氧吧”、首都的“绿肺”,古柏林在其中唱的是“重头戏”。

“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能杀灭细菌、病毒,还能净化空气。”此外,柏树林释放的大量负氧离子素有“空气维生素”美誉,为晨练晚游的市民释放着无限的养生能量。

保护一株古树,就是保护一件珍贵的“活文物”;保护一群古树,就是保护一片生态环境。

在天坛公园,以古树为主的广阔植被,也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极好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候鸟迁徙途中的中转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

“天坛公园是京城难得的鸟类监测点,科研价值极高。”据统计,园内发现的野生鸟类达199种,迁徙鸟类近140种。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向好,公园成了人们日常休闲的喜爱去处,而拥有大片柏林且生物多样的天坛更是大受欢迎。“在维护空气质量、保护北京生态环境上,天坛古树功不可没。”

万物凡老必枯,但是历经百余年沧桑寒暑的古树却仍然苍劲挺拔,这离不开天坛公园对古树的养护管理。

设置围栏、建立古树保护区;针对腐朽、衰弱古柏进行复壮,采取新技术或新材料修补和加固树体……近年来,天坛公园不断加大古树保护力度,经过科学养护,已成功涵养了良性循环的古柏群落,呈现出天坛内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人工调控下的林木景观。

如今,“古树管理研究的科技人员在增加,养护管理队伍在壮大,养护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

听过介绍,对于天坛公园的这些古树信息是不是已经一清二楚了呢?休息时间不妨约上一二好友,去一一认识它们吧!

作为六百年过往中不可替代的生态要素与历史照影,天坛古树实属难得,游园的同时,也要用心保护好这些连古通今的“活化石”!

40%公路运输空载率怎么降下来?我的帮扶故事 | 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之“三为”磨利剑志愿填报、就业选岗,环境类专业怎么样?一图读懂 |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来源:中国环境APP

题图制作:宋祥

编辑:尚玉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原标题:《古树寻踪!天坛古树藏着哪些秘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