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国文艺青年,是怎样玩转甪直古镇的
一直好奇,民国时期的文艺青年,平日里是怎样打发闲余时光的?
前几日,得王稼句老师赠书《四时读书乐》。
书内记载了叶圣陶先生在甪直教书时的一些日常,颇觉有趣。
从书里撷取一段叶老自述,加以“翻译”、“揣度”,拿来向读者诸君晒一晒。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叶老应该还是刚到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教书的头两年,尚未举家迁往甪直。
关于他与胡墨林在甪直伉俪情深,柴米油盐的幸福生活,曾在《叶圣陶,在甪直的轻慢小时光》一文中有过介绍,诸君可自行搜阅。
这段不到两年的“单身生活”,大抵是这样的:
每天放学后,家在甪直镇上的教师都回了家。
剩下五位外来的,基本上都是吃在一桌、睡在一屋。
跟大学宿舍一样,年轻人喜欢“卧谈”。
聊到兴致高了,看着外面月朗风清,又各自端了椅子坐到院子里,继续嗨聊。
那年月,教师的工资水平应该蛮高的,五个年轻人时常轮流做东,在晚饭时买了酒菜来,吃喝闲聊。
吴宾若擅长唱歌,酒喝得高兴了,就会忍不住低声吟唱几句。
王伯祥最为健谈,经常说些轶闻趣事,而且多才多艺,不但能以扬州方言唱郑板桥的《渔耕樵读》,还能唱些京剧片段。
席间,众人一起哄,王伯祥耐不住,就清清嗓子唱上一段。
遇上星期天或是节假日,叶圣陶就与吴宾若、王伯祥一起,去镇上的万象春吃茶。
剩下的两位似乎不喜欢“轧闹猛”,往往都不参与。
茶肆搭建在河边,虽然排场简陋,甪直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却偏偏喜欢来这里喝茶,相当热闹。
吃腻了“搭伙饭”,节假日改善伙食,三人雷打不动要去保圣寺外的一家小饭馆。
饭馆没有名字,因为老板名叫财源,所以他们就叫它“财源店”。
之所以对这家饭馆钟情,是因为老板娘做的菜很好吃,无论鱼虾还是素菜都很可口,价钱也公道。
酒足饭饱之后,这三个文艺青年也有消遣的去处。
那时候去书场听说书,就跟现在看电影一样平常。
镇上有个姓殷的大户,每天下午都会请苏州来的说书先生,到家里说书,供族人一起消遣。
恰好族中子弟殷康伯既是学校英文老师,又是叶圣陶草桥中学的同窗,借着这层关系,三人也时常去“蹭听”。
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镇上的居民也很喜欢昆曲,闲下来的时候都会聚到公所,请专门的老师来教习,也会安排学员进行公演。
那时候的老师不会端着架子,以“某某学会”的名义滥竽充数。
昆曲名家沈月泉在教这些业余“票友”时,同样是传授真功夫。
比如,在教学员演《长生殿.小宴》里的唐明皇时,不但逐字逐句指点,还教学员目光应当怎样“俯仰顾盼”,声情应该如何“悠扬潇洒”,对人物的性格和动作剖析入微。
串门,也是三人的一大喜好。
吴宾若的表兄沈伯安是位绅士,在老屋里搞了个书斋,布置的别出心裁,书画盆栽摆设的都很雅致。
三人一有空就往书斋跑,在那里他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沈伯安对美学似乎很有研究,经常把“赏美”、“伤美”等字眼挂在嘴边。
有时,在镇上逛的无趣了,三人也会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离镇子大约四五里路,有个地方叫做张陵山。
虽然叫做山却不是山,长满了杂草灌木。
遇到天气好,三人偶尔会去走走,就当是去游山了。
(张陵山为东西两座相距100米的土墩,是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挖掘研究。)
有时,附近的乡村举行祭祀活动,会请草台班子来演戏,三人也会前去观看。
回来的路上,大家还会对戏里的角色评论一番。
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要数王伯祥的兴致最高……
王稼句说,这番民国初年江南小镇上知识分子的生活情状,让人想起电影《早春二月》里静谧安宁的意境。
而对我这个瓢泊异乡数十年的宁波人来说,这番情景架不住让人怀念年少时,在老城厢生活的时日。
旧梦里,那个骑着二八大杠的少年,在夏风里,呼朋引伴,从弄堂呼啸而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